中天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

关于企业品牌

文化力是企业打造品牌能力的核心。企业发展需要三种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精细管理能力和诚信创新能力。这三种能力都离不开文化力,我们不能低估文化力在上述三种能力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因为行业的利润率在大幅下降,需要有强大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天集团的前身东阳建筑安装公司因质量问题被逐出杭州市场,并因质量问题在上海被黄牌警告。此时接手上海市场的娄·梁勇知道,他别无选择,只能靠质量来立足。当时上海的建筑市场是中国最开放但也是最规范最严格的市场。只要它在上海站住了脚,它就会在其他市场站住脚。在重视施工质量和安全后,我们进行了各种改革,并通过三四年的努力渡过了难关。截至目前,中天在上海的业务规模已超过6543.8+0.5亿元,其中鲁班奖3项,全国优秀银奖3项,建设部优质样板工程1项,白玉兰奖37项。

中天在Xi安市场的异军突起证明了这一理念的成功。刚进Xi安的时候,当时的地方保护主义让中天很难涉足。机会来自Xi安当地一家建筑企业的工程失败。西华门的一个建设项目,因为工地太小,企业以无法正常施工为由中途退出,中天接手了烂尾工程。结果工地被评为文明工地,工程成为样板精品。此后,中天逐渐在Xi安乃至西北地区树立了品牌,并迅速发展壮大。10多亿元的工程金额,在安“雁塔杯”施工评比中一举夺得1/3奖杯——这些都是中天集团2003年在安市场创造的骄人业绩。

中天集团先后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7项,全国优质工程银奖3项,全国用户满意工程3项,建设部优质样板工程2项,浙江钱江杯、上海白玉兰杯、北京长城杯、陕西长安杯、湖北楚天杯等300多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

中天集团的管理体系和一般企业有很多不同。比如中天的财务需要“外人”来做,财务人员相对独立于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中天每年的绩效考核不仅仅是“内部人”评价,而是聘请台湾省内的专业公司作为第三方参与。

中天集团广为流传的“富而散,人而聚”的理念,正是中天“把人作为最宝贵的资源”的写照。据粗略统计,仅从财富的角度来看,中天集团200多人的财富比总裁楼梁勇还多。卢·梁勇说过,“财富是分散的,财富是分散的。我的股份少了,意味着我给企业有用的人才多留了一点股份。人聚在一起,中天才能进一步发展。”据了解,中天集团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教授级职称人员24人,集团副总裁多名,大部分拥有博士、硕士学位。这些人才持有管理或技术方面的股份,经营股份。

所以中天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部分年轻人都在领路。前几年引进了几百名大学毕业生,都走上了管理和技术岗位。集团部门以上的负责人和主要项目经理,80%是30岁左右具有专业水平的年轻人。

中天每年在建项目超过200个,数万人分散在沪、杭、Xi、武汉、广州及部分外地项目部。如何让农民工常年感受到公司的温暖?从十几年前开始,中天集团就要求各项目部每年在住宿、饮食、医疗、文化娱乐活动等方面为农民工办几件实事,比如各项目部成立了农民工学校、基层党校、阅览室、活动室、篮球、乒乓球等设施,还举办了各种培训活动。每年春节,中天集团都会举办员工运动会。公司有20多个参与团队,也开展给退休职工拜年等活动。平时经常举办书法、卡拉ok、篮球、乒乓球等比赛,并召开项目经理交流会。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在规模、设备、资金、产品等方面的竞争力可称为“硬竞争力”;在管理、信誉、品牌、服务、理念上的竞争力,可以称为“软竞争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软竞争力在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荣获“2004年度全国质量管理奖”的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从10多年前资产仅400万元、年产值仅2000万元的小型建筑企业,发展成为拥有房屋建筑、房地产开发、交通路桥三大业务板块,年经营规模超过15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非常重视软竞争力的建设。

——中天建设集团流动党员管理的探索与实践2003年,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第九期发表了题为《凝聚力辐射战斗力》的长篇调查报道,充分肯定了中天集团长期以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特别赞赏了中天集团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所做的一系列有益探索和取得的明显成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不断流动,如何管理好流动党员,继续发挥流动党员在企业中的先锋作用,成为新形势下的又一重大课题。中天建设集团党委根据行业特点,创造性地将流动党员管理与生产经营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三个代表理论的辐射力。

中天集团作为大型建筑企业,拥有6家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公司,12家分公司和专业子公司。集团372名党员中,有128人不在公司;3万员工中有2万多人是农民工,其中很多是农村基层干部。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党员的身份一直处于“地下状态”,建筑工地的不断变化和党员的不断流动,使党员管理面临很大困难。

一是因地制宜探索新的活动组织方式。集团党委根据党员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在流动党员集中的基地建立党组织,坚持项目建在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中天在9个施工基地建立了党支部,在项目部建立了25个党组。为保证党组织的及时建立和充分发挥作用,集团党委还采取了“转型、合并、发展”等措施。具体来说,当党员需要调动工作时,他会立即将组织关系转移到新的工地,以避免中断;施工现场党员少于3人的,多个施工现场合并成立党小组;积极为发展新党员创造条件,待其成熟后再陆续发展。这使得每一个流动党员到任何一个工地都有一个“家”。

其次,建立规章制度,加强动态科学管理。中天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对组织不在公司的流动党员进行调查,逐一登记基本信息,建立党员档案,及时掌握动态。二是建立党日活动制度,规定流动党员每月参加一次党支部或党小组的党日活动。第三,建立请假报告制度,离开党员3个月以上或离开施工现场,要向组织请假。此外,还有“三会一课制”、党员民主评议和党内监督制度。这就使得流动党员不会因为远离组织而丧失组织观念,放松对自身的要求。

第三,创新形式,立足工地开展教育。党员见多识广,思想活跃,但同时也受到一些不健康思想的影响。因此,集团党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以切实有效的内容加强教育,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员,建筑行业,常年在外,很难专心教育。集团党委每年都抓住工人返乡过春节的机会,在党员中开展流动冬训,进行系统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理论教育。此外,项目部还建立了20多个党员活动室,定期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向流动党员发送党课资料、党报党刊和声像片,并组织他们开展学习活动。为了在流动党员中逐步推行教育管理一体化,集团党委还根据党章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了目标管理制度。每年年初,党委与基层支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支部根据责任书进行量化分解,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个党员的工作目标,年终对照目标进行整体考评。

建立农民工学校和农民工党校

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建筑行业本身发生了质的变化,向“高、大、难”发展,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针对这种情况,中天集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及时提出了“三年打造新中天”的战略构想,即充分发挥企业竞争力,走差异化竞争之路;优化结构,做大做强建筑业,发展房地产。因此,必须不断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中天公司三分之二的员工都是农民工。如果员工队伍还停留在原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上,不仅达不到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甚至可能成为中天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有鉴于此,集团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重视人才培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攻关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在党建工作中,加大了用先进文化和科技教育党员的力度,并通过党员辐射到广大职工,在实践中开创了农民工学校和农民工党校的新形式。

2000年,中天集团德清会展中心项目经理王妙忠为了给农民工讲解施工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对农民工、党员进行培训。这就是民工学校的雏形。截至2002年底,全集团公司农民工学校发展到12所,培训农民工10000余人。在各工地争创“鲁班奖”的过程中,农民工的技术水平和思想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农民工子弟学校在实践中表现出的旺盛生命力,让中天集团党委意识到这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思想宣传阵地。为了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他们在项目部农民工学校成立了规模较大、党员集中的党校,将农民工党员的学习与农民工的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了农民工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学习生活中,他们除了请支部书记讲党课课外,还经常邀请专家学者开设政治理论和专业技术课;不仅欢迎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也欢迎其他人参加。此外,他们还因地制宜,邀请地方宣传部门领导和驻地部队官兵,以多种形式为党员讲课。例如,上海公司党支部邀请南京路八连的连长给党员讲优良传统。通过学习“三个代表”理论和时事政治,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许多流动党员成了技术骨干和班组长。

如果说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让农村流动党员有了归属感,那么农民工学校和党校的教育培训,让他们思想和业务都有了提高,事业和生活也有了进步,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在2002年度受到表彰的员工中,有15重大贡献奖,其中党员8人,占53%,涌现出张、蒋朝敏、、、马龙华、吴等先进流动党员。

农民工学校和农民工党校的成立,让中天集团党委意识到,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不是单纯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际上是加速了农民向工人的转变。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发展的大战略来看,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中天集团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农民工科技文化教育相结合,形成了光芒四射的企业文化氛围,为“再造一个新中天”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层党建的加强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自1997以来,中天集团每年创造省级以上优质工程10个,获得鲁班奖、全国建筑安全奖、建设部优质样板工程等优质工程奖200多个,安全奖、上海市文明工地等文明标化工地300多个,还获得全国优秀施工企业、浙江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浙江省文明单位65438个。2002年建筑产值33.3亿元,在建工程50亿元,比2001分别增长52%和60%。

党的十六大对基层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职能,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天集团根据企业自身在党员流动方面的思想实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的一系列创新举措,为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四川汶川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一片废墟。到2008年6月4日12时,汶川地震已造成69122人死亡,373606人受伤,17965438+受伤。灾难牵动着所有中天人的心。地震发生后,中天集团反应迅速,各公司组织捐款捐物。中天集团已通过各种渠道向灾区捐款超过10万元。

2008年5月13日,汶川地震后的第二天,集团董事长楼致电西南公司总经理杜一新,要求以中天建设集团的名义向成都市慈善总会捐款1万元,用于支持四川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西南公司以最快速度捐款654.38+0万元,并组织两台大型挖掘机和两台推土机赶赴都江堰灾区开展救援工作,还向救灾指挥部捐赠了500顶安全帽。西南公司还派出10名技术骨干帮助鉴定灾区房屋结构安全,为灾区群众搭建了20顶临时帐篷,为灾区送去大米、方便面、水、药品等急需的生活必需品。

2008年5月13日,中天二建华润新鸿基项目部呼吁项目部各班组、员工向灾区献爱心,项目部员工积极响应。在第二天短短几分钟的募捐活动中,他们筹集了8000多元的爱心款。5月16日,项目部组织了第二次抗震救灾募捐活动。许多路过活动现场的农民工自发加入到慈善活动中,一手拿着饭盒,一手拿着汗津津的慈善款。鉴于项目部木工队有很多四川籍员工,且很多人的老家都在灾区,项目经理赵纯阳于5月14提前支付了25万元给木工队,以解燃眉之急。

2008年5月14日,集团公司发起捐款倡议,集团总部及子公司迅速行动起来。短短三天时间,中天2万多名员工参与了此次支援灾区的公益捐赠活动,募集善款近500万元。在5月16日“川浙互动-浙江总动员”募捐活动中,中天集团董事长楼宣布“我们将捐款600万元,帮助灾区建设5所希望小学!”楼董事长表示,中天将一直跟踪灾区的重建工作,派出精干的施工队伍,以一流的质量为灾区建设一流的学校,让灾区的孩子们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全体中天人用实际行动谱写了赞歌,爱心不断汇聚...截至2008年5月21日,集团已通过各种渠道向灾区捐款超过1027万元。同时,根据省建设厅的要求,集团将在7月10前为灾区建设约65438+万平方米(4000套)彩钢过渡房。日前,捐款和援助活动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