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c与ugc平台内容运营差异分析
无论我们浏览网站还是使用app,无论是陌生的新闻还是满意的商品,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无论是视频还是文章,吸引我们注意力的都是内容。不同的是,根据平台属性的不同,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内容类型和不同的呈现方式。
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内容运营的工作呈现。
那么,内容运营是做什么的呢?
内容运营是生产或协助生产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并通过收集、创作、编辑、推荐、推送等过程最终呈现给用户,以满足用户的一定需求,提高用户粘性和活跃度,提升网站或产品数据,为网站或产品盈利提供支撑。
排名说明
UGC:用户生成内容,用户生成内容。
PGC:专业生成内容,专门从事内容生产。
OGC:原创内容,专业制作内容。
模式差异
UGC和PGC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专业知识和资质,在分享内容领域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工作经验。PGC和OGC的区别相对容易,是否得到相应的报酬是分界线。PGC往往出于“爱好”贡献自己的知识,形成内容;而OGC则基于职业,其创作内容属于职务行为。UGC和OGC通常没有交集。在一个平台(网站)上,用户和提供者永远是相对的,平台的用户和提供者两个角色可能都存在,只是属于极少数的群体。
从内容运营的角度,我个人倾向于简单的从平台的角度划分直接生产内容(PGC(专业生产内容)型)和间接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型),在这两类平台做内容运营有很大的区别。
1.1PGC(专业制作内容)类型
这类平台主要包括新闻机构和非新闻机构的网站或平台,基本走媒体化路线,可以制作原创作品、伪原创稿件和专题栏目。PGC平台的内容运营对内容有严格的把控,内容以点评+推荐或专题收藏的形式展示。工作就是尽量满足大多数用户群体的口味。基本思想是给用户任何他们需要的东西,只要不过度。
首先,新闻机构。
新闻机构主要包括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杂志、新闻图片社等。,以及上述机构的网络服务平台,这些平台以前属于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2013年,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整合后,国务院统一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这里科普一点。以前我们习惯通过四大门户网站浏览新闻。现在我们通过各种新闻客户端、社交平台或媒体接受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把接触到的信息称为新闻。其实很多信息不能叫新闻,应该叫信息。新闻和信息有严格的区别。
根据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新闻信息是指时政新闻信息,包括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和评论,以及对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和评论。新闻信息必须由新闻单位报道和发布,已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的商业网站在取得新闻单位版权后才能转载报道。
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千龙网等网站。com是国家一级资质的新闻网站,可以发放记者证采集新闻,而比较知名的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是商业网站,获得国家二级新闻资质,不能发放记者证,只能在获得版权后转载新闻机构的稿件。一般情况下,他们只能修改标题,不能添加或删除内容。我们在浏览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或新闻客户端时,总能看到一篇新闻的出处,比如XX报、XX网,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篇新闻文章在你经常去的商业网站上没有报道,但在其他网站上有,很可能是这个网站没有得到新闻单位的授权,不能转载,否则会被起诉要求赔偿。
所以记住,如果你想为各种事情寻求媒体的报道,首先要联系报纸、电视台等新闻机构,或者先去各种社交平台发布自己的经历来救国,然后新闻机构形成舆论后自然会跟进,然后新浪、网易等商业网站可以转载报道。
二是非新闻机构的网站或平台,是大量内容运营聚集的地方。
这些平台也走媒体平台路线,比如各大门户网站,可以转载新闻信息,开设新闻资讯频道,同时也可以专题报道新闻事件;新闻资讯以外的其他领域或行业,比如时尚、体育、科技、汽车、房产、自媒体等垂直领域,我们常见的新浪体育、搜狐娱乐、乐居、汽车之家、各种自媒体平台等等,这些平台的内容严格来说不能叫新闻,而是资讯,这些领域和平台的内容运营也可以直接参与内容生产。
PGC平台的内容运营要将转载的新闻信息或原创信息进行编辑发布,然后根据新闻价值进行判断并推荐给不同的位置。推荐什么稿件,放在哪里,都是人工操作。同时也可以对一些事件进行专题报道,比如两会、高考、各种节假日、苹果发布会等。,只要内容运营觉得有价值,对平台数据有作用。媒体型平台的优势在于通过内容运营充当把关人,筛选出优质或重要的内容呈现给用户,让用户享受到重要的新闻或信息。缺点也是因为内容运营,用户无法自主选择自己想要接受的信息,无法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PGC平台最常见的盈利模式是广告和推广,用流量换金钱。但由于各种平台的接入受限,很多都依赖于搜索引擎,这就催生了各种竞价排名和内容运营的另一个相关工作——SEO。
竞价排名大家都知道,一直为人诟病的百度搜索竞价排名,已经成为百度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个不多说了。另外SEO是可以靠人的努力做出来的,不管是原创还是转载,都需要用到。SEO对一个网站和稿件的数据影响很大,以至于很多公司专门招聘SEO人员来做这项工作。网上有很多关于SEO的内容,有兴趣可以自己搜一下。对于内容运营,SEO最重要的要求是学会设置关键词,以及关键词在标题和内容中的分布,掌握网民的搜索心理和习惯,设置合适的关键词,以便在各种搜索引擎中寻求更好的曝光位置。
雅安地震前一天,我成功把握了一个事件关键词的设置,发布的稿件被搜索引擎推荐,直接创造了专栏流量的历史新高,比平时高出几十倍以上。
想要改善这一点,就要经常看看百度热搜、搜狗热搜、微博热搜等热搜榜,揣摩网民的心理,想象自己会如何去搜索一个事件。学会设置关键词也是对你数据收集能力的一种锻炼。
1.2UGC(用户生产内容)类型
先说内容运营不直接生产内容的情况,也就是UGC(用户生产内容)类型。
UGC(用户生产内容)产品或社交平台一般采用个性化关注定制和机器算法推荐,将实际内容生产任务分散化,用户自己生产内容供自己消费。UGC平台的运营者更倾向于产品运营。他们需要做的是明确规则,引导用户自发生产合适的内容,维护符合产品价值观的内容氛围。他们承担内容运营的部分工作。更重要的是,很多所谓的新媒体运营都是依附于这些平台的,下面我们一起简单说一下。
以下其实是两种运营:UGC平台的产品运营和新媒体内容运营。
我们常用的产品如微博、朋友圈、知乎、物百科、贴吧、论坛、SNS等。都是UGC(用户生成内容)类型。用户通过自己的关注列表形成自己的信息流,用户生产和消费自己的内容。
此外,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今日头条以及各种自媒体平台,从这些平台的角度来看,也属于UGC类型的平台。不同的是,他们把内容制作任务委托给所有自媒体账号,而不是所有用户,有一定的门槛。从媒体账号来看,都属于我们上面说的媒体运营。除了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还需要用户主动关注。如今以头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利用机器算法,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喜好,进行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UGC平台个性化关注定制和机器算法推荐的优点是用户在接触信息时,平台内容运营者的干扰很小,可以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缺点是平台上的内容质量良莠不齐。运营商往往通过审核、推荐、降级等方式限制垃圾内容,防止劣质内容驱逐优质用户,让目标用户难以在产品中找到归属感和存在感。
基于媒体的平台和基于UGC的平台各有明显的优缺点,现在很多平台都采用人工和机器并重的运营策略。比如传统网站和电商平台增加了猜你喜欢的类目的功能;微博利用pc段位发布框右上角推荐,利用粉丝头条等手段和功能组建各领域时评群并推广高质量时评;微信运营者调整权重等手段,微调朋友圈信息流;知乎有知乎日报、知乎周刊人工推荐优质内容;帖子论坛往往会提炼或置顶高质量的内容。
从新媒体运营的角度,你依附于这些内容平台,大部分主要负责这些平台的内容生产。新媒体运营首先要坚持自己的内容生产,其次要及时关注UGC平台的最新规则。
以微博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为例,一种是鼓励型产品运营策略,一种是限制型产品运营策略。微博鼓励用户用各种手段传粉,鼓励你发红包,鼓励你抽奖,鼓励你生产内容。将受益于跟随微博官方的计划,比如微博的区域下沉计划,开放地方热门微博的投稿机制。如果你是地区号的运营者,那么你可以在当地相应的领域添加话题标签,比如xx生活,xx身边的事,你的内容可以进入当地的热门微博,会大大提高你的评论数据。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更像是一个严格的管理者,不允许这个不允许那个。规则和限制越来越多。遵守它们对你没有好处,如果你不遵守,你可能会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