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条河在一年中呈现许多颜色?

湖南郴州:一河三色。

生命之水,此生的“痛”。

青山绿水,清泉清泉,美丽的平和河蜿蜒流过平和洞...这些都曾是郴州市宜章县平和乡村民引以为豪的地方。现在,这一切都成了平和村人美好的回忆。

今天的和平之水已经浑浊不堪,成千上万的和平民众正在喝着被严重污染的“苦”水。我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结束。

7月中旬,记者来到平和香土桥村。已经是晚上了,村民杨老太从自来水里打了半桶水准备煮饭。杨太太说,这水不能直接用,要先沉淀。果然,没过多久,桶底就堆积了一层黄色粉末。杨太太只是把最上面一层的“清水”倒进锅里。

杨太太无奈的告诉我们,她家的自来水一直是这样的。虽然没烧开的时候能看到沉淀物,但是水还是清澈的。每次水烧开,水都变成米汤的颜色。再过几天,锅底就会布满白色的水垢。

原来,杨老太和邻居去门口不到50米的井边挑水。“原来这井水这么大,这么甜。现在这水太可怕了,有毒,我只能洗衣服。”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现在这里已经很少喂鸡鸭了。一位姓欧的大嫂说,她家今年买了两批鸭子,都莫名其妙地死了。对于鸭子的死亡,村民们都认为是水的问题。因为以前从未发生过这种事。

不仅如此,据村民反映,近两年来,村民身体不适的情况很多,肾结石、尿路结石、胃癌、肝癌、食道癌——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纪念

旅行者跟着村民沿着平和河而下。这条河静静地流着。在河流的每一个转弯处,河水的流速都明显减慢,河水的颜色也变得不同。上游河湾处的水颜色是乳白色的,靠近平和村。

变成了深绿色,到了平和村的拱桥边,大坝里的水已经浑浊不堪。“原来这水到底是一道风景。”杨铭春说。这条河里以前有很多鱼虾,但现在几乎没有了。偶尔发现

泥鳅也长不大。

原来是铅锌矿惹的“祸”。

平和村是一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村庄。这里曾经是湘南重镇郴州和汝城的必经之路。

土地。当地人把这个地方叫做街道。街上有一口古井,井边有两把铲子。据老杨曼明春说,这口井从他祖父那一代就有了。一直都是清澈甘甜,冬暖夏凉。依次向下

三个井口边都是麻石的。前几年村民集资用水泥砂石改造古井,村民用水更方便了。最上面的井口是供村民挑水饮用的,而村妇们则聚集在下面的两口井里。

洗菜,洗衣服,所以这里成了每天街上最热闹的地方。

然而到了2001年9月,原本清澈的平河出现异常,古井里的水变得浑浊、苦涩。

村民们赶紧向有关部门反映,宜章县环保局随后对水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这里的河水和井水已经受到污染,水中的铅和锌含量严重超标。

2002年8月,连日暴雨导致和平再次被淹。平和河岸边的数千亩稻田全部浸泡在灰色的洪水中。洪水退去后,稻田和土壤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黑砂。从那以后,平和河经常有这样的颜色:乳白色和深绿色。

在使用了被污染的水后,村民们感到不适,他们意识到这水不能再喝了。村民们说,经过无数次协商,并经平和乡领导同意,平和村成立并得到解决。

“水污染理事会”,并根据乡镇党政领导的要求找水源,制定好项目计划。直到2003年6月5438+10月,平和乡其他村的自来水陆续接通时,平和村因为水源问题一直在和乡政府联系。

傅拉了拉麻纱。直到今天,平和乡几个村的饮水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家里有劳力的可以运三四公里外的水,家里没有劳力的只能喝被污染的苦水。

遭受

这次受灾的不仅仅是平和乡的村民,还有距离平和乡20多公里的杨梅山镇。自来水以前来自平河,现在没有了。镇上成千上万的居民全都提着水来喝,以至于镇上

世界上有卖水专业户——因为只有杨梅山镇附近的两三处泉水从山上流下来,没有被污染,所以每天都有从早到晚排队打水的壮观场面。

当地人都知道这是陕北铅锌矿惹的祸。

存在

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记者登上当地农用运输车,绕了10多公里山路,来到宜章鑫源公司平河铅锌矿区。站在山上,向下望去,一望无际的群山将和平围成了一个包裹。

于是当地人就叫平和洞,铅锌矿的位置相当于洞壁的一侧顶部。当记者的农用运输车艰难地爬过山沟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几乎填满了半个山谷。

蓝灰色的泥。

司机告诉记者,这是铅锌矿的尾矿坝。远处的一根管子还在流出黑色的糊状物,附近堆放的尾矿已经露出了裂缝。

司机说,山脚的河和井里的尾矿就是从这里漏出来的。平和山上到处都是洞穴。这个尾矿坝下面有十几个溶洞,相互连通,溶洞与银河相连。平和的水来自山下的银河。暴雨洪水时,夹杂着尾矿,喷涌而下。

谁在保护“重点环境违法企业”?

根据

据当地人说,除了铅、锌、锑,还有其他稀有金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平和铅锌矿一直由个人小规模开采,近年来开采规模有所增加。

它越来越大。从2001年5月到现在,矿主换成了郴州一家叫仁达公司的私企。因为这里的环保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环保措施还没有通过“环评”。

看到记者的到来,矿长王保成非常反感。他反复看了记者的证件后,提出要有宜章县委宣传部的介绍信才能接受采访。他终于同意谈了,结果随机。在推诿,矿长王也承认,“环保标准正在达到”在这里。显示该矿近期投入几百万元加固尾矿坝。

之后,记者在宜章县环保局采访时,宜章县环保局局长证实,该矿去年7月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55家重点环境违法企业之一,温家宝总理曾就该矿污染问题作出批示。环保措施仍不达标。

制造

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就是这样一家严重违法,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灾难性后果的污染企业,却被郴州市纪委、郴州市监察局挂牌保护——在该矿的几个办公室里,

记者没有看到环保证书,但在2001的4月,郴州市纪委、郴州市监察局授予的合法权益重点保护单位的牌子格外耀眼。

郴州市纪委相关领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挂牌肯定是要通过审核的,主要看它的土地批准证书。至于环保不达标,这是相关职能部门督促的问题。当时上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王保成的矿长反复向记者强调,他们矿上已经投入了几十万元,帮助每个村建了一个水池,把自来水接到每个村民家里。

王所谓的家家户户接自来水,就是记者在土桥村村民家中看到的。不仅土桥村的自来水浑浊,而且有时没有,其他村的情况也差不多。

名著

记者多方证实,该铅锌矿名义上是给平和乡污染村组出资40万,实际上是用物资支付的。县政府以救灾资金的名义给平和乡下拨了5万元,每个村民都出了力。

除此之外,还筹集了400元。从2001到今天,按理说这个饮水工程也该完工了。怎么今天村民还在喝有毒的井水,还是要去三四公里外挑?

水呢?村民们一致认为是政府的不作为

记者联系宜章县县委书记张时,他强调当地民风不好,乡镇党委和政府干部尽最大努力解决饮水问题。至于村民现在喝的是什么水,他说不清楚。

从领导口中,记者了解到宜章铅锌矿每年的地方税收都在百万以上。

当...的时候

当地村民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平和铅锌矿的开采不仅严重污染了当地的饮用水源,也给当地造成了直接损失,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仅在2002年由于尾矿

大坝的渗漏和大量含有有毒重金属的尾矿,已经严重污染了平和乡至少1500亩待收水稻——当年的米粮部门也拒绝收购,仅此一项就直接损害了当地村民。

损失近百万元,当地政府给村民的补偿每亩只有十几二十元。我们必须将农业税降低50%。其次,当地政府和红十字会给当地支援了8.8万公斤大米。又

是的,300多亩地因为尾矿厚,无法耕种。四是村民还投资近65438+万元用于饮水工程。

污染对村民健康的影响更是无法预料。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污染给当地造成的巨大损失,还得由村民自己“买单”。

美丽的风景,对于爱好和平的人来说,真的只能是“遥远的记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