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案例6-4:赤峰“红叶”的出路

一、企业概况

赤峰鸿业锌冶炼有限公司,原名赤峰冶炼厂,设计年产量21,000吨电解锌,副产3.6万吨硫酸。65,438+0,992年开工建设,65,438+0,995年建成投产。工厂生不逢时,开工不久就遇到了过热期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大大突破了项目预算,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投产不久就遇到了亚洲金融危机,锌价低,利息负担高。设备工作不正常,一半产品达不到设计标准。1997亏损4000万,累计负债4亿。企业开支困难,员工心飘。刚进入市场的企业,亏损严重。

二、优势与问题

企业领导人对自己的困境进行了认真系统的分析,认为要走出这种困境,必须看到光明的前景,利用好两大优势,解决好四大问题。

一个前景是,未来市场需求将稳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铅锌工业蓬勃发展,2001年锌产量207.8万吨,居世界第一。中国的铅锌生产成本低于国外,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2001年出口锌56万吨,是有色金属中出口最多的产品,也是世界上出口铅锌最多的国家。再者,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有色金属的需求更加旺盛,铅锌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两个优势是:(1)资源丰富。赤峰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中南部,华北北缘。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科学院和内蒙古地矿局调查,赤峰地区埋藏有70多种矿产,其中已查明的锌精矿(金属量)储量400多万吨。(2)交通便利,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赤峰久保宏业公司位于赤峰东郊红山脚下,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原料产地,铁路公路运输便捷,锌精矿运输方便,运输成本低。而且赤峰地处华北和东北两大经济区之间。这条铁路是京通线和野池线的交汇处。公路与中心镇相连,距锦州港270公里,距天津港550公里,距大连港800公里。所以产品销售的运输条件也很便利,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四大问题是:(1)技术问题。浸出渣采用常规沉矾法处理,导致锌和有价金属损失,技术水平未达到行业一级标准。而且由于管理等原因,产品质量存在严重问题,产品质量差。改革前一等品率仅为46%,金属回收率低。(2)企业产权制度。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企职责不清,企业自主权落实不到位;企业的很多改革很难到位。(3)管理问题。管理落后,机制不灵活。人员臃肿,机构臃肿,工作生产效率低,成本高。(4)资金的问题。企业负债高,利息负担重,流动资金和技术改造资金不足。

企业应该如何决策?以王凤超总经理为首的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资料来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资源型高成长企业发展模式与培育途径研究,04xjy004)课题组成员:、张、王。

讨论问题:

企业要想利用好这两个优势,解决好这四个问题,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