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工厂,年净利润50万左右,想卖掉。你觉得好卖吗?

这个厂至少能卖400万!

工厂属于实体经济。这几年实体经济整体走弱,很多实体行业都不是很景气。实体工厂能盈利,说明它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工厂的业务比较有特色。

虽然我没见过你的工厂,但从你的描述中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家工厂的业务应该是比较有特色的。如果是同质竞争,可能不盈利,甚至亏损。

或者说,工厂有很好的销售网络。销售网络也是决定实体经济是否盈利的重要标准。

我一个上海浦东的朋友,跟浦东区委关系很好,很多业务都留给他。所以他做的事情虽然很小,但是过得很滋润。

2、工厂管理成体系

从工厂盈利的前提来说,工厂的生产、财务等流程要系统化,在成本控制、销售拓展等方面有一套固有的思路。只有具备这些条件,工厂才能保持盈利。

因此,根据以上条件,该厂估值保守估计在6-10倍左右。至少能卖到400万以上。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卖起来并不容易。还应具体参考工厂的净资产、行业和当地政策。如机器设备价值、土地产权、使用年限等。

没有一定技术壁垒和行业门槛的中小工厂,在成本上升和市场低迷的双重挤压下,濒临历史生死边缘。

很多工厂,看似美好,其实负债累累。资产几千万,产值几千万,营业毛利5%-10%。扣除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资产折旧、贷款利率,每年都是亏损的。

工厂运营成本逐年上升,环保要求是主要影响。

一些地区环保被严查,为了增加行政收入,获得政绩,很多工厂无法开工,工人无法工作。

对于企业来说,更新指定的环保设备增加了投资,实际上增加了运营成本。

但总有一些情况,可能是黄色预警,也可能是环保局的环评流程,让你即使花钱买了设备,也无法正常开工。

比如某铸造公司,按照当地环保局的要求,先交了5万元罚款,再投入20多万元改造燃煤锅炉,进行环评。结果环保部门改变说法,要求限产。

一次又一次,别说赚钱,不赔钱就是好事,而且已经超过了行业内80%以上的工厂。

一个年利润50万的工厂,不用等大事。就这点小事,一年白活了,颗粒无收。

熟练的产业工人很难找到。

全球制造业加速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中国制造业正在失去劳动力成本和熟练产业工人的优势。

枯燥的流水线作业,繁重的加班,单调的日常生活,吸引不了年轻人找工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做直播,也不愿去工厂打工。

物价指数和生活成本的上涨,加上社保等人工成本,让很多小厂捉襟见肘。

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万一有人在社保或者工人福利或者劳动合同上恶意举报一次,50万的利润还不够支付两个工人的开销。

不如把地租出去赚的多,不如全心全意办工厂。

一个经营20多年的纺织厂老板,感觉销售额8000万,毛利632万,扣除地方税费70万,销售费用654.38+0万,工资福利200万,物流654.38+0万,银行利息654.38+065.438+0万,一共盈利50多万。再交企业所得税,一年净利润40万。

如果关闭工厂,将工厂出租,年租金为654.38+0.82万,缴纳各种税费后净利润为654.38+0.3万。

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困境,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只有痛苦的转型升级才能熬过寒冬。

当厂主很难。找人接班不容易。

我是草根创业者,连续创业者,行业老司机。分享创业案例复盘,科学理财观察,个人能力提升。日积月累,一步一步成就自己。

如果真的有一个每年能净赚50万的工厂,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想卖掉。毕竟这是一只会下蛋的母鸡。如果她想卖,有些秘密是不能说的。至于你的工厂的估计价值,取决于以下因素:

资产状况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的工厂有自己的房产和设备;还是租用别人的厂房和设备,两者的估值完全不同。如果是你自己的房产和设备,那么在估价时必须考虑你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另外,如果你的工厂有一定的知名度,或者你的工厂取得了特殊的经营资质,那么在估值的时候就要考虑你企业的无形资产。

债务

债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一个没有债务的公司和一个有债务的公司,一个有少量债务的公司和一个有巨额债务的公司是完全估值的。现实中企业在评估时一般会扣除企业的对外负债,所以你负债的多少很关键。

利润的可持续性

虽然企业的当期利润重要,但收购方更看重的是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和利润。连续三年利润下降的公司(比如你的利润从1万元/年下降到50万元/年)和连续三年利润上升的公司(比如你的利润从20万元/年上升到50万元/年)的估值完全是。

摘要

一个公司的并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果单纯给一个年净利润50万,没有任何其他条件,是无法给你一个准确的估值的。如果你要估算自己,最简单的就是用净利润乘以你所在行业的市盈率,这是最简单方便的估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