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非和南部非洲未来矿业投资的建议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市场对铜的需求将继续增加。此外,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未来对钴的需求也非常巨大。中非铜钴矿带成矿条件良好,资源潜力巨大。未来发展重点仍在赞比亚和刚果(金),发展方向主要包括:

1)加强地质找矿,根据现代先进物探技术和现有成矿理论,围绕罗恩群开展工作。赞比亚和刚果(金)的地质找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铜带地区的主要矿山附近都做了详细的地质工作。利用浅井、螺旋钻等手段进行地表化探,在早期找矿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地表浅部发现大型铜钴矿床的概率很小,但深部仍有很大的找矿潜力。为了寻找深部铜钴矿床形成的有利部位,有必要借助现代先进的地球物理仪器探测基底形态。例如,在谦比希-恩卡纳成矿盆地中,谦比希铜矿的西矿体距离皮坦达矿3公里,皮坦达矿的钻探工程揭示了古老的基底隆起和礁白云岩。推测皮坦达矿东南部可能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可能成为新的找矿靶区(见图3-3)。

2)积极开发刚果(金)高品位氧化矿资源。刚果(金)氧化矿资源比赞比亚丰富,具有埋藏浅、品位高、规模大的特点,适合露天开采和湿法冶金生产电积铜产品。在矿山投资开发方面,刚果(金)具有资源丰富、品位高、开发程度低、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但主要风险是政策稳定性差,基础设施条件薄弱,电力短缺,投资规模难以准确预估和控制,项目难以达标顺利实现投产。要投资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采矿业,应选择靠近主要城市的中小型项目作为早期投资的首选目标。

3)加强钴资源的回收和利用。中非成矿带巨大的钴资源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大多数矿山尚未实现铜钴分离。历史上早期开采的矿山几乎只生产铜精矿,伴生的钴资源没有得到利用,导致大量钴资源被废弃在矿山尾矿和冶炼炉渣中;此外,由于原工艺和回收率的问题,这些尾矿和矿渣还含有较高的铜品位(通常为0.5% ~ 1.3%)。因此,在目前的技术和市场条件下,开发和回收尾矿和矿渣中的钴和铜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例如,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潞安下公司已开始研究通过技术攻关,从该地区冶炼渣中回收钴资源,在选矿中分离铜钴,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国内民营企业购买了莫帕尼铜矿恩卡纳铜冶炼厂的冶炼渣,准备从中提取钴资源。预计钴品位可达0.4%。此外,现有生产项目还应加强技术研究,实现铜金刚石分离和钴资源回收,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