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中的奢侈品“前三”BBA谁更胜一筹?
在豪华车市场,传统三强——奔驰、宝马、奥迪(以下简称“BBA”)构建的“三足鼎立”市场格局几年来一直牢不可破,二线豪华品牌也想尽办法挑战三强,但大多以失败告终。
2022年的豪华车市场,“BBA”仍将唱主角。然而,面对全球和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BBA”的表现更好?中国作为三家公司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表现如何?面对新能源转型的大趋势,BBA如何布局未来加强护城河,巩固在豪华车市场的地位?
销售业绩中规中矩,营收利润极为强劲。
2022年,“BBA”销量表现不一,奔驰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销量均迎来正增长。其中,乘用车总销量同比增长5%,达到2040719辆;轻型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8%,达到465,438+05,344辆。
宝马和奥迪的销量与整个行业的趋势一致。2022年,宝马集团销量同比下降4.8%,至2,399,632辆,其中宝马品牌同比下降5.1%,至2,100,689辆。奥迪集团下降约3%至65,438+0,638,638辆,其中奥迪品牌下降约4%至65,438+0,665,438+04,2365,438+0辆。
从整体交付情况来看,2022年奔驰更好,但说到目前市场最看重的纯电动汽车,三家车企的表现可圈可点。
奔驰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7%,达到65,438+049,227辆,约占乘用车总销量的7%;
2022年,宝马集团纯电动汽车销量超过265,438+00,000辆,同比增长65,438+007.7%,占集团全球总销量的9%。
奥迪集团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再次实现大幅增长,达到118、196辆,增长约44%,销量份额从2021的4.8%提升至7.2%。
从销量来看,“BBA”的表现与整个行业的趋势基本一致,基本稳定了市场,没有出现大幅下滑,这也为良好的业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令人满意的销售业绩相比,“BBA”2022年的营收和利润表现需要用强劲来形容。
2022年,通过进一步专注于豪华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以及严格的成本措施,息税前盈利增长28%至205亿欧元,而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438+02%至65,438+050亿欧元。
宝马集团实现了创纪录的利润表现,税前利润同比增长46.4%,至235亿欧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至654.38+0426亿欧元。
奥迪集团的收入和利润也创下历史新高。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4%,达到618亿欧元,税前利润增长31%,达到91亿欧元。
虽然由于面临诸多挑战,销售业绩不尽如人意,但三大豪华车厂商均在多项经营指标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在Owl车志看来,宏观经济和全球局势无法掌控,三家车企仍然可以通过持续有效的危机管理和严格的利润成本管理,确保公司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才是成熟的车企在面对快速的市场变化时应该表现出来的基础和实力。
中国市场稳中求进。
对于“BBA”来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其市场表现对整个集团影响巨大。受诸多客观因素影响,2022年三家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2022年,奔驰在中国市场共交付新车756,5438+0.7万辆,同比微降0.9%,新能源汽车(含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全年交付量同比增长65,438+0.43;宝马集团2022年在中国市场交付79.35万辆汽车,同比下降6.4%,但纯电动汽车销量约为4.2万辆,同比上升约965,438+0.6%;奥迪品牌2022年在华累计销量约为64.3万辆,同比下降超过9%。
虽然中国市场交付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其营收和利润表现依然抢眼。
奔驰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273.24亿欧元,同比增长9%。其中,北京奔驰全年累计收入248.2亿欧元,同比增长65,438+06.59%;税后持续经营利润36.49亿元,同比增长65.438+03.85%。综合收益总额为37,054.38+0亿欧元,同比增长65,438+06,438+0%。
中国市场被宝马集团视为其利润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去年,宝马收购了中国合资企业华晨宝马的多数股权,为之前持有的华晨宝马股份的重估贡献了77亿欧元的特别收入,约占235亿欧元税前利润的三分之一。
即将离任的首席财务官尼古拉斯彼得(Nicolas Peter)表示:“中国合资企业在汽车领域的整合,将宝马集团的业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在2022年对我们有很大帮助。”
对于奥迪来说,尽管在华销量下滑,但仍占全球销量的近40%。其在中国的财务收入同比微增1.14%,达到11.53亿欧元,对集团业绩贡献显著。因此,中国市场输不起。
但是,销量下滑显然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2021成立的合资品牌SAIC奥迪,还没有表现出成熟的市场竞争力,去年才贡献了6280辆,这是奥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国车市新能源浪潮滚滚,奔驰、宝马、奥迪都有“转型”的危机感,纷纷开始在电动化上加价。
奔驰已明确,2023年将向中国市场投放6款全新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形成覆盖新一代豪华、核心豪华和高端豪华所有主要细分市场的17新能源产品矩阵,以中国市场最丰富的豪华新能源产品阵容满足中国客户不断增长的可持续豪华出行需求。
此外,奔驰还将基于客户的实际使用场景,持续打造便捷省心的豪华电动出行体验。纯电动汽车专属综合服务产品将于2023年问世,同时不断丰富充电服务,还计划自建大功率充电网络。
在2023年的年度财报会议上,宝马集团首次透露了新一代汽车的产品规划: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始生产新一代汽车,未来24个月内至少量产6款新一代汽车。在“新一代”到来之前,宝马将推出纯电动宝马i5、纯电动宝马iX2和纯电动宝马i5旅行车。加上现有的纯电动汽车,宝马的纯电动产品将覆盖所有主要细分市场。
关于中国市场,宝马集团董事长戚普策表示:“我们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今年,我们将在中国市场推出五款新能源汽车,包括在沈阳生产基地生产纯电动3系,以及即将在中国进行的纯电动7系全球首发。年内,15纯电动汽车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量产和试产。2025年,我们将通过‘新一代’车型将宝马电动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奥迪集团年度财报发布前,杜斯曼首次以奥迪CEO的身份访问中国。他表示对奥迪在中国的销售业绩非常满意,他对奥迪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中国市场潜力巨大,现在和未来都将是奥迪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将积极投资中国业务。随着2024年底国内PPE工厂投产,奥迪有信心通过电气化车型取得与燃油车时代同样的成功。”
杜思曼透露,今年下半年,基于全新豪华纯电动平台PPE打造的车型奥迪Q6 e-tron将在全球亮相;2024年,奥迪Q6 e-tron将率先以进口方式进入中国,并于年底在长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实现本地化生产,进一步提升奥迪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地位。
在运营层面,奥迪中国总裁温泽月博士表示,到今年年底,奥迪将在全国部署超过600个奥迪专用充电桩,未来还将继续扩大充电网络,构建高端生态系统。
在2022年稳住“基础市场”的基础上,“BBA”在中国市场依然采取稳中求进的策略,不会轻率激进。纵观近两年的市场发展趋势,传统车企在转型中一直保持着谨慎的态度。毕竟传统车企不可能像新势力那样“轻装上阵”,需要在保证原有市场地位的基础上,在新能源市场做增量。
期待2023年?预测保持谨慎乐观。
奔驰认为2023年的前景更加复杂。虽然全球半导体供应短缺有所缓解,但一些问题继续导致供应有限。据预测,2023年乘用车总销量将保持在去年的水平,高端豪华车整体销量有望略高于去年,纯电动汽车销量有望大致翻番,2023年轻型商用车总销量有望与去年持平。预计集团2023年的营业额将维持去年的水平,息税前盈利预计将略低于去年。
相比奔驰,宝马集团的预测更加谨慎。预测汽车销量将小幅增长,纯电动汽车销量将大幅增长,税前利润将大幅下降,息税前利润率在8%-10%之间,集团员工数量将大幅增加,尤其是管理岗位的女性员工数量将大幅增加。
奥迪集团预测,2023财年将继续保持积极趋势:预计交付654.38+0.8万辆,至654.38+0.9万辆;销售收入将创造690亿至720亿欧元的新纪录;考虑到汽车价格仍处于高位,预计经营销售利润率在9%-11%之间;净现金流将在45亿至55亿欧元之间,延续奥迪集团2022财年的强劲财务表现。
本文来自作者猫头鹰车志,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以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车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