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是:

第一,银行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向综合化发展。

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融合,形成更大的复合型金融机构。

第三,并购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调整的有效手段。

金融机构突破了专业化经营模式,走上了综合金融业务之路。主要表现在放宽对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和资产组合的限制,允许银行。非金融机构经营更广泛的金融服务。而现在类似的金融机构也开始入侵同行的业务领域。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对金融机构提升银行资产管理客户忠诚度提出三点建议。

策略一:加快优质理财产品的推出,缩短与其他银行同类产品推出的时间间隔,力争“领先”市场推出。

策略二:目前很多银行在客户细分中主要考虑客户的总资产和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容易导致忽视客户自身的理财需求。对此,有必要引入目标客户动态档案跟踪管理系统,更加关注客户生命周期、风险偏好等子变量,这对稳定固有客户群、提高综合收益率有积极作用。

策略三:这是银行致力于发展客户关系的最高层次。客户经理是推广银行服务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客户信任银行,首先是信任为他们服务的客户经理。

银行是金融机构,也是企业。之所以是企业,是因为它和一般的工商企业有* * *相似性。企业的相同特征是:从事直接经营活动,有一定的资金,独立核算,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利润。银行具有企业部门的全部特征,是实现资金循环的必要环节。

银行的特殊利益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从行业特性中获得的利益,即不需要投入大量自有资本就可以进行经营活动,赚取可观的利润。得益于国家干预,与国家权力关系密切。银行的特殊风险:作为从事货币信贷的特殊企业,银行与客户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商品买卖关系,而是以借贷为核心的信贷关系。在商业活动中,这种关系表现为以信用为基础、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即银行以存款的方式对公众负债,以贷款的方式为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