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工作者最美的个人感受:5篇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的个人感受(一)
_月_日,2020年重庆市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正式出炉。其中,坚守生产一线,兼顾企业安全的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专家邝建民成为十大“最美”人物和团队之一,他在桥梁安全领域的贡献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邝建民是CCCC第二航空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的常务安全副主任。作为我国桥梁建设安全管理的权威专家,他参与了世界和全国著名桥梁的建设,克服了桥梁安全建设中的诸多困难,为“一带一路”大桥的援建做出了突出贡献。
况建民从事安全生产工作30多年。作为项目安全负责人,我坚持每天亲自检查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为江苏苏通大桥创造四个世界第一保驾护航,把党旗插到世界最高的桥塔上。
作为公司安全负责人,况建民先后指导了重庆两江大桥、文莱PMB大桥、港珠澳大桥、印度洋第一跨海大桥——马尔代夫马友谊大桥等一大批世界级桥梁的安全风险控制,为打造“中国桥梁”名片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如今,况建民依然常年深入工地,每个月至少去一次在建的白居寺长江大桥。“每个员工都是我的亲人。作为安全人和管理者,如果我没有做好安全工作,就是我的失职。”闫建民说。
此外,况建民还十分重视企业整体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安全管理人才。多次获得全国系统个人、团体冠军,所在团队获得“重庆市青少年安全示范岗”荣誉称号,他本人也于2012至2016被评为“重庆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的个人感受之二
6月12日,记者在重庆卡倍乐化工有限公司见到罗德强时,他正在根据仪表的报警提示,对甲醇生产装置的泄漏点进行检测分析。
罗德强是公司安全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公司年产85万吨甲醇装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安全责任重大,监管必须到现场。”罗德强每天都深入作业现场,检查员工是否按要求穿戴安全防护用品,作业现场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外来施工手续是否齐全。现场有哪些防火防爆区域和易燃易爆危险区域?罗德强没事就会抓住工人进行检查。如果他不能回答,他会一一解释。
“只有对安全有了全面的认识,才有资格去要求别人。如果你学得很透彻,你可以向工人们解释清楚。”他不仅严格要求员工掌握安全知识,而且不断更新知识,学习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安全,我们还必须创新我们的工作方法。”罗德强创造了一套“比、盯、创”的工作方法:“比”就是发现隐患,不断开展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活动;“盯着”就是盯着隐患,提出自己身边没有隐患的想法,闪现“我会开始,影响身边人”的口号;“创新”就是引导员工一起工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今年5月,针对现场“三违”现象,我们组织了“弹性对话”,面对面倾听员工心声,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隐患,然后带领部门安全员一起开展排查整改。
在工作中,罗德强敢说、敢做、敢管安全工作。他立即指出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和事,毫不留情地责令整改。每当设备出现紧急情况,他总是站出来解决问题。
2019年3月28日凌晨,正在睡觉的罗德强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高压反应釜的焊缝开裂了。高压反应堆内充满可燃气体,一旦着火,后果不堪设想。罗德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人员疏散,并提出停车处理,与现场人员商讨解决问题。
今年以来,罗德强共排查整改安全隐患70余项,公司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他说,安全生产责任大于天,用责任守护安全,用创新坚定安全,把危险挡在公司大门之外。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的个人感受之三
深入重庆各行各业的基层,寻找这座城市最美的行业人物,讲述他们感人的故事和可贵的精神。
十大“最美”人物和团队正式亮相。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们“最美”的故事吧!
邝建民
CCCC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安全副总监
他是中国桥梁建设安全管理方面的权威专家。他参与了多座国内外著名桥梁的建设,克服了桥梁安全施工中的诸多困难,为援建“一带一路”大桥做出了突出贡献。
郭
重庆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他是一名“80后”博士,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技术精英。许多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极大地改善了煤矿行业的安全状况,是煤矿工人最可亲的安全保障。
石梁云
重庆安全生产专家
他是安全生产的全科医生。退休后依然坚守在协助政府安全监管、指导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岗位上,也自发积极通过电网为企业培养安全管理人才。
赵
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李四村地面灾害群测群防员
他是不折不扣的农民,也是村民们最信赖的安全卫士。他日夜保持沉默,守卫着一个村庄的安全。基于长期的经验,发现了许多地质灾害隐患,并成功疏散了村民。
露莎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街道石河社区党总支书记
她是安全管理中最基础的“官”,也是最全面的“官”。扎根社区工作,通过网格化管理有序管理社区安全,是我市社区交通安全管理的典范,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巡山小王”。
张茵
重庆市合川区清平镇应急办主任
从事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十年,没有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他以严格的执法和真诚的服务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他是一名有勇有谋的基层应急干部。
赵冰
重庆市渝北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他是一个铁腕导演,雷厉风行,令违法者闻风丧胆。他是率先打攻坚战、啃硬骨头的应急改革先锋。在他的带领下,渝北区安全生产工作连续三年获得全市第一。
邓荣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救援协调与计划管理处处长
他是应急管理战线的“老黄牛”。他经常在危急时刻受命攻坚克难,参与了多起市内外严重事故和自然灾害的救援,多次因表现突出而获得嘉奖。
袁建兰
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消防救助站站长助理
他是一名年轻的80后消防战线老兵。他从一个体能差的落后兵,变成了屡立战功的尖兵。他是现实版的“许三多”。他技术过硬,作风过硬。虽然伤痕累累,但他依然不改初衷。他是现代年轻人的模范先驱。
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重庆川威队
他们是国家危险救援队,是随时在最危险的情况下冲锋陷阵的逆行者,是技术娴熟、立场坚定的前线战士。
向所有时代的奋斗者致敬!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的个人感受之四
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们敢上高山,敢冲火海。
面对复杂的灾难,他们渴望等待,防备死亡。
面对潜在风险,他们坚守一线,防微杜渐。
做党和人民的“守夜人”,新时代的应急管理队伍将以实际行动,懂得负重前行、攻坚克难,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奋勇争先。
“生命至上,我们必须尽全力抢救”
“砰...砰……”2065438+2006年4月22日,江苏靖江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发生爆炸。2000平方米的过火面积,200摄氏度的高温,材料还在泄漏,必须手动关闭阀门才能彻底扑灭大火!
危急关头,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南京支队方家营中队副中队长丁和突击队员们主动请缨,在齐腰深的废水和泡沫液体中,关闭阀门,切断物料。
“当时总有三个阀门,都被淹了,大概20分钟才找到一个。泡在水里全身刺痛和灼伤。第三个阀门最危险,旁边是流动的火,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火包围。”当丁回到队伍中时,他发现自己的头盔和隔热服已经被烧焦了。丁记不清自己在这样的你死我活的挣扎和倒退中经历了多少。面对肆虐的火魔和残酷的死亡,丁不屈不挠,无惧无悔地奋战在第一线。
“阳光女孩”马晓峰,“可乐男孩”肖雪,还有被埋了164小时的老李曼崔明...这些对2008年汶川地震幸存者的救援,都与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副主任王念法有关。自加入救援队以来,王念法先后参加了16次国内外大地震救援,与队友共救出60余名幸存者。
是什么支撑着他不畏生死,夜以继日的进攻?“生命第一,我们必须尽全力抢救。这个职业不敬业是不行的。只要党和国家需要,我都会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线。”让更多人有安全感,这是王念法最初的使命。
2015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支抵达尼泊尔的国际重型救援队。王念法和队友在废墟中爬行,经过34小时的救援,被困人员转危为安。“成千上万的围观群众欢呼‘谢谢中国’,我们让当地人民充分感受到了中国的大爱,中国的速度,中国的强大。”这一幕让王念法终生难忘。
“救援不能盲目,也不能只靠热情。”
中国西南部的山很陡,山谷又深又密。对于森林消防队员来说,背着20公斤的装备,爬六七个小时的山是常事,体能是资本。
13年前,侯加入森林消防队时,还是个“菜鸟”。“我不想同意!别人跑5公里,我跑8公里;别人做50个俯卧撑我做200个。”这样的训练强度,让侯的手掌磨出了出血的水泡和老茧,手抖得厉害,吃饭的时候连盘子都拿不稳。好事多磨。在后来的各级比赛中,侯获得了6个全能第一和8个个人冠军,并打破了森林消防队400米障碍赛的纪录。
如今,面对从单一灾难向“全面灾难”、“重大突发事件”的转变,已经是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救援大队三中队代理排长的侯开始给自己加压,学习山地搜救、地震救援、快艇驾驶等新知识。“我们是抢险救援的主力,是国家队,关键时刻一定要上去打胜仗,不辜负我们的时代,不辜负我们的青春。”
“灾难瞬息万变,必须练好硬本领。”这也是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总工程师肖文如所坚持的。36年来,参加事故救援700余次,成功救助遇险群众1000余人,从救护队员迅速成长为应急救援专家。
“救援不能盲目,也不能建立在热情的基础上。”近年来,肖文如一直在探索和实践新的救援技术,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探索并完成了矿井石膏、救援通讯设备、计算机在矿井救援中的应用,确立了“技术服务救援、技术指导救援”的原则。
“忙碌换来的是千家万户的安宁。”
“不遗余力,特别拼”是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监督员魏丽萍的评价。2004年,面对贫穷分散的矿井,北京下定决心进行整治。从市区出发,坐车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到最远的矿。魏丽萍坚持每周花三天时间跑矿,全市400多个矿基本都跑遍了。谁好谁坏,她都记在心里。
对于基础条件好的矿,她请专家帮忙出谋划策;如果条件简陋,没有改造的可能,她绝不会手软。得益于魏丽萍的执拗,四年间北京矿井数量减少315个,2572个废弃矿井逐一封堵,矿井安全生产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忙碌换来的是千家万户的平安,这是急救人的骄傲和追求。”魏丽萍说。
在1000多公里外的上海,也有一支队伍在为这座城市的安全不懈努力。
面积3.21平方公里,27米以上高层建筑256栋。高层建筑灭火是上海消防救援总队黄浦支队车站中队面临的难题。
“高层灭火最有效的方式是消防员进入火场近身灭火,这需要我们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在火灾中,你必须马上把所有的设备搬上来。如果用手抓不住,就在嘴里咬另一根软管。”用车站中队指导员陈的话说,强度最大的时候,消防员们背着六七十公斤的装备登上30层,一天至少20次,相当于给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装了5次货!
你能承受这么重的装备,爬这么多级台阶吗?“站着,也必须站着。快一步,说不定就能多救一个人!”陈回答得很坚决。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的个人感受第五章
据介绍,从2020年开始,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决定会同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最美人物”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构建全市先进典型发现培育、宣传推广的长效机制,深入宣传全市各行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伟大奋斗精神,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典型为榜样,
“最美人物”将按照“一月一类”的方式分批发布,通过立体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充分展示全市各行各业的生动事迹和可贵精神。
作为“最美人物”系列之一,本次发布的是2020年重庆市“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今年5月起,从全市各区县安委会、减灾委、市安委会、减灾委成员单位中评选出10名“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含1个集体)。他们中有一心为民的基层工作者,有雷厉风行、敢于亮剑的执法者,有帮助政府监管、为企业安全保驾护航的安全专家。
他们是谁?主要事迹有哪些?让我们一起接近他们。
况建民:攻克桥梁安全建设的诸多难关
邝建民,CCCC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安全副总监,国内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权威专家。他参与了世界和全国著名桥梁的建设,克服了桥梁安全施工中的诸多困难,为援建“一带一路”大桥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从事安全生产工作30多年了。作为工程安全负责人,他坚持每天亲自检查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为江苏苏通大桥创造四个世界第一保驾护航,为世界最高桥塔插上党旗;作为公司安全经理,常年深入施工现场,先后指导了重庆两江大桥、文莱PMB大桥、港珠澳大桥、印度洋第一跨海大桥——马尔代夫马友谊大桥等一大批世界级桥梁的安全风险控制,为打造“汉语桥”名片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郭:煤矿安全管理的技术精英
郭,80后,重庆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技术精英,将多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极大地改善了煤矿行业的安全状况。
长期从事煤矿瓦斯动力灾害治理、瓦斯高效抽放等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推广,足迹遍布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地。
主导研发了井下水力压裂增透抽采瓦斯技术及装备、困难煤层自动化综采技术及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井下水力压裂控制技术与装备被列入国家煤矿安监局推广的第四批“煤矿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推动了煤矿安全科技进步,有效保障了矿工安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石:安全生产的全科医生
石是安全生产的全科医生。退休后依然坚守在协助政府安全监管、指导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岗位上,有义务通过网络积极为企业培养安全管理人才。
他是历届重庆市政府的安全生产专家。具有工贸、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消防、矿山、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等八个行业的安全生产专业知识,熟悉安全生产标准4000多项。配合应急管理部对4000多家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指导,每年开展安全生产讲座40余次。个人建立了六个来自十余个行业的安全生产交流群,2000多名安全从业人员加入了该群。小组成立四年来,他们主持了上百个课题,出台了200多个标准,解答了2000多个问题,为普及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卢沙:社区治理中的“巡山王”
陆莎是重庆市璧山区青杠街道石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在大家眼里,她是一个对小区安全事事操心的女汉子。认真践行应急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通过网格化管理有序管理社区安全,是全市社区交通安全管理的典范,群众亲切地称她为“巡山小王”。
她所在的小区属于城乡结合部,应急管理涉及交通安全、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汛抗旱、居民消防、安全生产等。,尤其是在交通要塞,道路交通安全压力很大。她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开展社区安全工作。逢年过节,她总是坚持在各大交通路口劝说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在炎热的夏季和雨季,她关心森林火灾,跋山涉水,检查农房的安全;认真组织居民开展应急演练和安全培训。
赵:村民最信赖的安全卫士
赵是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李寺村地灾监测防治员。他是不折不扣的农民,也是村民们最信赖的安全卫士。他日夜保持沉默,守卫着一个村庄的安全。基于长期的经验,发现了许多地质灾害隐患,并成功疏散了村民。
21 2065438 6月26日上午9点多,涪陵区江北街道李四村下起了暴雨。赵在雨中巡逻时,发现二饶坪有泥土滑落的迹象,立即向上级报告,请求帮助。同时,该组织受到威胁,要求疏散9户25人。90岁的蔡没有改变他的行动。因为他的孩子不在身边,赵吴征亲自把它带到了安全的地方。10: 30发生大面积滑坡,滑坡量约3.6×104m?3间房屋被埋,6间房屋严重受损,1间房屋被夷为平地。由于该村巡查工作到位,判断准确,疏散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万元,是近年来该市地面灾害预警救援的典型成功案例。
张茵:把许多不重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变成安全生产的典范。
张茵是重庆市合川区清平镇应急办公室主任。从事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十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他以严格的执法和真诚的服务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他是一名有勇有谋的基层应急干部。
他所在的合川清平镇,先后被评为“中国日用玻璃产业基地”和“中国微型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工业企业面广、数量多,生产安全风险大。他执法公正严明,面对“霸道”的企业主,坚持依法从严,合理克制。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引导和服务,他把许多不重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变成了安全生产的典范。他同情人民,政策灵活。面对由来已久的三轮车非法载客问题,他一辆车一辆车地干活,一个个解决生计,把镇上很多登记在册的典型违章变成了交通安全劝导员。
赵兵:率先啃硬骨头的应急改革先锋。
赵兵,重庆市渝北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他是一个铁腕导演,雷厉风行,令违法者闻风丧胆。他是率先打攻坚战、啃硬骨头的应急改革先锋。在他的带领下,渝北区安全生产工作连续三年获得全市第一。
担任所长以来,他主动带领干部到一线排查、督办、整改重大安全隐患,不断消除监管盲区。他善于摸索,大胆改革实践,开创了我市应急管理“四大体系”建设,推行“党管安全”在全国推广。他关心群众,敬畏生命,直面灾难,冲在第一线,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雷厉风行,敢于亮剑执法,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毫不留情。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他挺身而出,成立了全区第一支党员突击队,把守重庆入口,多方筹集资金,确保全区防疫物资。
邓荣:应急管理战线上的老黄牛
邓荣是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处长。他被称为应急管理战线的老黄牛。他经常在危急时刻受命攻坚克难,参与了多起市内外严重事故和自然灾害的救援,多次因表现突出而获得嘉奖。
作为国家级、市级应急救援专家,他主持的重特大事故应急演练模式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科技进步三等奖,并牵头组织了“市应急队伍集结拉动检查”等多项预防型、实战型、检查型综合演练。 “消除化工厂遇袭后果”和“三峡库区水事故灾害系列应对”,指导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60余次,有效提升了全市风险。
由于长期高负荷工作,邓荣最近被查出患有癌症。但他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决心为急救事业不懈努力。
袁建兰:“落后兵”逆袭为屡建功勋的“尖兵”。
袁建兰是重庆江北区石马河消防救助站的助理站长。他从一个体能差的落后兵,打回了一个屡立战功的尖兵。他技术过硬,作风过硬。虽然伤痕累累,但他依然不改初衷。他是现代年轻人的模范先驱。
15至今参加灭火工作5000余次,救助遇险群众800余人。先后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荣获全国消防救援队“优秀士官人才奖”、“训练标兵”二等奖,被授予市消防救援队“先进个人”、“训练尖兵”、“十佳优秀基层士官”等称号。在第二届东盟地区论坛城市应急救援研讨会消防运动会中获得楼层消防攻坚与操作团队项目第一名,在2019首届全国“焰蓝”消防救援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七名。
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重庆川卫队:随时冲锋最危险情况的回归者。
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重庆川威队是国家危化品救援队,是随时冲向最危险情况的逆行者,是技术过硬、屡建奇功的先锋战士。
该队主要担负西南、重庆重大危化品事故的救援处置,以及跨区域增援任务,时刻做到有警必答、有难必救、有难必帮。2008年以来,该队参与社会救援200余次,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先后参加了“5.12汶川”地震救援、长寿化工园区福安药业“11.21火灾”救援、“4.20芦山地震”救援以及森林、社区多起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
2007年,原国家安监总局将该队确定为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重庆基地;2010被重庆市政府列为“重庆市第一危救队”;2018 65438+10月16被国家应急管理部命名为“重庆市危化品应急救援川威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