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医药物流企业有哪些?
1,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物流中心
建设期为2002-2004年,总投资61万元(物流设备),仓储面积1.2万平方米,销售支持25亿元/年。设备包括电子标签、分拣机、垂直托盘、电梯、射频、立体货架、条形码技术等。,日发货能力为50,000订单行。
北药股份建设的药品物流项目,是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其电子标签、条形码技术、射频、自动选光、电脑仓储管理等为中国药品经营企业构建现代药品物流提供了借鉴。
物流项目建成后,日订单处理能力是过去的8倍,发货速度加快60%,劳动效率提高30%,发货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下,发货成本降低40%。
2、广州医药有限公司物流配送中心
建设期为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总投资61,41,000元,其中库区及仓储条件改造投资2250万元;机械化及自动化设备投资3391万元;物流信息系统投资500万元。
仓储面积:23800平方米(其中冷库330平方米),仓储货物4600件;采购量:7500箱/天(47.3亿元);出货量:7500箱/天(491亿元);运营时间:7: 00-24: 00 (2班);人员配备:280人(包括仓库运营、运输和配送)
设备:条码技术、电子标签、射频分拣设备、灯光提示分拣设备、物料输送设备、自动分拣设备和设备控制系统等。
广药股份在完成现代医药物流后,实现了物流管理的专业化:传统的分业管理模式向一体化模式转变;订单处理和实时信息交换;多系统有机融合,实时监控物流运作;系统的多策略设置优化了操作流程。实现物流管理一体化:实现信息、运输、库存、仓储、物料搬运、包装、质量管理一体化管理,提高物流资源利用能力,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系统多策略设置和工作流程优化:利用物料输送系统集成技术,引入订单处理和配送策略、订单拣货策略、拆箱包装策略、收货和仓储分配策略等智能策略改造仓储管理系统,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实现了单流向信息流的实质性转变。库存成本下降:库存周转天数从40天下降到30天;平均存储成本降低11%;总库存平均下降4.5%。运营成本节约:平均节约运输成本4%;平均节省人工10%;每万件物品仓储成本降低6000元;原来每单的纸张成本接近20美分,现在通过信息流节省了整个成本。
3.山东海王银河制药有限公司。
2005年7月竣工,总投资654.38+0.5亿元,物流车辆654.38+0.20余辆,立体物流仓库35000平方米。日订单处理能力为1.5000订单行,错误率≤ 0.03%。在终端市场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面临拣货效率、吞吐量、配送成本、库存准确率、业务响应和跟踪能力、服务质量等一系列制约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最终决定引入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奥地利KNAPP公司的仓储管理系统KISoftWAREHOUSE,并引入配套的运输系统、全集装箱联合拣货、MPS(半自动平行单拣)和RF单拣系统,加强货物进出口能力。2005年7月,价值4000多万元的现代化分拣设备投入运行。该设备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实现了拣选的自动化,有效提高了订单处理能力和出库药品的准确性,拣选误差几乎为零;有效缩短了配送时间,降低了人力成本,为大物流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4.国药控股上海物流中心
建设期为2003年至2005年,总投资2.5亿元,仓储建筑面积21.388平方米。设备包括条码技术、电子标签、自动分拣系统、堆垛机、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立体货架等。设计年库容30万箱,654.38+0.5亿储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立体仓库长132m,宽24m,高22.9m。5巷道,11420货位,存储容量20 ~ 25万箱;平仓长132米,宽66米,高18.4米,共2层。托盘流动区430个货位/860个托盘,20,000箱;货架面积28180货舱,30000箱;液体分拣区有1560个货位,6000个箱子,2000平米专用药品储存区。
5.国药控股北京物流中心
建设期为2002年至2005年,固定资产净值为265,438+0297万元(2005年6月)。它配备了用于设备的高架立体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条形码技术、分拣机和电子标签。
6.上海医药物流中心
建设期为2004年2月至2005年8月。总投资2.7亿元,仓储面积2.3万平方米,销售支撑21亿元/年。设备包括高架立体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条形码技术、分拣机和电子标签。
单个仓库有9778个托盘。其中24m高架垂直仓储区有6448个托盘(托盘尺寸1m×l.2m),12m高架立体拣选区有784个托盘,水平仓储有2546个托盘。
设备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箱型输送机系统、仓储输送线系统、叉车系统、射频、平台系统(百叶窗、调节板等。)、空气压缩机、消防系统、配电系统、备用发电机、监控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物流设备控制和管理软件系统(WCS)、物流中心仓库管理系统(WMS)和拆卸分拣系统。
设计产能:分拣效率至少达到每小时6000件,准确率达到99.98%。
其他还有九州通物流中心、南京医药集团物流中心,面积都在1,000平方米以上。江苏张家港澳洋制药有限公司投资2亿多元,总仓库面积6万米,一期使用1.4万平方米。
可见现代医药物流中心越来越大,设备越来越自动化。但这些都是和这些药企的销售规模相匹配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年销售额只有几千万的药企,会自己建那么大的物流中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