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地方堵住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银行“抽贷”震慑投机者?
从去年年底开始,房贷政策一再收紧。首先,央行对各家银行的房贷设置了“两条红线”。紧接着,以一线城市为主的热点城市频频出台住房信贷管理措施。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将加强对违规资金流入楼市的监管,“抽贷”措施也将对投机者产生威慑作用。
挪用信贷资金购房被罚一个接一个。
近日,上海网上贴出的一份《个人贷款提前收回告知书》显示,因贷款人未履行借款合同第四条“贷款用途”相关约定,银行宣布近300万元贷款提前到期,并告知贷款人必须在3月31日前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一般来说,当贷款人违规使用贷款资金时,根据合同约定,银行有权提前收回贷款(即“放贷”)。据RealData高级分析师潘浩介绍,上述通知函主要涉及挪用商业贷款购房和银行收回贷款,这也说明前期房贷检查已经进入执行阶段。
据悉,早在2020年6月29日,为防止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等信贷资金违规用于房地产领域,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管理的通知》,对2020年6月以来发放的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个人住房贷款进行全面自查。如果借款人违反合同,他将根据合同受到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报道,为了严控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除了上海,很多银行在自查中发现这种情况,也会要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提前还款。
从处罚来看,按照潘浩的说法,以前的政策并不涉及贷款的回收。早在2016,上海就出台了监管政策,要求首付为自有资金。当时的处罚方式是将违规者拉入失信名单。同年,深圳也出台相关要求,重点打击互联网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首付贷、众筹购房、过桥贷款等金融杠杆集资业务。2017 -2020年各地对房贷的监管政策主要落实在打击流水骗贷上。
此前,58安居客房地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博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建议,购房者使用一些非正规贷款手段,如消费贷、商贷等筹集首付资金要谨慎,因为现在查处力度很大,未来甚至可能面临处罚。
除了银行放贷,最近各地银保监管局也开出了“罚单”,主要针对违规放贷或对贷款用途监管不力的银行。例如,3月8日,中国银行台州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善,挪用购房信贷资金,被罚款89万元。但农行沈阳分行南湖支行因违规发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被给予警告处罚。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表示,从近期各地的动态来看,各地银监部门正在加强对经营性贷款后资金流向的检查。包括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委托付款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大额提现,是否存在借款人及直系亲属在近六个月内购房的情况等。
各地严控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流入楼市。
事实上,从去年年底开始,房贷政策就一再收紧。首先,央行对各家银行的房贷设置了“两条红线”,明确限制了房贷总额的比例。紧接着,以一线城市为主的热点城市房贷监管政策陆续出台。
65438+10月30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消息称,要求各银行对2020年下半年以来新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的合规性进行全面自查,发现个人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的,对银行机构进行严厉处罚。2月10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加强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防止信贷资金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要求严格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尽职调查。
与此同时,今年2月,广东银保监局下发通知,要求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其中提到加强大数据筛选,严肃查处经营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形成了市场震慑。
除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也有调控措施。3月3日,杭州明确禁止发放首付或偿还首付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消费贷款,严格审查个人经营性贷款和消费贷款的真实性,加强贷后资金管理。
对此,李认为,去年商业贷款违规流入楼市主要在沪、深、广,今年可能会扩展到二线城市。所以要堵住商业贷款可能流入楼市的渠道。
李表示,如果不堵住经营性贷款进入楼市的漏洞,按照目前的楼市情况,今年经营性贷款非法流入楼市的范围和规模将比去年更大。一方面是因为经营贷款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随着楼市调控力度的加大,房贷利率会上升,经营性贷款与房贷利率的剪刀差也会扩大。
央行3月1日发布的2021 2月金融统计报告显示,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居民部门贷款2月份增加1421亿元,同比多增555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113亿元,同比多增3742亿元。有业内人士认为,2月份楼市成交依然火爆,支撑居民中长期贷款继续增加。
对流入楼市的“非法资金”的监管力度可能会加大。
“这一轮上海、深圳的房价上涨、信贷违规,跟房地产有很大关系。”此前,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的重点也是调控信贷,调控的效果取决于这一政策的执行情况。
李也认为,打击商业贷款和资金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将是今年房地产调控的主要工作,也关系到今年楼市能否企稳。目前全国楼市的运行情况和2016差不多,就是从深圳上海一线城市到广州北京和热点二线城市。如果不控制经营性贷款的流向,很可能会助推新一轮泡沫的兴起。
对于今年房地产的金融环境,潘浩分析,银保监会提到“房地产泡沫风险仍然很大”,说明今年对房地产金融的监控会继续加强,特别是在“违规资金流入楼市”方面,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不过,李说,也很难监管经营性贷款流入楼市。在房贷额度和比例得到控制的情况下,银行更有动力发放房产抵押变相进入楼市的经营性贷款,以缓冲房贷下降带来的利润损失。
李认为,未来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的联合检查,商业银行总行审计部的贷后检查会更多。银监会还会协调银行之间在资金追踪方面的合作,即如果资金是从A银行贷出来的,后来流向B银行,那么就需要B银行配合检查。
潘浩预测,后续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会加强对流入楼市的“非法资金”的监管,“提前收回贷款”的措施会对炒房者起到威慑作用。
“如果存在违规使用资金的情况,就会有放贷的可能。最近一些地方对一些违规贷款做了放贷措施。”李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