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谈p2p网贷机构不起诉。
立案三年的团贷网也于4月25日开庭审理。由于疫情等各种原因,案件没有向公众直播,庭审细节也没有透露。但是,审判已经迈出了一大步,接下来就是审判和定罪。
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P2P存量业务未清理的已停业网贷机构数量由1466家下降至1169家,未偿余额由8207亿元下降至4974亿元。去年6月5438+065438+10月,国内实际P2P网贷机构完全为零。
目前未退网的P2P平台面临三重打击。没有营收压力,催收难的困境,公检法的压力,让这些平台无路可退。
我被费大惨了。
PPmoney面临的困境是整个P2P平台的缩影。目前P2P平台的催收情况并不乐观。随着未偿余额压力持续下降,催收难度加大,不良率也在上升。
根据PPmoney CEO在线交流的内容,CEO胡鑫表示,目前催收并不理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醒越来越少。
PPmoney的支付方式主要是电、脸、法。受疫情影响,面签和电催被搁置。因为政策的影响,很难找到可以批量立案执行P2P案件的法院,所以召回进度缓慢。目前也有尝试请第三方催收,但是催收并不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CEO胡鑫透露,PPmoney之所以陷入目前的困境,是因为与达飞合作。他说,“当时达飞搞了很多虚假项目,转移资产。我们被CMA骗的很惨。但由于P2P行业的特点,至今没有任何报道。达飞已经把贷款人的钱转走了,至今没有支付。”
在谈到PPmoney是否会立案时,胡鑫表情含糊,表示不想被立案,但如果事情真的到了这一步,他也会接受。
根据一些贷款人提供的证据,PPmoney面临很大的监管压力。去年,某贷款人到法院起诉,被法院告知“被告万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涉嫌刑事犯罪,建议向主管公安机关报案”。今年有消息称,广州市政府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对PPmoney网贷平台进行整治,正在对其是否涉嫌经济犯罪进行全面核查。目前,广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正在受理平台公司出借人现场或邮寄提交的举报材料,对出借人反映的平台公司涉嫌经济犯罪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
事实上,目前大部分PPmoney贷款人都在等待立案。随着平台逾期时间逐渐拉长,回款速度变慢,折扣力度变大,出借人对平台的信任逐渐耗尽。即使平台确实遇到困难,大部分出借人还是希望第三方公检法介入,干涉平台兑付工作。
但即使是备案后的平台,也不一定能快速推进兑付工作,案件本身的复杂性也会导致法院判决的延迟。
近日消息,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3年4月25日9时宣布,以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操纵证券市场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发票罪对被告人衍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被告人唐军等46人提起公诉。这意味着,已经备案三年多的团贷网进入试用期。
因为这个案件的审理没有公开,所以没有关于审理结果和是否当庭宣判的消息,而是庭审
从自愿退休到立案,再到法院宣判,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需要几年时间。不仅出借人身心疲惫,平台还面临部分出借人恶意投诉、业务催收困难、公司营收关停、监管不断加强等压力。目前几乎所有没退的平台都很艰难。
平台生存环境恶劣。
根据银监会近期披露的信息,公安机关和监管机构正在加大力度协助平台打击逃废债行为,加快解决网贷还款问题。
监管介入后,除了加快债务人接入PBOC征信、冻结债务人支付宝等操作,还将进一步明确平台、股东、高管的责任。这意味着一旦立案,P2P平台的高层管理人员很难逃脱牢狱之灾,这也是大多数平台为了清仓而主动推出各种退休方式减持股票的重要原因。
目前,很多平台如Dianrong.com、王猷、先锋财经/在线资讯平台、玖富、PPmoney等推出了很多落客渠道,包括现金折扣渠道、商品兑换、债权债权等。但从贷款人的反应来看,这些渠道没能让他们满意。
随着逾期率的提高,现金折扣越来越大,有些平台申请低至8折也只能通过,贷款人无法接受。再加上商品交易所虚增价格,主张债权被认为是平台逃汇骗局,使得平台股票回笼缓慢。
基础
其实黄金打折是必然的。平台没有营业收入,催收完全靠外包。收取的费用也包含在收取的金额中。只能低折扣支付确实是事实。
平台只能通过自建催收团队或者引入资产管理方来主动催收欠款。监管介入后,追偿的方式更加多样,手段更加强硬。
根据今年P2P平台的相关工作安排,一旦监管介入网贷平台,不仅要压实平台、股东、高管的责任,还要追回不当得利的高管奖金和股东分红,一些不合理的明星代言费也将被追责。
早期一些P2P平台为了扩大知名度,会请名人为其代言。蚊子腿也是肉。如果这笔款项被收回,贷款人的亏损状况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此外,今年发布的《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也为P2P平台审判提供了法律依据。《解释》增加了点对点借贷、虚拟货币交易、融资租赁等非法吸收资金的新方式,同时增加了一项“通过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作为第十项,为依法惩治P2P、虚拟货币、养老领域等非法集资犯罪提供了依据。
从司法到公安再到行政监管部门明确P2P平台退休的权责认定,对出借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对平台方来说却喜忧参半。
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065438+10月份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完全为零。这意味着P2P平台已经处于“非运营”状态,在完全兑付之前,能否存活还很难说。毕竟平台本身也没剩多少钱了。
此外,平台逾期率的上升也持续减缓了清退进程。从部分平台公布的数据来看,平台逾期率超过90%,有的甚至达到95%以上。
有业内人士向消费金融频道透露,目前平台上逾期的借款人大多不打算还款,面对正常催收会进行恶意投诉,导致催收效果不佳。
事实上,在打击逃债团伙的道路上,P2P平台能做的很少。现在催收方式受限,逃债团伙群起而攻之。他们期待平台被备案注销,这样活债不用还钱就能废了。这其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赛跑。
目前,司法介入的敦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司法征收的覆盖面和主动性还不够。现在平台希望司法协助催收,更有效的结清借款余额,支付出借人。
一方面是贷款人的催促,一方面是监管的压力。自身收藏进度缓慢。目前还没有完成还股票的平台。如何打破僵局,还是个未知数。
相关问答:相关问答:5000家P2P网贷机构全部倒闭!你会还借来的钱吗?有哪些平台?2023年3月15日,银监会宣布,违反p2p规定的点对点借贷平台今年必须全面清退。
5000多家非法点对点借贷平台名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