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镇概况
长城镇自65438年至0998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现代化试点镇以来,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2002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1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年末各项储蓄余额3.2亿元。农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形成了蔬菜、板栗、粮油、黄烟、畜禽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德力斯集团、日隆蔬菜加工等30余家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生猪生产连续三年出栏35万头以上。经过大力引导、建设和改革的生态温室,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村经营体制创新走出了一条连接农户和市场的公司化道路,为标准化农业生产提供了组织保障。工业企业异军突起,龙头企业日益壮大。2002年,全镇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2.3亿元。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德力斯、六合等企业纷纷扩大规模在国内外建分公司;业务经营不断扩大,德力斯、六合两家知名品牌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亿元。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全镇150多户,年纳税400多万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各类资金2亿多元,加工项目14个。城市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投资600万,硬化改造竹埠路,修建梨园博物馆,封山育林。该镇驻地个体私营经济园区和朱珠路长城工业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2003年,长城镇生产总值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地方财政收入11542万元,比上年增长30.4%;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3%和73.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8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83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邻206国道,胶州铁路新(宜)线穿境而过。德利斯火车站位于该镇的东部。工业化进程加快了。先后发展了肉类加工、轮胎生产、汽车零部件、建材、果蔬加工、服装印染等六大产业体系,共有企业365家。2003年,全镇工业发展总投资超过18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0亿元。六合和德力斯每年完成出口交货值3.5亿元。农业生态蓬勃发展。作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镇,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确立了板栗、蔬菜、苗木、鲜果、生猪五大主导产业,其中年出栏生猪40.9万头,板栗年产量达到8000吨。围绕生态镇建设,探索创新了种植、养殖、能源开发相结合的生态温室生产模式,实现了农业内部的良性循环。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了。长城镇位于诸城市由北向东城市扩张的交界处,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12.3平方公里。2003年投入4000多万元硬化路面41公里,修建桥梁3座。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一个花园式的生态现代小城镇的框架已经拉了起来。从1990开始,这个镇的农村经济总收入排名从全市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全镇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首届中国投资环境100强乡镇、国家农业示范基地、中国板栗之乡、山东省双文明之星乡镇、山东省农村经济200强乡镇、山东省小康之乡、山东省中心乡镇、山东省乡镇企业示范区、齐鲁之星乡镇、山东省旅游强乡镇、潍坊市农村工作模范乡镇、潍坊市农村建设新模范乡镇。潍坊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潍坊市十佳乡镇企业、潍坊市农村工作先进乡镇、潍坊市先进科普示范基地、潍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潍坊市先进城镇建设、潍坊市科技兴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