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如何消除恶臭水体
第一,通过立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20世纪60年代初,政府对排污入河作出严格规定,企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或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企业必须申请排污许可证,并定期进行审核,未经许可不得排放污染物。定期检查、起诉和处罚非法排放和其他行为。
二是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65438年至0859年,伦敦开始建设污水管网。在南北两岸建了7个支管网,连接到主下水道,减少了主城区的河流污染,但没有处理,只是把污水转移到海洋。从19年底开始,伦敦建了上百个小型污水处理厂,最终合并成几个大型污水处理厂。从1955到1980,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约90%,河流溶解氧浓度上升约10%。
三是从分散管理到综合管理。从1955开始,逐步实施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英国1963颁布水资源法,成立河道管理局,实行取水许可制度,统一调配水资源。1973水资源法修订后,全流域200多个涉水管理单位并入泰晤士河水务局,统一管理水处理、水产养殖、灌溉、畜牧、航运、防洪等,形成了流域综合管理模式。1989年,随着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水务局转制为泰晤士水务公司,承担了供水和排水的职能,不再承担防洪、排水和治污的职能。政府建立了专业的监管体系,负责财务和水质监管,实现了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分离。
四是加大新技术的研究和利用。早期的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沉淀和消毒工艺,处理效果不明显。20世纪50、60年代,发展了活性污泥法,用于尾水深度处理。出水生化需氧量为5~10 mg/L,处理效果显著,成为水质改善的根本原因之一。泰晤士水务公司近20%的员工从事研究工作,为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水环境容量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持。
第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泰晤士水务公司经济独立,自主权大。引入市场机制,向污染者收取排污费,沿河发展旅游娱乐业,多渠道筹集资金。从1987到1988,总收入高达6亿英镑,其中日常开支4亿英镑,利润2亿英镑,既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又促进了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