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IPO?为什么会影响a股?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是指企业或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向社会公开出售其股份(IPO是指股份公司向社会公开进行首次公开发行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股票是根据相应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或注册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券商或做市商出售的。一般来说,一旦完成首次公开上市,公司就可以申请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上市。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上市的另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在招股说明书或注册声明中规定,允许私营公司向公众出售其股票。这些股票被认为是“自由交易的”,使企业符合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上市的要求。大多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对上市公司股东人数有硬性规定,规定了自由交易股份的最低数量。

IPO对股市有四大影响。

第一,强化了股市的融资色彩。虽然不能实现融资的股市不是一个健全的市场,但对于长期以来过度关注融资的市场,应该区别对待。据统计,近10年,a股市场融资为1.76倍现金分红。虽然近两年市场IPO融资额有所下降,但再融资现象持续升温。前十个月再融资余额达到IPO金额的2.81倍。约有4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再融资计划。预计抽血将达到6543.8+007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略有回暖,一些大型再融资公司又开始圈钱了。例如,本月27日,中国平安(601318)通过了不超过260亿元的可转债发行方案的审批。前段时间民生银行(600016)发行的200亿可转债也获批了。面对如此低股息率的市场,融资现象频频出现。a股的吸引力在哪里?如果重启IPO,只会把a股的融资现象推向新的高潮。

二是打击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股市必须下跌!随着利空政策的出台,股东持股的信心也会下降。

第三,扭曲了价值投资的本质。IPO重启必然会涉及很多问题,比如股票的“三高”现象,部分企业试图上市的造假行为等等。假设某公司上市前PE值约为15倍,未来三年净利润增长30%。也就是说,投资者长期持有PE在15倍左右,未来仍能获得不错的收益率。但股票上市后得到热炒,PE值飙升至50倍,严重透支了企业的成长预期。此时投资者选择买入并长期持有,亏损的概率相当大。因此,在监管不严格的情况下,IPO重启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价值投资的本质。

四是促成了利益输送等关键问题。谈及此,我们很容易想到IPO的四大辅助机构,即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IPO咨询机构。从细分来看,证券公司主要负责承销证券发行,核查公开发行文件,出具推荐意见;律师事务所主要就发行上市相关法律问题出具法律意见书;会计师事务所主要对企业财务和盈利预期给出专业意见;IPO咨询机构为企业融资服务、引进战略投资者等相关事宜提供服务。以负责承销证券发行的机构为例。承销费用是机构争取的主要利益。换句话说,承销费用越高,机构获得的收益越大。资料显示,主板和中小板市场的承销费用约为5%,而创业板公司IPO的承销费用约为总募资的3%。如果机构以某种方式意识到企业超募现象,机构获得的承销费会相应增加,利益输送也会产生。此外,股市中的“寻租”现象也导致上述问题逐渐恶化。甚至有一种现象,比如有的企业不符合上市条件,却通过一些不为人知的手段成功IPO,最终达到圈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