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是什么意思?

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出于某种目的操纵股价。市值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理论上,任何能够影响股价变化,上市公司能够主动采取的方法,都可以定义为市值管理。比如:高送转、定向增发、并购重组、公布业绩、通过会计手段隐瞒或释放业绩。同理,以下事件也不是市值管理手段:业绩好坏(你可以选择自己释放业绩的时间,但不能人为操纵)、厂火(除非董事长自己放火)、毛利率、竞争壁垒、国家扶持政策。

扩展数据

所谓市值管理,即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为公司创造价值,优化价值实现。市值管理是促进上市公司实体经营与资本运营良性互动的重要手段。市值管理的核心是价值管理,是价值创造和股东价值实现;目标是追求上市公司市值的可持续最大化;其本质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管理机制。

市值管理的核心内涵是不断优化和扩大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实现市值提升。第一种方式是通过经营业绩的改善来推动股价上涨,那么所有股东的市场价值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第二条路径是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扩大公司的资产规模。对此,需要特别注意资产质量与经营业绩的匹配关系,避免盲目追求规模导致经营质量下降和股价中枢下降,否则可能对市值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拖累公司的融资资格,经营问题的积累也会导致被迫退市的极端情况。

在市值管理时代,EVA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主要指标。EVA是公司财务利润在资本风险的机会成本(包括资本的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之外剩余的部分,反映公司在特定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市值管理是现代上市公司治理和经营的新理念。股市全流通后,其积极意义更加突出。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光耀表示:市值管理是衡量上市公司实力的新标杆;是评价管理者业绩的新基准;是判定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能力的新标杆;是确定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的新基准;它是确定投资者财富的新基准;是衡量一个国家资本市场乃至经济实力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