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芯片涨价20%,行业迎来拐点?

是的从去年开始,受疫情影响,芯片产能受限,尤其是欧美。此外,随着5G手机芯片使用量的剧增以及重点厂商大量备货的影响,芯片需求明显供不应求。今年在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回暖的带动下,部分下游企业仍在追求订单,进一步加剧了供不应求的格局。

全球芯片荒导致上游芯片材料短缺,企业进口光刻胶困难。此前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名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正在围绕光刻胶的技术难题开展联合研究。价格方面,由于供应紧张,芯片和核心原材料也有所上涨。在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进口量增加了20%,可见芯片价格仍在上涨。

扩展数据

概念股业绩暴涨,光刻胶板块强势爆发。

目前,半导体市场的重心正在向中国转移,国内半导体光刻胶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和半导体消费市场,中国本土的晶圆制造产能不断扩大。预计2020年中国晶圆产能将达到每月400万片,产能布局全面覆盖逻辑工艺、存储器、特性工艺等领域,有望带动半导体光刻胶需求持续增加。国源证券认为,在国产替代的主题下,半导体和面板产业链的重塑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

a股上市公司中,光刻胶概念股超过10只,包括景瑞、南大光电、荣达光敏等6只股票,其中景瑞业绩预增下限达到120%。此外,荣达感光、广信材料、东方材料、飞凯材料、永泰科技等内地企业约占湿膜光刻胶和光成像阻焊油墨国内市场份额的46%。此外,技术门槛更高的LCD光刻胶在国内也有所突破。主要企业有飞凯材料、永泰科技、苏州瑞虹(景瑞控制100%)和北京柯华微电子(南大光电控制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