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保险公司,为什么保费差别如此巨大?

其实在现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获取信息并不难。然而,人们被太多的信息所迷惑。我相信大部分人看到一些关于保险的数据、表格、解释的时候,和上一堂外星人的数学课没什么区别,都是懵懂无知。....

鉴于此,今天写了这篇简单低俗的文章,请同事一家(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再读一遍。问他看懂了吗,回答真的看懂了为什么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责任和费率差别这么大。

最近接触了很多有意买保险的朋友,都会有一个疑惑:为什么两份保障责任基本相同的保险,价格却相差很大?

甚至很多人经常听到保险代理人说:各保险公司的保险费率和条款都是保监会监管的,大家的价格其实差不多,责任也差不多。真的是这样吗?

1高级组合

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保费的构成。一般来说,我们购买保险所支付的保费由以下因素组成:

附加保费很好理解,就是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

不同公司的运营成本差异较大。这些成本包括员工工资、场地租金、客户服务电话号码、政策印刷和分发等。,基本都是一家保险公司正常运营的费用。

不同公司的运营费用差别很大。比如一个在全国有很多分公司的公司,每年要为这些分公司承担很多费用。而且我们知道现在一些新兴的公司广告少了,分支机构也少了,所以你可以感受到成本的压力。

而且每家公司的经营策略都不一样,也不是每家保险公司每年都会花几十亿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上。

就像前几天被各保险公司刷屏的地铁,一列火车没有几百万广告费是下不了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2016年,四家上市保险公司的广告费用达到241.61亿元,日均广告费用661.9万元最终将平均分摊到每一位消费者身上。

纯保费是根据经验概率通过精算分析得出的保费。理想情况下,这些纯保费会被保险公司灵活运用。至于保险公司如何使用这笔保费,《保险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保险公司必须稳健运用资金,遵循安全原则。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仅限于以下形式:

(一)银行存款;

(二)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和其他证券。

(三)投资不动产;

(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使用形式。

这些投资方式基本可以保证保费的合理使用,为保险公司创造可观的收入。

保险公司本身是商业机构,但任何保险公司都会在监管的要求下,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被保险人的保费,不会影响赔付。这点完全可以放心。

2预定利率

自1999 93号文件发布以来,我国寿险市场的预定利率一直保持在2.5%以内,所以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各家保险公司的费率和责任差别不大。

这些重大变化来自于保监会8月1,2065438的一份通知——中国保监会关于普通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3年8月13日,保监会62号文件出台,三条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下:

一是普通寿险的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根据审慎原则确定;

二、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寿险保单法定评估利率为3.5%;

第三,保险公司开发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高于保监会规定的评估利率上限的,应当报保监会批准后方可使用。

在中国保监会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之前,保险公司不得再次报批新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

从上面第一条可以看出,普通型寿险的预定利率是由保险公司根据审慎原则确定的。

更高的预定利率意味着保险公司承担更大的成本和投资风险,大家都得到好处。预定利率降低,意味着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降低,但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语音解码

卖:保险公司发行的保险产品都是在保监会监管下发行的,各家公司的保费不会相差太大。我们公司的产品已经是国内性价比最高的了,我也搞了10年的保险。张哥,你让我买保险不会错的。

m:但是我觉得有些公司的责任和你们差不多,保费要低40%以上。

卖:都是小公司,很难理赔。

m:你刚才不是说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在保监会的监管之下吗?

出售:....

2013是中国保险行业的分水岭。寿险预定利率改革后,中国寿险业产品价格普遍下调,极大地促进了保险业的整体发展!

目前,中国的保险业还很落后。经过两次费改,新兴公司的产品往往更适应这种趋势,因此在产品上更具创新性,在费率上更有优势。费率是保险的核心要素。

很多公司很难扭亏为盈,尤其是上市公司,因为利润的考虑。有人问我为什么有的公司定价高于市场?那是因为它利润最大。

不同的公司销售策略不同,有的喜欢高举高打,有的喜欢薄利多销。说实话,两种方式我都认同,这也体现了不同保险公司的竞争策略。

3监督

2007年,中国保险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了《重疾保险疾病定义使用规范》。根据标准的要求,所有保险公司必须包含6种强制疾病和19种可选疾病。加起来就是25种重疾,名字和解释完全一样。

保险业监管的25种重疾,其实已经覆盖了人一生中98%的重疾概率。

为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方便群众理赔,各地监管局加强服务监管,引导行业落实理赔限额承诺。

《保险法》对理赔期限也有要求,30日必须结案。官网,保监会,看了一下各家保险公司的实际理赔限额,平均2.69天。

很多人期望购买花费较少且容易理赔的保险。

我们买的保险本质上是和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从我们签订的那一刻起,保护的内容和和解协议就以法律合同的方式确定了。

在我看来,理赔与公司的大小、规模、知名度无关。能否解决,要看合同本身的条款。

大公司也有很多性价比高的产品,小公司也有产品。在选择保险产品的时候,要清楚的知道这个产品的保障范围是什么,市场上有哪些类似的产品,有哪些区别。

不要盲目的把高价等同于高安全性。

我特别担心人们因为过于信任某个品牌而盲目信任这家公司的所有产品。即使同一家公司的产品类型不同,如果不掌握挑选技巧,盲目挑选入坑的几率也很大。

摘要

作为保险从业人员,我们坚持专业的原则,说的每句话都要客观真实,而不是用所谓的话告诉客户。

市场上有几十家保险公司,很多产品费率责任都不一样。客户选哪个都无所谓。我们尽量客观的分析和介绍。最后,客户根据自己的消费偏好进行选择,综合权衡公司品牌、产品费率、保险责任、保险公司服务,再选择自己理想的方案。

而不是在销售过程中一直强调所有公司的价格都差不多,这是不专业的,也是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