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品种有哪些?应该买什么品种的种猪?种猪如何选择?
该菌株的选育是国家“七五”和“八五”科技攻关项目。该品系具有4个父系和5个母系。新父系品系主要是在现有条件(气候、育种、管理等)下,大群体选育引进猪种(约克夏、杜洛克、长白猪)。)在中国,而且要注意保持这些猪种的生长速度。瘦肉率等性状,同时对肢蹄健壮度、抗应激能力、繁殖性能等方面进行了选择。选育后,新父本品系的乳瘦肉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由60.6%提高到62.24%,90 kg体重的日龄由出生后175天缩短到160天,每公斤增重耗料由3.0 kg下降到2.8 kg。母本新品系主要利用我国地方良种产仔数大、肉质好的特点。经过选育,五个新母本系的产仔数达到12.5-15.67,172日龄体重达到90 kg,胴体瘦肉率达到54.31%-61.08%。杂交组合平均瘦肉率达到475.5公斤,达到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种猪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推广。
荣昌猪瘦肉品系
荣昌瘦肉型猪品系是农业部“七五”和“八五”重点科研项目。该品系是在原荣昌猪育种的基础上,引进长白猪血液,保持原荣昌猪毛色和肉质的优良特性,着力提高瘦肉率,适当提高饲料报酬和生长速度而选育而成。这个品系的毛色为白色,头上有一个黑点(这是原荣昌猪毛色的特征),嘴简单而中长,耳朵中等大小,头部大小适中。四肢高大强壮,有效乳头6对以上。繁殖性能与荣昌猪相近,产仔数12.74,断奶窝重128kg,达到90 kg体重日龄180.7天,20-90 kg阶段日增重0.635 kg。料肉比为3.25: 1,瘦肉率为56.43%。与原荣昌猪相比,主要经济指标提高25%-63%,并保持了地方猪种的特点。该部门适应性好,在四川、北京、海南、甘肃等省市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集合白猪
吉河白猪包括两个专门化母系和1个专门化父系。母系A为大白猪、定县猪、神仙猪三个品系的杂交种,母系B为长白猪、汉沽黑猪、太湖猪、二花脸猪三个品系的杂交种。父系C系由4个来源的美国汉普森猪经连续单系选育而成,吉和白猪经三系配套、两级杂交而成。选择a系和B系配种生产亲本AB,AB母猪与C系公猪配种生产商品CAB,全部育肥。商品猪都是白色的。其特点是母猪产仔多,商品猪一致性强,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A、B的产仔数分别为12.12、13.02,日增重分别为0.771 kg、0.702 kg,瘦肉率分别为58.26%、60.04%。父系C日增重0.819 kg,料肉比2.88: 1,瘦肉率65.34%。亲本AB与父本C杂交,产仔数达到13.52,商品猪CAB154为90kg,日增重为0.816kg,瘦肉率为60.34%,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长白猪
原产于丹麦,原名Landris。因其体长、毛色白,在中国俗称长白猪。1964期间,中国由瑞典引进。经过多年的驯化,它的体型由精致变得宽松,体格由精致变得粗壮,蹄子坚实。6月龄体重83-85 kg,体长110.3-12.4 cm,产仔数12以上,初产母猪产仔数10.8,断奶产仔数107 kg。通过育种,种猪的各项性能指标都得到了提高。20-90kg期间平均日增重0.7kg,料肉比2.8: L,90kg屠宰率75.3%,胴体瘦肉率65%。长白猪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母猪产仔多,产奶多。断奶窝重高,配种后适应性有所提高。该猪种遍布中国各地,作为重要的父本品种,在我国猪种杂交改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进口种猪品种近年来,我国引进了国外优良种猪品种,包括杜洛克种猪、约克夏种猪、长白猪、新美国种猪、大白母猪和长白猪。这些优良的种猪品种主要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等优点,比较适合在全国各地繁育。
1.适合做母本的品种
1大白长白猪,原产于法国,是由原从中国引进的太湖猪与英国约克杂交世代选育而成,保持了太湖猪发情容易繁殖,更具母性特点的特点。2002年从法国Nuknox公司引进,经过多年驯化栽培,已适应我国饲养条件。2006年从法国Ibit公司引进新法系大白猪,体型得到改善,生长速度更快。目前,我国大部分种畜场使用法国母猪作为基础母猪。法国长白猪虽然泌乳性能比法国长白猪好,但四肢柔软,所以淘汰率高,使用寿命短。
2006年引进英国约克夏猪和长白猪2头,SpF系列,在中国建立SpF种猪场。其体形优美,瘦肉率略高于法制,但产仔数增长率低于法制。主要用于同一品种不同品系间杂交培育约克夏或长白猪,如英国长白×法国长白、英国长白×丹麦长白、英国长白×法国长白等。
2.适合亲子鉴定的品种。
(1)利用父本品种与基础母猪杂交生产二元母猪。
1美国长白:四肢强壮,瘦肉率高。美法二元母猪是结合其与法法大白母猪杂交的遗传优缺点而产生的,腹部大,背沟明显,臀部发达,但性成熟晚,配种技术高,适合规模化猪场。
2丹县长白猪:其繁殖性能,尤其是泌乳性能优良。与英国长白猪杂交生产的英国丹仙二元母猪体长、背部平坦,产仔数略低于美国法系,但容易繁殖,适应性好。
(2)第二父本品种,即终端父本与生长母猪或生长母猪杂交,生产出生长速度更快、抗病能力更强的三元或四元杂交商品猪。
1杜洛克猪:瘦肉率68%左右,臀部发达。美国杜洛克比台湾杜洛克四肢更强壮。
皮特兰猪:瘦肉率75%左右,生长速度略低于杜洛克,早期引进压力大于皮特兰;2006年引入的新法律制度Pitland基本上没有压力反应。
圣泰西猪:2006年从法国引进,饲料报酬高,肉质好。与长白猪杂交生产的商品猪皮毛为100%纯白,杜洛克或皮特兰的后代中没有黑猪,经济价值较高。
4皮生公猪或皮都公猪:均以皮特兰为母本,杜洛克或圣泰西为父本杂交,适应性更好,抗病能力更强。
种猪哪个品种好?种猪怎么选哪个品种好?
品种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生产技术水平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全能品种是大白猪,长白猪产仔多。终端爸爸大多会选择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肉色好、口感好的品种,通常使用杜洛克。
中国生猪市场流行养猪制度,但世界养猪趋势已向配套猪生产发展。如果不具备养殖的技术条件,从祖先或父母那里买猪更省心,收益也更大,但从父母那里引进猪,价格可能略高。
种猪如何选择?
在养猪场选择种猪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本农场的种群更新计划和就近引进的原则,确定所需品种、数量和引进农场,有目的地购买能提高本农场生产性能、符合自身要求、与本农场健康状况相似的优秀个体;
(2)应选择质量高、信誉好、无重大疫病的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模化种猪场,并了解引进猪场的免疫程序和具体措施;
(3)保证购买的种猪健康,无任何临床症状和遗传病(如脐带病、盲乳头等。),营养状况良好,发育正常,肢体结构合理强壮,体型外貌符合品种特征,穗数清晰。公猪要求活泼好动,睾丸发育良好,包皮无积水。母猪生殖器官要发育正常,外阴不能太小,不能上翘。应选择外阴大小适中的个体,有效乳头不少于6对,均匀对称分布,四肢强壮,结构良好。
母系后备母猪必须来自产仔数多、饲喂率高、断奶窝重高的良种母猪,选择2 ~5窝母猪的后代为宜。后备母猪的父母代应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好,饲料利用率高。同窝猪胴体性状好,整齐度高,个体差异小。没有疝气、隐睾、乳房盲、脱肛等生理和遗传缺陷。在兄弟姐妹中。根据自己的生产性能标准,外貌(毛色、头型、耳型、体型等。)的优质后备母猪符合该品种的标准,生长良好,皮毛光亮,背宽,后躯大,体型丰满。
有效乳头应在7对以上(瘦肉型猪品种为6对以上),排列整齐,间距适中,分布均匀,无遗传缺陷,无盲乳和副乳头;生殖器发育良好,外阴发育适中不下垂,形态正常;出生体重在1.5 kg以上,28日龄断奶体重8 kg,70日龄体重30 kg,体型适中,但脂肪不会太瘦。初次配种前应再次进行筛查,及时淘汰性器官发育不理想、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现象不明显的母猪。
种猪什么时候配种?种猪多大才能配种?
小公猪第一次交配年龄,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小早熟品种应在7-8月龄,体重40-60公斤以上时选育;但大面积晚熟品种应在9-12月龄,体重70-100公斤以上时选育。繁殖品种及其杂种应在10-12月龄,体重100公斤以上时繁殖。总之,配种时的体重可以达到成年体重的50%以上。年龄大、体重小、发育不良的小公猪要淘汰,勉强用于养殖,对生产危害很大。
公猪:本地品种,6-8月龄,体重60kg以上,可参加第一次配种。引进或培育的品种,8-10月龄,体重90kg以上,首次可参加育种。
母猪:本地品种,6-8月龄,体重50kg以上。进口或养殖品种也是6-8月龄,但体重要达到90kg以上。月龄达到但体重未达到时进行短期饲养,体重达到时进行配种,体重达到但年龄未达到时进行短期饲养,年龄达到时进行配种。即前两次发情不匹配,等待第三次发情交配。
母猪什么时候配种?
母猪发情后会变得非常兴奋,表现出敏感和活跃,生殖器会分泌出清澈的粘液,但此时不适合交配。良好的配种时间是排卵前2~3小时,而母猪的排卵时间一般在发情后24~40小时之间,所以配种时间约为发情后265、438+0 ~ 37小时。
知道了大概的配种时间,我们需要通过观察母猪的表现来确定具体合适的配种时间。%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