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造车:只要把所有“钱办不到的事”做好,就能成功!
2020年8月3日,恒大汽车集团在上海和广州发布6款新车。恒驰1-6涵盖了A到D所有级别的车辆,包括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
“恒驰六子”都是大师设计的:
前宝马MINI设计师安德斯?升温,引领两款纯电动汽车的设计,恒驰1、恒驰2、恒驰4,官方定位均为D级;
前菲亚特设计总监迈克尔?主导设计恒驰3的罗宾逊,正式定位C级纯电动SUV;
日本五十铃设计中心前负责人丸山公敦设计了定位A级纯电动SUV的恒驰5和定位A级跨界SUV的恒驰6。
认真做汽车的▍恒大。
从表面上看,这是由许家印亲自挂帅,由15多位全球顶级汽车设计师组成的“恒大汽车设计委员会”近10个月工作的成果。
但背后真正的驱动力,是恒大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用雄厚的资本硬生生开辟出的一条“黄金大道”,帮助“恒驰六子”以光速抵达。
2065438+2008年9月,恒大投资全球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广汇集团,获得了目前能想到的最强销售渠道。真的应该是那句“要想富,先修路”;
2019,65438+10月,注册资本20亿元的恒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恒大在造车道路上开始提速。
从2019年6月到8月的8个月时间里,恒大几乎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模块的建设:
2019年6月5日,恒大收购国能新能源汽车51%股权,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颁发的双资质许可。
紧接着,10天后,恒大收购三元柔性电池行业龙头卡耐新能源近80%股份;
5天后以6543.8+0.5亿欧元投资科尼赛克母公司ALPRAAZ。AB,双方成立合资公司,研发新一代电动汽车;
2065438+2009年3月,恒大收购湖北泰特电气;
2019年5月,恒大收购美国专业轮毂公司PROTEAN。控股;
2065438+2009年8月,恒大与德国霍费尔动力总成公司成立合资动力技术公司。
截至2019年末,恒大已在整车制造、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汽车销售、智能充电、* * *出行享受等领域完成新能源产业链建设,拥有行业世界级顶尖技术。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对恒大汽车制造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恒大是认真造车,不是玩票,不是试水。恒大创下了1个月花费80亿的纪录,也创下了新车企同时推广6款车型的纪录。这不是“玩笑”;
其次,恒大很可能以“豪华”的方式造车,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证实:
一是超豪华的设计师团队和高端的产业链,让恒驰汽车绝对走“全球化”路线;
第二,恒驰新能源汽车很可能使用自己的“三元软包”电池。此前三元软电池是奔驰纯电车的御用电池,奔驰入股的福能科技是三元软电池的生产商。三元柔性电池的特点是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缺点是没有价格优势,携带率低。
再次,从“恒驰6”的车型来看,只有A0级和A级车。显然,这两款车型因为价格低,产品溢价率低,被恒大暂时放弃。
当蔚来汽车李斌还在担心200亿只是一个造车的门槛,当李力想仅凭一款车型就战战兢兢地赴美IPO时,许家印恒大已经做了450亿的资本预算。
早在2019,11,在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许家印就坚定地表示:恒大计划三年投资450亿造车,今年已经投入200亿(2019),明年(2020)15亿。
450亿对恒大来说是什么概念?
说三个数据看看这个“地产之王”的实力:
2019恒大中期业绩报告显示:
第一,恒大总资产20986亿元。这个数字放在2019年全国主要城市GDP排名中,可以达到第六位,仅次于北上广深渝。毫不夸张地说,恒大“富如敌国”;
第二,2019上半年,恒大地产核心利润303.5亿元,净利润270.6亿元。再次以2880亿现金余额问鼎“利润王”。恒大“家有余粮,天天挣钱”;
再次,恒大在全国209个城市拥有319万平方米土地储备,预计现金价值5万亿。
第一组数据说明恒大造车能想能做;第二组数据显示,恒大敢输敢消费;第三组数据显示,如果恒大真的造不了车,也没关系。家里有钱!
因此,450亿元的投资,与上面任何一组数据相比,都是“九根牛一毛”的事情。
当然,恒大自己也并不避讳。他们表示,充足的资金足以让恒大在造车新势力中脱颖而出。
有钱真好!“旋一千银子,都回来!”。不知道贾跃亭今天看到许家印的所作所为会是什么感受?
特斯拉用了17年,只卖了4款。恒大造车6款,按照计划,2021的6款将陆续推出,基本算同步推出。
这意味着,虽然恒大造车来的有点晚,但资本让恒驰“先到了”,赢得了一次“试错”的宝贵机会。
▍恒定的阻力和持久的耐力
不唱就一鸣惊人。当然,六辆车处于“百花齐放”的局面更好,但如果某个设计、某个方面、某个地方出了问题,或者预期与市场反馈不符,恒大可以迅速做出调整和修正,那些销量好的车型正好为恒大指明了方向。
看来,钱能做的,恒大都做了。但是,有些东西,跟钱没那么密切的关系,对造车来说同样重要,也许是恒大造车最不该忽略的。
第一,细节的处理。
这篇文章其实是由“恒驰”车的logo设计引起的。
目前标志设计的主流方向是扁平化,体现了简约大方的现代审美趋势。宝马和大众是这样,国内的荣威R标、几何车、新势力车标也是这样,都是按照这个设计思路完成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恒驰”logo也必须跟风。但除非恒大造的车被解读为“恒驰”logo,是为了延续恒大足球的“无敌”,否则我们有理由怀疑“恒驰”车有logo设计“偷懒”的嫌疑。
logo虽小,重要性不言而喻。设计好了,锦上添花;如果设计不好,也可能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第二,关于资源整合问题:
众所周知,恒大是“速成班”毕业的。资源整合是当前最迫切最重要的事情。在整个产业链中,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需要恒驰汽车进行识别、选择、吸收、配置、激活、有机整合,从而产生有序、系统的价值,创造新的资源。
所以1+1 > 2是恒大喜欢造车的结果,最差也是1+1=2。
好在之前至少有1的事件,可以证明“实业家”出身的许家印拥有举一反三的管理智慧。
在“恒驰六子”出现之前,已经控股国能新能源的恒大也推出了一款名为“国能93”的新能源汽车。
很明显,这辆车是许家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产物。因为从石油换成电力的国家能源93,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明显是上个世纪的产物。这款产量很少的车还没上市,就成了恒大的内部车。
许家印想通过这款车告诉恒驰的车主,没有设计,没有技术,没有资源,没有全产业链。我们造的车除了自己用,没有市场。
为了警醒大家,珍惜资源,尊重合作,敬畏市场。
第三,关于产品定位和卖点。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恒大冰泉就是不能忘记的“过去”。恒大冰泉三年亏损40亿,最终被迫低价转让。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定位不准确。有走高端的想法,却没有高端的“实践”结果,销售渠道混乱,价格大幅下跌,品质一再弱化,遇到了农夫山泉和景甜百岁山这种特别擅长“讲故事”的。恒大冰泉只能“打败麦城”。
好在恒驰汽车和恒大地产都属于抗消费类产品,交易方式可以借鉴。如果把“恒驰”品牌定位为“奢侈品”。大概率下价格区间为654.38+0.5万-60万。我们往下看,特斯拉卖的是品牌+技术,蔚来卖的是产品设计+服务,比亚迪卖的是技术储备+全产业链,各有所长。
那么,恒驰卖的是什么?作为一家人,如果可能的话,恒驰将销售品质+恒大生活圈,将独有的品质恒驰汽车与“无处不在”的恒大地产生活区连接起来。或许恒驰汽车有很大关系。
多一个造车新势力,对用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都说如果没有比亚迪,也许特斯拉也不会有30万以下的车,这就是竞争带来的“优越感”。
现在“恒驰”来了,气场强大,给现有的新生力量一种紧迫感。在这种情况下,让我们一起期待恒驰如何颠覆新能源市场,展现中国造车的力量。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