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和80亿,CBA和中超有什么区别?
在国内,观众骂裁判,球员骂裁判,教练骂裁判是常事,但投资人骂裁判还是第一次。然后联系到之前的群殴和球员脱鞋事件,CBA可谓负面,无望。
CBA作为三大目标之一,经常被拿来和中超做比较,但两者差距惊人。
此前,中超联赛的转播版权正式以5年80亿元的天价售出。当年CBA的转播版权每年只有2000多万元,五年只有1亿元。
身处一个富裕的时代,为什么两者差距这么大?
有人会说钱还是不够。看看踢球的大佬们。许家印五年花了1.8亿在足球上。
有媒体给许家印算了一笔账。五年间,广州恒大共收获507球,6座国内冠军奖杯,1座亚冠奖杯。经核算,每个进球平均成本为356万元,每个冠军奖杯成本为2.25亿元。
除了财大气粗的恒大,还有阿里巴巴、江苏苏宁、华夏幸福、R&F地产、上海申花、天津全健等明星民企。上海上港、北京国安、山东鲁能等地方国企;万达和平安虽然给球队投资,但也是赞助,每年花几个亿。
球员的薪水和身价更是令人咋舌。今年上海申花新引进的球员特维斯,据说年薪3800万欧元,位列世界第一,远超世界足球先生c罗21万欧元的年薪。山东鲁能卖掉三名本土球员,收钱4亿,国内球员价值纪录提升至2亿。
其实投资篮球的老板虽然含金量差,但并不是缺钱的那种。新疆广汇、天津荣钢等民营企业实力也不错,也有北京北控、北京首钢等大型国企,还有稠州银行、九台农商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去年,有两家互联网明星公司,上海毕丽毕丽和天津泰迪生活,给联盟带来了不同的营销体验。
但是整个联盟还是丑闻不断,市值低。有些球队为了让电视台转播比赛甚至要互相给钱,这是很弱的。
主流观点认为,制约CBA发展的最大因素还是体制问题。长期以来,CBA联赛由篮球管理中心和中国篮协领导,但实际上是一套两块牌子,而中超联赛早就完成了管办分离,今年年初足协中心被撤销。
虽然去年20支球队成立了中国篮球协会(北京)体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BA公司),投资上海队的姚明当选副总裁,但董事长仍是有政府背景的篮球管理中心副主任,因此运营效果并不好。
目前好消息是,时隔多年,体育总局终于将篮球管理中心从中国篮协分离出来,并将于今年3月正式选举篮协新掌门人。
对于新总裁的人选,姚明因为特殊的身份和商业成就,呼声很高。从体育总局给出的标准来看,这个位置似乎是为姚明量身定做的。
未来联赛将由CBA公司独立运营,属于承包责任制,不再由中国篮协管理,未来空间很大。
一个很好的机会是,今年夏天CBA的运营合同将面临新的招标,联赛的商业价值和球队估值有望被重新评估。姚能否成功当选篮协主席并“拯救”中国篮球,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