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半年报全部出炉!最赚钱的不是茅台。

2020年,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尘埃落定。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1,除暴风集团和钱山退休外,沪深两市共有397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半年财报。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a股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你从流行病中幸存下来了吗?哪些行业表现较好,哪些公司亏损巨大?国是直通车带你看完上市公司半年报。

总体来看,2020年上半年,a股所有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3518598万元,其中二季度营收1282565438+7400万元,环比上涨20.1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额为654.38+0.845352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为654.38+0.01.591.8亿元,环比增长22.77%。

其中,沪深两市超过80%的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净利润为正。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很大,但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二季度的业绩明显好于一季度。

从单季度可比数据来看,2020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大幅放缓,2020年一季度创历史新低-7.74%,二季度强劲反弹,反弹至4.15%,环比增长20.11%。

归母净利润方面,2020年二季度公司业绩增速放缓,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也由一季度的-23.32%增长至-12.19%。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从中报来看,盈利上市公司数量较一季度有明显改善,一季度实现盈利的仅占七成。

但他也强调,如果细分到各个行业,可以看出部分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业绩仍有待提升。但也有很多行业在终端市场和供给侧逐渐恢复正常的基础上,业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科技创新板营收和净利润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创业板利润增幅较大,中小板表现稳定,主板表现较差;从各行业表现来看,金融、建筑、化石能源、运输设备、交通运输仍然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行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

CICC研究团队表示,a股中报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以已公布业绩的约3800家公司计算,2020年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约-17%,其中非财务利润为-20%。已披露公司第二季度单季度利润同比增长-5%,其中非财务利润为3%。

与一季度相比,非金融业绩增速明显改善,而金融部门尤其是银行增速有所下降。不同板块之间分化较大,如通信、农业、机械等,二季度有明显的正增长,而能源、交通等表现仍为负。

茅台最近突破了1.08元的历史高点。虽然占据了a股价格榜的第一名,但其赚钱能力并不在前10。

东方财富Choice的数据显示,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方面,所有a股中的金融、能源类上市公司均榜上有名,其中工商银行以654.38+048.79亿元的成绩排名第一,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紧随其后,上半年盈利超过654.38+000亿元。

贵州茅台以226.0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位列赚钱榜14,排在前面的13家公司全部属于金融行业。

如果看收益榜和亏损榜,会发现有两家公司同时进入前三。

收入前三名分别是中国石化1034.246亿元、中国石油9290.45亿元、中国建筑7286.5438+88亿元。

“两桶油”虽然占据了收入榜的第一和第二位,但其收入同比分别下降了365,438+0%和22.3%,主要原因是疫情和国际油价暴跌。中石化主要产品业务量和实现价格同比下降,中石油主要受成品油和天然气销量下降和油气产品价格下降影响。

如果要比较增长率,盛翔生物是今年上半年最惊人的公司。数据显示,盛翔生物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排名第一。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1159.3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4.38+0.2亿元,同比增长654.38+0.4687.2%。

这家主营业务为体外检测的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依靠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盛翔生物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及其他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短期内大幅增长,导致公司今年业绩大幅增长。

盛翔生物提示“公司报告期后业绩大幅增长是由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具有偶发性,未来业绩存在不可持续和大幅波动的风险”。

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上半年,科技创新板、创业板、中小板公司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2.29%、13.97%、8.53%。其中,超六成科技创新板公司业绩实现增长。从板块来看,二季度科技创新板企业业绩继续上涨,中小企业和创业板企业业绩由跌转增。

从半年报中R&D投资指标的数据来看,a股上市公司更注重关乎长远发展的“硬实力”,研发支出同比增长超过1920家,这意味着近一半的a股公司都在增加R&D,其中至少有1448家公司增长超过10%,占已曝光公司的36%以上

从绝对值来看,报告期内,R&D费用超过6543.8+0亿元的公司有570家,R&D费用超过3亿元的公司有6543.8+0.70家,R&D费用超过6543.8+0亿元的公司有46家。

其中,中国建筑以近90亿元的研发费用排名第一,中国石油、中国铁建、中兴通讯等公司紧随其后。SMIC以R&D投资22.78亿元领跑科创板,君实生物以R&D投资7.09亿元紧随其后。

数据显示,在上半年R&D费用增幅超过10%的1448家公司中,有907家公司的R&D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3%,占比超过60%。

按照行业划分,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化工、计算机等硬科技属性的公司在R&D投资的数据中表现较为抢眼。

粤开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殷悦认为,2019年报业绩显示,科技股呈现出相对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下,今年一季度企业盈利再次触底,库存周期拉长。随着二季度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科技股的高弹性凸显。

殷悦直言:“目前中国经济仍处于复苏过程中,受疫情限制的企业利润有望继续修复。”

出发地:中国是直通车。

作者:夏斌

编辑:周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