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百货要退出北京了吗?真的吗?我扫了一眼新浪的商业地产。我什么时候退出的?
第一家店年底退出。
由于太平洋百货与盈科中心的租约将于年底到期,盈科中心将不再与太平洋百货续约。这意味着太平洋百货在北京的第一家店可能会退出,太平洋百货与盈科中心近十年的缘分将会终结。
为了证实这一消息,记者昨日致电盈科中心地产部。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盈科中心与太平洋百货的租约将于年底到期,但具体到期时间不方便透露。据记者了解,由于主力商户即将离开,盈科中心已开始重新招商,仍定位于高端商场。
但是,太平洋百货似乎在刻意回避这个事实。太平洋百货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方便透露任何信息。
虽然太平洋百货和太平洋世纪中心的命运将尽,但令业界不解的是,太平洋百货太平洋世纪店近日与员工签订了新的劳动合同,期限为一年。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旦租约到期,这些员工可能会被派往五棵松分公司工作。
分支或被房东驱逐
与盈科店相比,太平洋百货刚刚开业两年的五棵松店的现状几乎不能令人满意。由于华西毛乐去年刚刚易主,有消息称,一旦接手华西毛乐的卓展集团对购物中心进行品牌调整,太平洋百货五棵松店随时可能被清退。
虽然卓展集团没有正面回应此事,但太平洋百货将被清退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据悉,华西毛乐此前定位为家庭消费,与卓展集团擅长的高端商业风格明显不同。“前辈”签下的租客很可能因为项目定位的调整而离开。此外,太平洋百货和北京卓展项目的品牌可能重叠也是卓展集团的一个担忧。
如果卓展集团最终决定与太平洋百货分手,这家在京经营十年的知名百货可能面临退出资本市场的尴尬。
事实上,经营业绩不佳是太平洋百货面临目前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记者昨日走访太平洋百货盈科店,看到店内顾客寥寥无几。在用餐高峰期,北京的其他商场往往都是满座,但太平洋百货盈科店却有很多空位。据商场一名导购员介绍,由于客流量较小,商场一侧的自动扶梯已经停止工作一段时间了。
即使在太平洋太平洋百货盈科店举办的年中庆典期间,商场内的客流也没有比平日增加多少。地下停车场空车位多,与不远处的雅秀市场、三里屯村停车场“一人难求”形成鲜明对比。
北京新老两家太平洋百货面临的现状,是太平洋百货在北京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一位熟悉太平洋百货的商场高管透露,十年来,太平洋百货似乎并没有真正被北京市场接受。虽然在开业后的第五年就宣布在内地市场开始盈利,但这种说法还是受到业内人士的质疑。
已经威胁要垄断北京1/4市场。
太平洋百货2001在北京设点时信心满满,扬言次年下半年前在西单和中关村再开两家店,力争在北京实现同业态1/4的市场份额。然而十年后,在北京的百货业,太平洋百货的知名度不仅不如当代商城、燕莎商城等高端百货,市场份额也无法与大众时尚百货新世界相比。
商业顾问刘辉认为,太平洋百货在北京的两家门店选址过于草率和理想化。这家台资企业过于相信三里屯商圈和华西毛乐规划的蓝图,没有给自己预留后路。尤其是对于已经动荡了四年的华西毛乐来说,去年的突然易主让太平洋百货始料未及。
中国购物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主任郭增利也认为,太平洋百货进入北京的十年间,正是大型购物中心取得突破的时期。然而,在台湾省大本营市场经营业绩优异的太平洋百货,在北京却未能“因地制宜”,导致与行业主流渐行渐远。
资料显示,在北京、上海拥有多家门店的太平洋百货母公司为台湾省远东集团,原所有者为太平洋建设集团。西单君泰百货是太平洋建设集团将百货业务出售给台湾省远东集团后,重返大陆百货市场的首个项目。
Mainland China太平洋百货的发展
1993年,太平洋百货正式进驻上海滩,营业额远超。此后在成都、重庆布局了多家门店。
1997年,在上海经营业绩优异的太平洋百货再次开设淮海路店。
2001,太平洋百货登陆北京,盈科店开业。
2003年太平洋建设集团投资北京君泰百货时,曾与远东集团发生“口水战”。当时君泰百货用的是和太平洋百货一样的LOGO,只是颜色不同。远东集团声称在中国大陆拥有该商标的专用权。太平洋百货虽然最终获得了商标使用权,但商业运作并不顺利。
2009年进入北京8年后,太平洋百货终于在北京开了第二家店——五棵松店。
2010台湾省当局撤销远东集团对太平洋搜狗百货集团控股公司太平洋流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搜狗百货,在大陆实际经营太平洋百货)40亿元新台币的注资,其资本恢复至增资前的10万元新台币。这一裁决的颁布,使得搜狗百货大楼经营权之争扑朔迷离。由于大陆太平洋百货40%的股份由远东百货的子公司远东百货持有,另外60%由搜狗百货持有,此次注册变更对太平洋百货的大陆门店产生了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