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金管理的意义和方法有哪些?

导语: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有效的资金管理可以促进资金的快速良性循环,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弹性”上,提高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经济效益,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树立企业“一盘棋”的思想。

企业资金管理的意义和方法有哪些?

一,企业资金管理分析的重要性

1,资金管理是资金有效使用的重要保证,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企业应确保资金的使用有计划、有预算。企业要根据资金的具体用途,制定合理的计划,按计划进行支付。他们不得盲目使用资金,同时保持合理的资金留存量。留存资金过少或过多都可能降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但持有过多的资金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企业要找到一个最优的平衡点,保证自有资金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企业就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2.加强资金管理可以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资金管理的状况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因为资金管理出现问题,导致经营效率和效益下降的案例很多。因此,资金管理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约束财务人员的经济行为,降低财务人员经济欺诈的概率,使其不敢挪用资金、贪污,从而起到更好的约束作用。

如今,资金管理不再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企业各级各部门都应积极参与资金管理的过程,自下而上地完成资金工作,使企业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保证资金管理乃至财务工作的顺利实现,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1.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分析水平。

第一,资金的运作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企业必须健全和完善资金的审批制度。企业业务经理应填写资金使用付款申请表,内容包括资金使用金额、业务内容、经理姓名、时间、付款方式、开户行、收款人等事项,同时应由主管人员签字认可。授权后要经过财务部门审核,确保上述程序没有问题后才能付款。

二是健全和完善企业的资金跟踪系统,避免资金挪用现象,防止资金流失;同时,要完善资金使用的奖惩机制,使制度有效地运用到企业的实践中,真正做到奖优罚劣,不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第三,遵循存储成本原则,科学确定企业资产存量,在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和前提下,围绕其分析各种资产的资金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使三者之和最小化,压缩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加强管理的精细化,逐步变传统的“质”的管理为“量”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

第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要有周期性,同时要围绕现金反映资金的运行情况,加强资金的分析。在资金存在的各种状态中,现金是最活跃的表现形式,也是资金循环的终点和起点。因此,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现金流量的信息往往比资金的运动更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现金管理的监控。

2.实现资金集中管理,便于统一调配。

目前,多开户是企业资金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今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越来越激烈,也加剧了这种现象,最终导致资金沉淀,使用和分配不方便,灵活性差。

企业多开户各有各的原因,因为每家银行实力不同,提供的金融服务和创新能力不同,开发的金融产品也各不相同,最终导致企业多开户的现象。这种现象有利有弊。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企业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第一,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把握银行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程度,并尽力做到这一点。

第二,企业可以设立专职人员管理账户,定期或不定期清理账户,不常用的账户要尽快注销。第三,在处理预留账户时,要实现资金的合理归集。因为资金的沉淀和闲置会降低其使用效率,不利于管理者对资金的控制和投资决策,企业要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财务管理。

3、注重改进预算工作,内向和外向扩张。

要想提高资金管理水平,还应该重点加强资金预算工作。预算可以有效控制资金的收支。它是企业全面预算的组成部分,为企业管理和经营的各个方面提供保障。企业应完善预算委员会,统筹预算工作,委员会牵头,管理层重视,全体员工参与。按照上下结合、逐级汇总、分级编制的流程,将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滚动预算与经常预算相结合进行编制,按照内保外扩的原则,对内合理压缩各项支出;

对外,要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探索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资金周转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要实时监控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完善预算协调机制和预警监督机制,同时制定相应的预算评价绩效体系,保证预算编制的严格性和执行的稳定性,同时做好相关评价,充分发挥激励作用,绝不让预算对企业流于形式。

进一步阅读

如何管理企业资金?

步骤1:资金的安全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资金管理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资金不亏,不亏。确保资金安全是企业资金管理的第一步。

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当天下午,某公司会计收到“老板”微信消息:1万元准备转入某账户。会计接到“老板”的通知,赶紧办了。第二天早上,会计把这件事告诉了老板,老板对此一无所知。显然,公司的钱被骗了。类似的案件似乎不止发生过一次。当公司亏损时,老板不愿意将公司告上法庭,向会计索赔。大家都觉得,会计该不该赔偿?我应该付多少钱?

我看过很多类似案件的法院判决,判决结果是会计承担20%的损失。我觉得这个判断是有道理的。这个判决结果,一方面明确了会计人员要对财务损失的后果负责,另一方面也明确了这个后果的主要责任人不是会计人员。

钱被骗了。会计不够负责吗?不一定。会计一接到“老板”的通知,就马上把钱打出来,这恰恰说明会计的热情和积极性是没有问题的。会计的问题是什么?她不够谨慎。如果会计谨慎性不够,公司是不是必然亏损这笔钱,资金安全是不是必然产生风险?不一定。

公司资金管理应贯彻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审批原则、权利制约原则。一笔钱交出去,不能一个人操作。一个会计,没有公司领导的批准签字,没有付款的复核,就能把钱打出来,说明公司内控设计有问题。公司内控不完善是资金被骗的根本原因。

其实还有老板个人的责任。老板平时跋扈惯了,员工提不出异议也不敢质疑。员工根本不听他的,他不是批就是骂。这可能是会计接到“老板”的遗嘱后,未经核实就贸然办理的表面原因。

这是一个很小的案例,意在说明完善内控流程对保证资金安全的重要性。

狭义的资金安全,自然是管好货币资金。从广义上讲,资金安全包括营运资金安全和投资安全。别亏了钱,别让它被骗了,这只是对资金安全的肤浅要求。保证资金安全的关键在于:在运营过程中,不要让资产贬值或流失;不要任性盲目投资,不要造成投资损失。

企业要时刻警惕资金安全,尤其是营运资金的安全。比如库存积压,导致降价亏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造成坏账损失;另外,两者的机会成本也是资金的隐形损失。

资金安全是资金管理的第一步。这一步走不稳,对公司的伤害是无穷的。

第二步:基金的收益管理。

说完了资金的安全管理,再来说说资金的收益管理。钱是需要用来创造收入的,钱不能全躺在账上。

即使存入银行,根据不同的存款方式,利息收入也不一样。比如短期不用的资金,可以做成定期存款或者七天通知存款。以前在企业管财务的时候,每到春节、国庆这样的长假,我都会让出纳把银行存款收上来,做成七天通知存款。自然希望资金能多赚点利息。

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收益的核心思想是把钱分配到能产生最大收益的地方。

走过一片苹果园,谁都可以摘苹果树下的果子。因为光线充足,所以只有树冠上的果实才是最好的。谁能摘下皇冠上的果实?毫无疑问,造梯子的人。只有那些真正愿意深耕某个领域的企业,不管爬到顶端,都可以搭梯子,采摘市场上最红、最大、最甜的水果。

从长期来看,为了获得更高的资本回报,企业应该在“造梯子”的过程中不断投入资本。建造梯子的投资是公司的战略投资。渠道建设和研发是企业最重要的两个梯子。搭建天梯的过程漫长而艰辛,短期内没有回报,但长期来看,其回报是丰厚的。

现在大家都夸华为了。我认为你的赞扬很大一部分应归功于任·郑飞先生的远见卓识。以华为的备胎计划为例。备胎做好了,但是没用。所有的投资都是沉没成本。但是备胎一旦用了,公司可以反击。因为美国持续打压,华为备胎得以一夜转正。

资本有短期收益,也有长期收益。做战略投资是为了提高市场竞争门槛,抢占长期收益。

第三步:资金的效率管理。

下面说说资金管理的第三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是让钱流动得更快。资金周转越快,公司收入越高。从这个角度讲,基金的效率管理和基金的收益管理是一致的。

比如你投资654.38+万元经营,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卖早餐奶,每天结算,但销售毛利率低,只有2%;还有一个业务是卖电脑,1月1日结算,毛利率20%。你选择做哪一行?

从毛利率来看,卖电脑更赚钱。如果结合资金周转,卖早餐奶更赚钱。卖早餐奶虽然毛利率低,但是资金周转快,一天赚2000,一年赚73万。卖电脑,一月收入2万,一年只能做12的生意,一年利润只有24万。两项业务的利润差完美体现了资金周转效率的价值。

公司的盈利一方面取决于每笔业务赚多少钱,另一方面取决于一年能做多少笔业务。同样的本金投入,如果能做更多的生意,公司的利润肯定会更多。这就是资本效率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如何提高企业的资金流?

第一,规范现金流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有严格规章制度的企业往往能走得更远,现金流管理也应如此。老开户建议规范现金流管理。一是要对支出和收入进行梳理,作为两条独立的线进行核算,确保收支账目清晰明了。在收入线上,企业所有涉及现金收入的部门都需要纳入财务部门的统计汇总,不允许部门随意截留现金;在支出行上,支出要严格按照企业规定执行,财务部门要核对拨款,准确记录金额、用途、时间。保证资金收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是我们今天讲的改善资金流动的要点。收支线规范构建后,企业要明白三点,即资金流向、资金流向、资金流向。

1.第一,资金流向。企业内部应设置收入账户和支出账户,各部门的收入和支出由财务中心统一管理。

2.其次,资本流动。企业需要保证自己有准确的现金流,禁止部门私设“小金库”,保证自己有企业现阶段的资金流。在此基础上,加强财务部门的业务处理技能,利用科技平台,加快企业资金统计和结算的效率,尽可能缩短资金周转周期,减少积压。

3.最后,资本流动。这主要是管理资金流的程序设置。只有在严格规范的管理模式下,上面提到的两条收支管理线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企业的资金流应包括收支资金管理、收支双线组织保障、账户管理和资金安全规定、内部结算和信用控制等。总之,两条线是企业资金管理的基本模式,但企业不必硬性套用。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结合有效的模式来发展自己。

第二,缩短周期,避免现金断供

据老账主观察,疫情来袭的这两年,很多小微企业都倒在了现金流断裂的阴影下。业务产生了,但是客户拖欠货款,导致企业资金流一步步出现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快资金回笼,缩短等待付款的时间,企业可以对应收账款提供相应的折扣模式,比如对限期付款的客户给予1%~3%的折扣,通常是相当有效的。

当然,企业要加强对业务和合作伙伴的识别能力,了解对方的实力和信用,选择与优质客户合作,拒绝与屡次不付款或延期付款的客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