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理财投资被骗的大爷大妈们值得同情吗?为什么?

哈哈,真巧。我家附近还有一个经侦局。每天都有人在开车,有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甚至还有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

说实话,这么冷的天看到他们在大门口排队,真的很心疼。

但是一问就会发现,被骗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被骗的原因都是一样的。

无非是看中了别人的高利息高回报,而忽略了自己的风险。

一位大妈说,她几年前在某平台买了一款理财产品,年收益率达到12%。第一年,她拿到了钱,觉得靠谱,于是第二年就投了,相安无事。

但第三年,平台倒闭,公司跑路,姨妈的大部分积蓄被骗,沦落为被孩子骂,被亲友嘲讽。

而且你会发现这些被骗的叔叔阿姨们真的很有钱。

买个菜,几毛钱就斤斤计较,被骗的资金几十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当然,我的坐标在上海。也许他们真的很有钱。..........

所以我觉得对于中老年人,无论是作为子女还是作为朋友,都要多给他们一些理财的尝试。

这个社会6%以上的收益是有风险的,要做好收益不达预期的准备;

收益超过10%的理财是危险的,要做好本金损失的准备;

试想,给你10%理财,平台需要达到多少收益才能赚钱?至少20%以上,不然他们吃什么?

真的有这么稳定高效的收入吗?答案是否定的!

除非你自己做股票投资!

前年我出生的村子偏了五千万。一个不足万人的农村,相当于人均8000元。

同情,你觉得很生气;没有同情心,你绝对可悲。

我的亲戚和旁系亲戚都牵涉其中。那一年,我看到很多人的眼泪,百感交集。

1,一个叫中贸的公司玩的游戏。

这家公司既没有仓储的资质,也没有很大的背景。他们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农村的仓储人员发展成自己的下线。

农民一般靠临时工赚点零花钱,拿到工资后,就会习惯找信贷员存钱。信贷员被他们收买,就形成了利益链。很多人在不知道中贸是什么机构的情况下,陷入了一场金融骗局。

在信贷员的花言巧语下,很多人甚至把积蓄都搬了出来,存进了一个叫中茂的存单里。信贷员承诺年利率为6%。这种利益诱惑对于很多人,尤其是法律意识薄弱的农民来说,已经足够了。

在农村,信贷员一般都有一定的威信。在很多人眼里,他们代表着国家,代表着银行机构,他们不会骗人。

2017中贸金融资不抵债。上演了很多人间悲情,流了无数眼泪。

2.父子成了敌人,以泪洗面。

农村收入比较低,很多父母会攒够钱给儿子儿媳盖房子。

其中一个,因为儿子在城里工作,父母攒钱给他买房。儿子看好房产回家取钱时,父母为了记利息,拒绝了儿子的要求。

穷继承风,他们就是想升值20多万,让孩子多付首付。

中茂财务爆炸,儿子才知道,父亲为了那点小利益骗了自己!

有一段时间,父子关系成了仇人,两人大打出手。悲剧发生了,我妈却看不下去。她洗了一整天脸。幸好看了一个自杀,不然就是人财两空的结局。

最可怕的是,那些老太太们。孝敬的现金舍不得花,最后为了那点高息存进了这个骗子公司。

其中一位老人,听说自己的存款被骗后病情加重,不久就去世了!

3.金钱是一面魔镜。

中贸公司操作手段并不高明,一开始就知道是庞氏骗局。

他以高额利息捆绑各村的信贷员。收存款时,散户6分利息,信贷员3分提成。

因为农村基数大,3分的提成会是一个很大的诱惑,我甚至为了这个钱透支了多年的威望。

有一个信贷员,因为年龄大,威望高。他储物能力最强,一年后死于中茂雷雨。

债主知道骗局后,葬礼当天就不埋了,这在农村是非常大的事情。

对于那点点传播来说,真的是死的不得安宁。

另一方面,被骗的人,多年的积蓄毁于一旦,天天愁眉不展!

这些是我的家人。打这个字的时候我的心在滴血。那些农民的钱不容易。你怎么能出去?

以上是我身边发生的事情。我同情他们,但是我不能为村民做任何事情。

一声叹息!让我们总结一下教训。你一想到人家的高息,人家就想到你的本金!

我觉得第一次第二次被骗值得同情,但是反复被骗五六七八次就完全不值得同情了。

这个时代新事物很多,信息严重不对称。很多骗子只是用一些新事物的概念来包装可怜的旧骗局,尤其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知识落后,信息匮乏,希望退休后能有一个快速投资管理资产的方法。就是这样一个群体,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而老年人,接触到的金融投资骗子,基本上大部分总会被骗一两次,因为骗局太多了,总有一个会骗人。但是被骗过一两次,应该能总结出一些教训。比如要认识到超过一定收益率肯定是骗局,不谈风险只谈收益或者保证无风险低风险肯定是骗局。讲流行观念,国家政策,地区政策,也是骗局。

但是那些被骗了五次以上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问题的人,完全不值得同情,因为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字:钱,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贪婪!就是因为贪婪,因为太想要钱,才屡屡被骗,甚至有赌徒心态。这种人无论被骗多少次,都不值得同情。

你觉得理财投资被骗的大爷大妈们值得同情吗?为什么?

首先你要明白,叔叔阿姨们,他们做理财投资是为了谁,然后再谈对错。

众所周知,中国人有一个特点。为了下一代,嗯,这些中老年人投资是为了谁,不就是为了给下一代多赚钱,让他们的孩子少受点苦,累点。所以,你需要把父母的爱放在第一位,再来谈对错。

金融投资中遭遇的欺诈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容易在网上看到一些理财骗局,但是相对于一些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来说,他们的信息就没有那么广了,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不一样,而且大部分都是和同龄的人一起活动,所以信息来源就少了很多。他们最多只是听到孩子说话,也就是听听而已。另外,那些嘴甜、年纪大的业务员容易信任,所以更容易被信任。

现实生活中,不仅中老年人被骗,三四十岁、五十岁的人也不少。有的人单身离婚,有的投资人苦不堪言。

再说单身。他们在网恋网站上寻找合适的恋人,但这类网站是业务员喜欢钻的地方。当他们加到你的好友中,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加深感情,达到一定程度的信任后,就会开始给你看一些盈利单,进一步引诱你,在言语和行动上引导你,让你从某个老师那里学会赚钱。等你开户存钱了,就全军覆没了。

投资人是什么样的?其实很简单。很多人会被业务员拉进某老师的指导群,然后给你发所谓的大礼包,比如通达信的指数,这个月的黄金股。你为什么送他们?因为人都是贪婪的,人都喜欢贪小便宜。为什么不送他们?给你发完指数,他们就开始引导你进直播间,听免费教学课。很多投资者基础比较薄弱,听完这些课就很容易被带走。

记住一件事,为什么别人给你发指标要引你往坑里跳?一是你贪,二是你贪,三是你贪。如果你不贪心,你会自己往坑里跳吗?被骗杀猪?

这种人只能冷嘲热讽,只能说明这种人的无知和短视。这样的人每天只想着取笑别人,不去关注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不可理喻。无论你做什么,这样的人都会告诉你该怎么做。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满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体会到,我们是局外人,不用评论。

大部分都不值得同情,因为大部分老人穷了一辈子,早就养成了非常节俭的习惯。而且那些年国家单位经常发放各种免费福利,节俭和白占便宜的时间太长,人们的占有欲越来越严重。现在他们老了,遇到骗子打着投资理财的幌子骗走他们的养老钱,很容易因为贪婪而上钩。本来有的人老了不用劳动就能拿到养老金收入。这是一笔大交易,但他们并不满意,他们白白占了更多的便宜。这是贪婪的结果,不值得同情。而有些老人,就是自己太孤独,忍不住被骗子称为“叔叔阿姨”,又因为慷慨大方,容易一步步上钩。他们这种情况似乎有点可以理解。

不值得同情。不劳而获的人,本来就是不同的人。这几年经常提醒网络套路。作为中老年人,我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怎么会这样?想一夜暴富?天上会下白米吗?作为一个老人,可以安度晚年,想赚大钱?这智商等于阿尔茨海默病吗?值得同情?我也会变成一个傻瓜。

受骗的人很多都是老年男女,不可能说不同情。但关键问题是,为什么大量老人、老太太被骗。个人感觉投资被骗的中老年人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市场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缺乏子女的关爱。

1,被骗有自己的因素。

很多中老年人缺乏金融知识,对很多风险没有认识,导致很多中老年人对所谓保本高息的理财产品评价很高。在打击各种民间借贷的时候,很多中老年人还在问哪里有靠谱的高息理财。

更有甚者,有人总结经验,说这种高息理财需要找新的,因为新的没剩多少钱了,不会跑了。当你开始找理由骗自己的时候,不被骗是不可能的。归根结底,人的贪婪是很多人克服不了的。

2.被骗有市场因素。

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的理财产品还不够丰富,尤其是对于普通理财需求的人群。理财产品要么收益低,要么风险高,要么门槛不友好。所以这种情况下,保本高利率的产品很容易打动人。

除此之外,很多投资产品的设定也是极其复杂的。比如ETF指数期权,别说普通人,就连很多从业者都不懂它的规则。而欺骗性的产品往往容易理解,违背了基本的金融逻辑。哪里能高收益低风险?但是只要每个月还利息,普通人真的信了。

很多中老年人没有获取和学习知识的渠道,除了偶尔去趟银行,基本上对知识一窍不通。中国的投资者教育差距很大,不仅是证券产品,普通大众的知识普及也有差距。

3.被骗有被关心的需求。

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很多中老年人远离子女。孩子通常因为工作和自己的生活,从孩子那里得到的照顾比较少。这几年骗子打的都是亲情牌,时不时的一句问候,叔叔阿姨打电话比什么都多,自然让很多中老年人产生了信任感。说实话,很多人真的没有骗子那么在乎父母。谈感受几乎是前几年金融市场业务员在业务拓展中的主要手段。

总之,还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知识,避免不断有人被骗的情况比较好。

每个人都变老的那一天。谁能保证他不会被骗?不能只是同情,要从三个方面减少诈骗!

第一,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抵制各种小恩小惠设下的大骗局。现在城乡各种骗局太多了,金融投资骗局最突出。相对较老的目标是欺诈者最喜欢的目标。有些老年人,收入来源相对较少,总想减轻子女的压力,能挣钱养家。岂不是更好?在这种意识形态中,往往会被一些花言巧语所欺骗。比如你投资1000元,一个月回报3500元,条件是再介绍一个人共同致富。这类例子就是投资金额不大,收益回报可观,容易让一些没有知识和经验的人上当受骗。

二是从源头上打击这些犯罪行为。目前我国对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还是相当大的。可惜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骗局五花八门,总会有骗子钻空子,骗取钱财。

三是提高宣传力度。城市里经常有广播诈骗。农村也有很多宣传。强度应该继续增加。

值得同情。毕竟叔叔阿姨一辈子吃喝都不容易。大骗子不应该对他们撒谎。如果你想撒谎,就对我撒谎,但是我没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