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索恩效应

霍索恩效应

你发现我们会因为关注而改变吗?

比如在学校,因为某一门学科的老师喜欢我们关注我们或者鼓励我们,我们就会爱上这门学科,努力学习。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与被观察和被关注相关的概念,因为意识到自己成为了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起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在芝加哥郊区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实地实验。在实验开始时,研究人员只是想弄明白一个问题,即工人的工作效率与光照条件是否有关系。他们推测光线越强,工作效率越高。

他们挑选了一组工人,把他们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组中,工人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工作,而在对照组中,工人在恒定的光照条件下工作。

出乎意料的是,无论光照条件如何变化,实验组的输出都增加了,甚至对照组的输出也增加了,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好奇。他们想知道除了光线之外,还有什么条件会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于是他们进行了另一个实验,继电器组装测试实验。

在1927到1932的5年间,6个工人一起在检测室工作,一个主管负责记录和观察他们的工作。在过去的五年中,研究人员相继调查了激励制度、休息时间、工作时间和其他工作条件将如何影响员工的产出。

结果表明,无论是引入新的薪酬激励制度、增加休息时间还是减少工作时间,这6名员工的生产率都得到了提高。

研究人员很好奇。如果取消这些优化的条件,回到原来的条件,这些员工的生产力会降低吗?

所以他们取消了这些福利。令人惊讶的是,这6名员工的生产力不但没有降低,反而进一步提高了。

然后这就引起了很多思考。最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提高员工效率的不是工作条件,而是来自主管和研究人员的观察。因为知道自己一个人被监视,所以更加努力。

如今,我们发现霍桑效应并不局限于工作场景,而是可以在许多领域找到。例如,英国一项关于青少年吸烟的调查发现,那些接受持续跟踪调查的青少年的吸烟率低于那些没有被跟踪的同龄人。

研究人员认为,对于青少年来说,被调查和关注的行为可能已经影响了他们。

另一项对293名有过度饮酒问题的学生的研究也发现,只做了10分钟关于饮酒的在线评估测试。12个月后,自报饮酒总量和饮酒频率下降。

虽然后期研究索引中对霍桑效应的初步研究有所夸大,但2014的一项全面系统研究对19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霍桑效应确实存在,但其效应有多强,在什么条件下,其机制如何,都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那么对于我们每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人来说,霍桑效应最重要的启示之一就是提醒我们注意的力量。被人关注,被人看到,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滋养着我们的成长。希望我们在感情和生活中能多关注别人,也希望你能多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