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航空公司会在飞机上卖货?
卖40分钟影响体验。
据极端新闻报道,近日,王女士投诉称,她于4月5日乘坐天津至云南丽江的航班,在飞机上遇到一名空姐推销商品,包括飞机模型、化妆品、太阳镜、围巾等。,大约40分钟。由于长期的推销,给她带来了不好的飞行体验。此事一出,立即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热议。
针对此事,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联系首都航空,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民航监管部门一名工作人员此前表示,飞机上销售货物在民航业并不违法,是否提供机上销售服务由航空公司决定。
民航专家韩涛也表示,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禁止在飞机上销售商品的业务,但这次因为时间太长,给游客带来了不好的体验。
船上货物成为利润的重要来源。
首都航空在飞机上卖货并非个例。业内很多廉价航空公司都是通过在飞机上销售商品来盈利的。
所谓廉价航空,一般包括点对点直飞、单机、单舱、高周转运营、不必要的服务,以达到远低于全服务航空公司的单位成本。
对于首都航空是否为廉价航空,北京商业今日联系首都航空,航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首都航空是差异化航空公司。但当记者询问首都航空机上服务是否额外收费时,首都航空客服人员表示,首航所有普通经济舱机票(5.4折以下)均无免费餐食,也无免费托运行李限额。可以携带重量不超过7 kg、尺寸小于20 cm *40 cm *55 cm的手提行李进入客舱。如果入住的话,需要另外付费。
“其实有些全服务航空公司也卖飞机上的东西,只是卖得比较含蓄。”民航专家林志杰说。
作为廉价航空公司,春秋航空相关负责人今日对北京商报表示,春秋航空有机销售商品和服务。“这些都是辅助收入。我们在座椅靠背里放了一本跨境物品手册,乘客有需要可以给乘务人员打电话。这些商品是游客在国外购买率很高的商品。乘客在航班上下单,然后直接从保税仓库发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受乘客欢迎的。”
“包括春秋航空、九元航空在内的航空公司都有卖货。一般以卖文创产品为主,也会有一些旅游商品。国外的廉价航空公司主要卖的是餐食和饮料。”韩涛说。长期以来,廉价航空公司都是通过销售商品获得额外收入,并不注重服务体验,所以这些廉价航空公司的运营会相对灵活。
林志杰还表示,对于廉价航空公司来说,机票不赚钱,增值服务赚钱,因为机票比较低,很多都是4折以下的特价机票,单纯靠卖机票很难保障成本。因此,机上销售、行李托运、选座、餐食等增值服务成为重要的利润来源,这是廉价航空公司的盈利模式。
卖服务需要把乘客体验放在第一位。
过去三年,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运营优势已经充分显现,但今年随着国航、东航、南航等大型国有航空公司运力和航线的逐步恢复,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下降。“由于廉价航空多为单一窄体机队,国际航线也是亚太地区短途航班窄体直飞,缺乏宽体客机的廉价航空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加上取消客餐服务,廉价航空可以节省成本。”民航业内人士坦言。
春秋航空财报显示,2021年,春秋航空实现营业收入10858亿元,同比增长15.85%;净利润3911.1.9万元,扭亏为盈。当时包括国航、东航、南航在内的多家航空公司业绩出现大幅亏损。
今年以来,民航业持续复苏。根据国航最新公布的3月份主要运营数据,国航客运运力投入(以可用座位公里计)同比增长224.4%,环比增长12.1%。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275.2%,环比增长6.1%。同样,东航3月份的客运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数据显示,3月份,东航客运运力投入(按可用座位公里计算)同比增长179.34%,其中国内、国际、地区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分别增长163.08%、510.93%、572.31%。
在客运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航线的大规模恢复也使得大型国有航空公司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据了解,2023年中国民航夏秋航季期间,南航集团(含厦航)计划共执行航班63万架次,通航点增至216个;每日平均航班数将超过3000次。“大部分航线和航班资源都掌握在大型国有航空公司手中。这比一般的小航空公司或者廉价航空公司更有优势。”上述民航业内人士直言。
韩涛还指出,一季度以来,航空公司逐步恢复国内干线核心市场航线,国内航线整体业绩稳中有升,而国际航线也恢复缓慢,主要是中国至东南亚、日韩航线。但受航权、机场保障能力等因素影响,欧美市场复苏滞后于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大型国有航空公司将大量宽体客机投入国内市场,也加剧了国内航空公司之间的市场竞争。
没有庞大的客运能力和优越的航线网络,廉价航空如何获得更大的竞争力?林志杰指出,对于航空公司来说,需要不断优化机上销售服务,在销售东西时更加注重乘客体验。如果体验不好,乘客肯定不想买商品。因此,我们应该继续优化销售时间、数量和类别,以不打扰乘客的方式销售更多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