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联盟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

一般来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自发建设阶段和自觉建设阶段。所谓自发阶段,是企业在生存压力下的一种本能操作。当时的企业只有单纯的盈利目的,价值观、理念、精神模糊,甚至规章制度也支离破碎。换句话说,在自发阶段,我只了解企业是做什么的,对于企业是什么,企业为什么,企业未来要走向哪里,我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尽管有原始积累,但没有系统的文化建设,没有相应的品牌文化。在自觉建设阶段,企业不再担心“温饱”的问题,而会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速度的问题,因此必须从自觉意识上规范和规划自己当前和未来的运营模式,审视公司最终的价值观,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建立自己的品牌文化,规划公司的长期目标等等。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同源又异己。两者的区别在于,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所有思维模式、产品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精神、理念、内部规章制度和相对一致的行为模式上。企业文化是内向的,品牌文化是外向的。它是企业文化通过产品销售、服务、公关事件和广告向消费者传达或影射的一种文化。对于企业的经营者来说,可能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建立适合公司本身的品牌文化。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企业品牌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它与消费者、政府、竞争对手和其他市场主体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倡导什么样的企业价值观、产品研发、市场服务等等?其中,企业价值观和个人世界观一样,也被企业称为企业精神,是品牌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可以说企业价值观是品牌文化的基石。为了便于在企业内外推广,企业品牌价值观往往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以下是一些不同行业的著名企业的品牌价值观:麦当劳(一家餐饮连锁企业)的“质量、服务、清洁和价值”,通用电气公司的“进步是我们最重要的产品”,飞利浦(一家电气公司)的“让我们做得更好”,杜邦(一家化工公司)的“通过化学让生活更美好”,西尔斯(Sears)。因为品牌文化是一种外化的企业文化,一个品牌要想发展和长盛不衰,就要考虑在企业价值观的设计中使其最重要的外部主体——顾客最终受益,要考虑效率、卓越、地位、道德、尊严、乐趣、美感、精神面貌等因素来反映和评价其优劣,要像上面提到的那些著名企业一样,使用“隐喻”和“象征”。除了深刻丰富的内涵,品牌还应该形成一个外化的价值体系,适当延伸企业价值观。也就是说,企业还要建立各种内外部沟通界面的价值取向,包括产品、服务、员工、采购、广告等。(比如某品牌下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定位、定价的原则是什么)。同样,在品牌的广告战术中,也应该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出发,设计出品牌价值取向的合理延伸。在这方面,国内很多企业和国外知名企业有相当大的差距。例如,强生公司为了在婴幼儿市场取得领先地位,不断通过广告向孕妇宣传胎教和基本保健知识;通过大力推广“甲壳虫”汽车,大众向公众展示了其“提供人民汽车”的长远计划。遗憾的是,大部分国产品牌缺乏整体规划,未能从企业核心价值观出发,在广告宣传中忽视了对自身品牌价值取向的一贯延伸,形成了外观一致、诉求准确、近远期反应灵敏、贴近受众、健康向上,但往往短视、急功近利的品牌推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