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允许保险资金入市。
监管言论持续发酵。昨晚有消息传出,保监会将派检查组进驻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一时间,市场谈“险”色变,“黄金发展期”的保险业被“贴上标签”。
市场一片哗然,保险行业却格外平静。“理性看待保险资金,不要一棍子打死。”业内普遍认为,保险资金被推上风口浪尖,只是因为个别激进的保险公司。“总体来看,保险资金运用还是以‘长期’和‘稳健’的价值投资为主。”设立保险基金没有错。而如何走出“风险”变色的困局,业内建议“保险资金要做价值投资者。”
从两面看保险资金入市:直击“散户市场”痛点
从国内融资环境来看,中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一直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直接融资发展迅速。数据显示,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从2006年底的约10%上升到目前的约1/3,其中股市融资从2006年底的约3.6%上升到目前的约7.5%,直接融资比重大幅提高。
虽然股市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大大提高,但仍然是散户主导的市场。据统计,截至2065438+2006年2月,个人投资者账户数量占比99.71%,机构投资者账户占比仅为0.29%。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保险产品作为居民风险管理和投资理财的载体越来越重要。保险资金的扩容和保监会放宽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使得保险资金作为股票市场的专业机构投资者越来越重要。保监会最新公布的保险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16和10年末,保险资金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资产规模达到1.86万亿元,约占同期a股流通市值的5%。
“事实上,在‘散户市场’向机构主导的转变过程中,保险资金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当对蓝鲸保险表示,在他看来,散户主导的相对情绪化的股市容易导致对公司基本面的判断不准确,不仅增加了市场波动,也使上市公司股价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业绩基本面,对投资者保护和股市资源配置作用产生负面影响。
丁当表示,由于传统寿险资金久期长,对资产安全性要求高,往往在价值导向下坚持逆周期投资,是股市波动的平滑者和公司价值的发现者。未来,随着保险资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将在“散户市场”向机构主导的转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