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公司说规模是1-49员工?50人以上的公司性质有变化吗?

只是人数超过50人,一般来说对企业性质没有太大影响。但从享受税收优惠的角度来看,还是要注意人数。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当人数超过50人时,对管理的要求也会提高。

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分,统计和税务是不一样的。

统计上,先按行业对企业进行分类,再按从业人员、营业收入、总资产等标准将中小企业分为中型、小型和微型。对于员工人数的划分,并不总是50人。

在所得税优惠政策中,有一项是对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政策。这就涉及到对企业总资产、职工人数、应纳税所得额的要求。过去工业企业和其他企业在职工人数上是有区别的,但要求分别不超过100和80,而不是50。今年小型微利企业标准进一步放宽,从业人数上升到300人。因此,是否超过50人对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没有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一些人数有限的地方还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比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不能限制在50人以上,要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政策,保证员工人数不超过300人。而这个职工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工人数。是由全年的季度平均值决定的。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年度季度平均值=年度季度平均值之和÷4

如果超标,你就享受不到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待遇,增加了税负。所以要特别注意。

所以一般来说,虽然很多小微企业会标注不超过50人,但这也是实际情况。很多50人以上的创业团队开始表现出管理能力的缺失。就企业自身而言,也需要关注员工人数、股东人数等指标,才能适用政策,享受优惠。

从公司本身来说,公司人数的多少并不会改变公司本身的性质。为某种需要或特定目的,按企业数量对企业进行分类。

国家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按营业收入、从业人数或资产总额将国内企业分为大、中、小、微四类。

《通知》附件根据上述三项指标按行业详细将企业分为四类。某一类企业只有同时满足两个指标,才能归为这一类。比如一个工业企业,员工500人,收入不到2000万,就归类为小企业。

上表中,除建筑业外,其他行业在企业类型划分中均使用从业人员这一指标。除了批发行业20-50人属于中型企业,1-50人的公司要么是小企业,要么是微型企业。

根据我国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必须少于50人。

这一关于股东人数的规定与企业数量没有必然联系。《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上限为何为50人,无需讨论。

按企业数量享受税收优惠的规定主要有两条:

(1)企业所得税优惠待遇

根据《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规定,小微企业符合2019.1.65438-20268+0.5038.000000000005以下为2065438号文件相关内容

(二)残疾人保障待遇

《关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总体方案》,该方案第二条第四款规定,自2020年6月5438+10月起,对从业人员不超过30人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另外注意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由残疾人联合会征收管理的,不属于税收优惠,由税务代征。目前,除了残保金,工会经费和社保费用也已经或即将通过税收征收。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必须少于50人。50人以上需要注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注册难,政府监管强,税收优惠少。

如果你真的股东超过50人,但又不想注册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考虑设立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减少股东人数。

本问答旨在揭示中小企业的现状。公司雇佣员工数量不会对公司性质产生实质性影响,但会影响中小企业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一,中小企业的现状

2019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出台,网上讨论很热闹。根据官方信息,全国85%的经营主体能够满足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

这意味着85%的经营主体属于小微企业。中国大多数(数量型)商业实体资产少,员工少,绝对年利润低。小微企业近5000万家,数量多,单个主体规模比较小。如果把大企业比作经济成分的分子或大分子,小微企业充其量只能算是经济成分的中子或质子。

中小企业的现状特点是小,员工人数一般在1-49之间。自从实行认购制以来,甚至出现了长期没有员工、没有就业的“僵尸”公司。而且这种情况并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造成的现象。

尤其是在劳动力成本和社保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中小企业招工难和招不到人的矛盾日益突出。能精简人员就精简。招不到人的,绝对不会多养一个闲人。

第二,经济法对中小企业“人员”的限制

笔者阅读了大量与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现行法律法规除了对某一历史时期从业人员的限制外,对经营主体从业人员没有强制性规范。换句话说,现行的政策都是鼓励中小企业促进就业、增加就业,特别解决特殊群体就业的企业也可以获得相关优惠政策。

在经济法律关系的相关规范中,对中小企业“人员”的唯一限制就是对股东人数做出明确的限制和要求。

在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有1-50个股东,一人二人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不得超过50人。

中小企业的另一种主要组织形式个体工商户没有法人资格,因此只有一个企业负责人。除此之外,历史时期一些不合理的员工人数限制也被摒弃!

因此,工商法规只是限制了股东或负责人的人数,对从业人员的指导性、强制性法规已经完全废除。题目中的“1-49人,或者50人以上”没有相关依据!

三是“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业人员的限制

2019起,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颁布实施,企业所得税优惠部分需同时满足三个主要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公司制企业平均员工人数不得超过300人。

也就是说,平均从业人数在300人以下,同时满足另外两个条件的纳税人,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300人和50人,天壤之别,没有指导意义。

从300人的限额可以看出,无论是1-49人,50人,50到300人,公司享受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是一样的。在实际工作中,纳税人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种税收优惠政策而将员工人数限制在50人以下。

四、从人均产值和盈亏平衡点分析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

1)中小企业产值扣除

在保本的前提下,人均产值需要等于人均工资(以2018年云南省社会平均工资为例);但在保本的前提下,将一部分利润用于支付工资是合理的;把中小企业的毛利率定为25%。计算49人的产值如下:

1,人均工资5178元;

2.在不亏损的前提下,毛利率全部用来发工资,人均产值=5178÷25%=20712元;

3、49人月产值= 20712×49 = 1014888元;

4.49人年产值= 1014888×12 = 12178656元。

2)税收优惠政策中的产值

1,资产规模

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中,最接近产值的是“资产规模不超过5000万元”。虽然,销售收入(产值)和企业的资产规模没有直接关系;而年销售收入(产值)12万元的企业资产在中小企业中一般不会超过5000万元。一些轻资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会超过5000万元。

2、年利润不超过300万元。

年产值1200多万元,以盈亏平衡点生活计算。保本的本质是利润为零或接近于零。没有年利润超过300万的说法。

3.摘要

一个49人的公司,甚至50多人的公司,都不会超过小微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条件。

动词 (verb的缩写)总结一下。

总结一下,很多公司的规模在1-49人之间,这是中小企业的现状;相关的经济法律关系不受相关员工的限制;在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时,1-49人或50人以上的影响一般不存在。

有些公司把员工人数限制在50人以内,更多的是一种误解的借口或者过度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