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C还有“钱途”吗?
作者|徐云
编辑|冯玉
SAIC的“苦日子”还没有结束。
2020年,SAIC实现收入7230.43亿元,同比下降12.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4.365438亿元,同比下降20.2%。这是SAIC第二年出现业绩负增长,营收创近五年新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创近九年新低。
在资本市场上,SAIC的表现也很疲软。作为市值最大的中国车企,SAIC在2020年一度成为破净股,市值被业绩和销量远不及自己的弟弟们赶超。先是比亚迪,然后是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甚至同为传统车企的长城汽车也脱颖而出。
为什么SAIC会在这里?在新能源领域做出努力后,SAIC值得投资吗?
SAIC 3月25日晚间发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其年累计销量达到560.05万辆,是国内车企销量冠军,这也是SAIC连续15年占据的位置。
但针冠背后也有隐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分别达到2522.5万辆、2531.1.0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和1.9%。同期,SAIC产销分别为546.42万辆和560.0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18%和10.22%。显然,SAIC失去了市场。
2020年,SAIC的低迷甚至惊动了上海的高层。2020年5月,《上海证券报》报道称,上海分管主要领导对SAIC“急刹车”事件高度重视,专门作出批示,要求SAIC从品牌、质量、销售等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上海有关部门将加大对SAIC九大品牌和多款新车的支持力度,扶持这家上海本土重要的车企。
“如果不是上海政府出手相救,SAIC会更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副秘书长曾皮权对“油罐车”直言不讳。
在外界看来,SAIC长期的业绩和销量依赖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合资企业,但合资企业2020年的业绩并不强劲,这是SAIC业绩和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2020年,上汽大众实现销量654.38+0.5055万辆,同比下降24.7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54.38+054.89亿元,同比下降22.65%。尴尬的是,作为大众在华合资公司,一汽-大众2020年实现销量265,438+06.18万辆,同比增长65,438+0.5%,与SAIC-大众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疫情等外部因素,上汽大众旗下帕萨特的评价引发了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的信任危机,这也被外界视为影响上汽大众2020年销量的重要原因。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上汽大众帕萨特累计销量为65,438+028,882辆(不含PHEV车型),同比下降365,438+0.9%。
对于SAIC大众和一汽大众的销量差距,曾皮宽对《油罐车》进行了分析,表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一汽大众的整体车型非常漂亮,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中国的汽车市场不再像以前那样由政府扶持和帮助,而是现在完全依靠市场,适应市场行为,从政策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一汽大众整体车型不错,尤其是整体高端新能源车,能满足消费者喜好。”曾丕铨进一步指出,产品的设计和质量是市场唯一的主导因素。
SAIC旗下的另一支销售力量上汽通用汽车在2020年的表现并不出色。其全年销量为65,438+0,467,500辆,同比下降8.2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654.38+0.03亿元,同比下降62.56%。
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同比下降3.61%,销量达到654.38+0.6万辆。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仅为654.38+0.42亿元,同比下降965.438+0.62%。
在产能利用率方面,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是SAIC的三大子公司,但它们在2020年都有所下降。其中,SAIC大众的产能利用率从2065年的104%,438+09下降到2020年的72%,上汽通用从85%下降到74%,上汽通用五菱从94%下降到88%。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3.5%。上汽集团11子公司中,上汽大众、SAIC大通、南汽依维柯、SAIC郑达、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印尼有限公司、名爵印度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产能利用率低于行业水平。这显然不是一个好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SAIC独立板块在2020年的表现相对不那么惨淡。负责SAIC自主品牌汽车R&D、制造和销售的SAIC乘用车2020年销量同比微降2.29%,但与合资品牌相比,65.79万辆的销量仍未形成有力支撑。
在曾培权看来,SAIC销量和业绩的下滑并不是因为过于依赖合资企业的发展,而是自主品牌发展不佳。“自主品牌的设计是否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才是最重要的。最终还是要适应市场,同时也要看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SAIC的产品一直很平淡,这与其国企性质有关。发展受体制影响,创新不够。”
“比如SAIC包括荣威在内的很多车型都是定向销售,限制了其整个汽车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发展,创新力度不够大。”曾玉权举了一个例子。
业绩和销量都不好,SAIC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差强人意。
回首2020年,无疑是传统车企“委屈”的时代。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中国造车新势力,即使公司盈利困难,新能源汽车销量依然“小众”,但从市值上看,仍然落后于在汽车市场占据主流地位的大型传统车企。
在中国汽车行业,SAIC可能是最受委屈的。
持有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业务的比亚迪成为2020年a股最亮眼的新能源汽车龙头,并于2020年7月7日市值首次超过SAIC,取代SAIC成为“中国市值第一车企”。
“造车新势力比传统车企更受重视是必然的。一方面新能源车企亏损在向上萎缩,一方面夕阳产业在向下,而传统车企太大,无法彻底转型。”丁鑫资本董事长张驰曾对《油罐车》谈到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车企的估值差异。
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时代转型的时期,各大传统汽车企业也加快了转型的步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出了更大的声音。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五菱洪光MINIEV,定位为“百姓代步车”,售价仅为2.88-3.88万元,非常亲民。上市后迅速成为爆款产品,长期占据电动车销量排行榜第一名。
2020年,SAIC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32万辆,同比增长73.4%。新能源汽车销量集团排名全国第一,全球第三。
然而,新能源销量桂冠的头衔只是“看起来很美”。从目前来看,这对SAIC股价的提振有限。截至4月2日,比亚迪市值5032亿元,是SAIC 2325亿元的两倍多;成立仅6年的造车新势力蔚来市值收于622.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85.1.4亿元),也远超SAIC。
“SAIC销量全国第一,但销量最好的是五菱,价格无法和比亚迪、蔚来相比。比亚迪韩和蔚来ES6,ES8等车型卖的都不错,均价基本都是几十万,但是五菱卖多少呢?所以SAIC确实有销量,但是市值没有比亚迪和蔚来高。”曾丕荃对“油罐车”直言不讳。
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实现产能1.5547万辆,销量1.601.000辆,在SAIC所有子公司中排名第一。但2020年归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965,438+0.62%,仅为65,438+0.42亿元,在SAIC主要控股公司中排名垫底。显然,SAIC选择了用利润换取市场份额。
如果说比亚迪和蔚来的市值飙升主要是受新能源概念的影响,那么长城汽车的落后应该引起SAIC等传统车企的警惕。
2020年,长城汽车高调宣布转型为全球科技出行公司,一口气推出“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科技品牌,形成了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高效燃油、新能源”于一体的科技生态。
“长城是一家创新型公司,很多新车都出来了。”曾丕荃指出。
根据长城汽车的财报,其2020年的业绩和汽车销售规模不如SAIC,但都处于增长状态。其中,营收同比增长8.62%,达到10330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9.25%,达到53.62亿元;全年汽车累计销量1115900辆,同比增长5.41%。
资本市场对此相当买账。截至4月2日,长城汽车市值已达3155亿元,也已超越SAIC。改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看出,在2020年,SAIC经历了相当艰难的时期。那么,SAIC的未来值得期待吗?
在这方面,SAIC本身似乎相当自信。SAIC提出了2026年实现汽车销量61.7万辆的经营目标,5438+0.7年,同比增长1.2%,预计总营业收入8300亿元,营业成本7200亿元。
SAIC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魏勇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这样的预测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今年国产车的大趋势,二是SAIC在新能源汽车和海外市场的积极趋势。
虽然2020年SAIC在市值上被新能源概念股甩在后面,但从SAIC近几年,尤其是2021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来看,SAIC的转型战役并不值得期待。
新能源方面,SAIC不仅重金投资威马汽车、Momenta自动驾驶等产业链相关公司,还推出R汽车,并联手阿里、张江高科打造新能源品牌智记汽车。
据魏勇透露,智机汽车将走高端路线,打造深度智能体验,今年将陆续发布三款车型;R标准定义为“新动力国家队”,主要打造满足差异化需求的智能驾驶舱场景,支持用户按需购买智能驾驶服务。计划明年4月推出两款,10。荣威和名爵主要是性价比高。
合资品牌中,上汽大众基于MEB平台打造的ID家族首款电动车ID.4 X已于近日正式上市销售,综合补贴后价格为199900元-272900元。据悉,在ID.4 X上市之前,上汽大众已经完成了250多家ID.4 X经销商的落地。
said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品牌营销执行董事杨思瑶表示,said大众今年制定了约3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目标,这将释放其MEB工厂的一期产能。上汽大众希望其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而这一目标将通过今年上市的三款全新ID系列电动车——ID . 4、ID.6、ID.3来实现。其中ID.4 X将贡献5-6万辆。
“今年对我们的产品来说是重要的一年。除了ID系列,还将推出三款产品,途安、途观、帕萨特最支柱的产品都将推出新车型。今年底明年初,凌渡也将被替换。”杨瑜瑶透露。
显然,深陷燃油车和资本市场的SAIC,想要用新能源扳回一城。
“SAIC在新能源方面有很强的投资和布局,而且眼光长远。不断推动创新是走在前列的,是业内公认的。”曾告诉《油罐车》,许多新能源汽车公司愿意从SAIC挖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
不过,曾皮宽指出,R车目前在营销方面比较平淡,“因为它的营销只是在微信朋友圈和Tik Tok推送。营销和爆款不多,会出好车,但整个销量上不来。”
除了新能源,SAIC奥迪项目也有新进展。4月1日,上汽大众发布公告,原上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贾明勇调任上汽大众奥迪营销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据媒体报道,SAIC奥迪首款国产车型A7L将于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正式上市。
经过多次布局可以看出,虽然春节后SAIC股价也处于下跌趋势,4月2日收盘19.9元,处于近几年的低位,但部分券商研报依然看好。
中银证券在SAIC财报发布次日(3月26日)给出买入评级。原因包括:全面布局智能电动汽车,构建长期竞争优势;国内大众欢迎新的产品周期,海外市场有助于长期发展。
东吴证券虽然下调了SAIC 2021-2022的盈利预期,但将SAIC调整为“增持”评级。其在研报中指出,预计随着公司智极+新R标准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打开新能源市场,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上汽大众和通用将在底部企稳。
在与油罐车的交流中,不少二级市场投资者认为SAIC国企体制改革缓慢,传统车企自身思维容易固化,但仍认为可以期待很久,可以等待机会抄底。
“现在买挺好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周成(化名)认为,SAIC 2019四季度业绩大幅下滑,2020年受疫情和新能源冲击,甚至一度破净。从数据来看,现在处于超卖位置。
二级市场另一位投资者黄兴森(化名)则提醒注意短期波动的风险。“25元左右买的时候买的早,刚好高位接手。节后股市暴跌,雪上加霜,但长期来看,我还是比较看好SAIC未来的转型。”
黄兴森透露,他最近在SAIC多次加仓,投资约5万元。
毫无疑问,在当前的汽车市场,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享受化等汽车“新四化”正在掀起一场科技革命。
年轻的造车新势力可以借助新能源实现汽车行业的弯道超车,但传统车企是改变不了的。在目前的汽车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包括SAIC在内的传统汽车企业都已经走出了变革的步伐,无论是自愿还是市场所迫。
然而,改变并不意味着一定成功。在燃油车和电动车交接的关键时刻,测试将是车企的核心技能。
特别提示: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标题来自:图片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