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放权”时,不到两个月就卸任12子公司董事长。
图|来源网络
2020年,比亚迪集团创始人王传福开始频繁从子公司管理层“抽身”。
启信宝显示,18年5月,王传福卸任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为比亚迪服务20多年的何接任并兼任公司总经理。同时,公司原高管吕向阳、吴京生、夏佐全退出董事行列,增补连玉波、赵建平、周亚林为董事,谢琼为监事。
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65438+3月21。公司位于陕西省Xi市,注册资本13.5101亿元,主要从事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设备、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和销售。
事实上,2019年,王传福就开始退出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淮安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的管理层,从今年开始,从3月26日到现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王传福作为比亚迪集团的掌门人,已经卸任12子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长。但时至今日,王传福仍在32家存续子公司担任高管。
王传福的频繁辞职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王传福卸任比亚迪(002594)董事长是真的吗?SZ)?”有投资者提问,董秘回应“相关信息以公司披露为准”。
“这是去中心化的表现,鼓励职业经理人独立发展。高层的想法是,发布时各子公司可以独立。做得好就给股权,甚至独立上市。”一位接近比亚迪的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今年以来,比亚迪的对外开放战略进程一直在加快。3月,比亚迪完成了主要零部件业务的拆分,成立了5家独立运营的福迪公司。4月,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重组,不仅裁掉管理层和母公司,还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并宣布首次引入外部投资者。据知情人士透露,车一条当时透露,公司有望在2022年前完成上市。
事实上,为了应对来自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对手的竞争压力和市场的变化,比亚迪在2017年就开始打破原有的垂直一体化生产运营模式。此后,王传福多次向外界传递比亚迪对外开放的信号,包括开放电池业务合作,宣布分拆旗下优质业务。
但出于对同业竞争的担忧,同行公司对比亚迪总是颇为忌惮,比亚迪仍将各业务板块的股权牢牢握在手中。这使得比亚迪近年来的对外开放战略进展缓慢。就电池业务而言,目前客户名单中只有长安、长城、北汽新能源、李、金康汽车等少数客户。
然而,随着“刀片电池”的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讨论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比亚迪集团副总裁、福迪电池董事长贺龙在发布会上表示。据悉,blade电池将率先搭载在6月上市的比亚迪韩上。
在汽车市场低迷、新能源汽车需求不足、疫情突袭等不利因素下,来自市场和管理层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比亚迪今年6-4月销量9.3万辆,同比下降40%。动力电池装机总量约1.54GWh,同比下降70%。这使得比亚迪不得不拿出诚意和决心来推进对外开放战略,为自己吸引更多的客户,为公司继续“开源”。
“(王传福)从子公司卸任,有利于促进子公司的独立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的很多业务板块都有实力。以王传福退出各子公司管理层为信号,比亚迪日益开放的姿态将为友商带来更多安全感,无论是管理机制还是资本运作,都将赋予旗下业务板块更多活力和未来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产能和订单的增长,口罩业务已经成为比亚迪新的开源业务。据比亚迪总裁办公室主任、比亚迪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李伟介绍,目前比亚迪口罩日产量已经达到5000万只,并且还在以654.38+0万到300万只的速度扩张。预计5月份,比亚迪将出口超过6543.8亿只口罩。“我们只用了24天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口罩制造商。”李伟说。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