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科目内部关系判断财务报表粉饰程度
笔者认为,针对我国企业粉饰会计报表的惯用手段,以下四种方法将有助于发现会计。
举报洗白。
1.不良资产剔除法
这里所说的不良资产包括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
除净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外,还包括可能产生潜在损失的资产。
如应收老人账款、存货折旧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不良资产剔除法
首先,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进行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两者
说明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说明企业是在过去几年人为夸大利润形成的。
成为“资产泡沫”;一是本期不良资产的增减和本期利润总额及利润增加
中距比较,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和增加率超过利润总额的增加额和增加率,表示
明企业当期利润表有“水分”。
2.消除关联方交易
关联方交易的消除方法是指从关联企业中消除总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并分析一个特殊的
确定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关联企业来判断这个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稳固,
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关联企业和会计信息使用者。
要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形式发出关联交易。
健康交易为会计报表粉饰。
关联交易剔除法的延伸应用是将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与其母公司编制的合并会计合并。
语句的比较分析。如果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利润总额(应剔除上市公司利润总额)
远低于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可能意味着母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包装”利润。
城市公司。
3.异常利润剔除法
异常利润剔除法是指从企业中剔除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益和营业外收入
从利润总额中排除,以分析和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企业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时
这时产生的利润主要体现在这些科目上。这时候用异常利润剔除法来鉴别会计报表粉。
饰品会特别有效。
4.现金流量分析法
现金流量分析是指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
将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判断企业的主营业务。
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一般来说,没有相应的净现金流量利润,其质量。
就是不靠谱。如果企业的现金流量净额长期低于净利润,就意味着与已经确认的利润相反。
资产应该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的虚拟资产,说明企业可能存在粉饰会计报表的行为。
现象。
抑制会计报表粉饰的几点建议
1.要求企业充分披露关联交易定价与公允价格的差异、结算方式和支付方式。
时间等对于明显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不平等关联交易,还应当征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同意。
批准;对于明显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不平等关联交易,也应当获得证券管理。
部门批准。
2.吸取国际会计惯例的经验教训,尽快制定非货币交易准则,进行资产和股权交换。
进行资产重组,规范行为。为约束企业借资产重组之名“报重组”,建议资本
生产置换和股权置换的差额收入,应当按照一定期限分期摊销。
3.制定资产评估的会计处理标准,评估资产评估和流动资产的减值情况。
会计处理(无论是作为损益处理还是资本公积减记处理)以及对已评估并发生价值增减的资产的处置。
目的规范会计处理,防止企业利用资产评估调整利润。
4.制定资产确认准则,规范资产确认标准,防止企业达不到资产确认标准。
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标准是能否产生现金流)项目(如虚拟资产)确认。
对于资产。对于在颁布资产确认标准之前已经存在的虚拟资产,应要求企业披露这些资产,以便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评价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5.制定大额费用资本化标准,限制贷款利息支出、研发费用、大额广告费用等。
规范资本化行为,使不同企业对于大额费用的会计政策保持一致,从而改善会计信息。
横向和纵向可比性。
6 .尽快制定《企业合并准则》,规范并购和股权转让中涉及的利润确认。
7.制定合并会计报表准则,规范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特别是
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是否获得或失去控制权,是采用比例法还是推定法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明确规定。
8.借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会计报表附注指引,制定了会计信息披露准则。
标准,披露会计报表和注释的所有企业,包括上市公司,都是标准化提供的
高会计报表的信息含量和可理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