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50亿的氢能产业园落户江苏!氢为什么偏爱长三角?

近年来,全国各地对氢能产业园的投资和建设反映了氢能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的事实。现在国内很少有地区没有氢能产业园的相关规划。

在全国大兴氢能产业园的形势下,长三角地区依然“一骑绝尘”,在产业园数量、规模、竞争实力等方面呈现出领头羊的姿态。

那么,作为中国氢能产业的沃土,长三角地区有哪些产业优势?有哪些投资机会??

01

50亿氢能产业园背后:巨型国企参与投资

10 10月18日,在江苏宜兴的一场经贸洽谈会上,一个总投资50亿元的氢能产业园正式启动。这已经是江苏规划建设的第六个氢能产业园。

与之前规划的5个工业园不同,宜兴氢能产业园的投资者中出现了国企。据了解,该项目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阴环集团有限公司、古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氢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其中,国电投资有限公司是“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也是中国推进清洁能源发展的龙头企业,在推进氢能产业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国电投资有限公司的加盟也成为江苏省氢能产业园投资主体名单中的第一家国企。

这次选择在宜兴投资建设氢能产业园。一方面看好宜兴的城市发展潜力,另一方面看好长三角地区氢能产业的优势和市场实力。

据介绍,宜兴氢能产业园规划总面积400亩,分三期建成。主要包括40MW分散式风电项目;氢气站及公交物流运输示范项目(由氢气管道、示范氢气站、多辆示范公交车和物流车组成);R&D,氢燃料电池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氢燃料电池的政策制造。

除了国电投资的两家投资方,该项目还包括两家宜兴本地企业,分别是阴环集团有限公司和古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其中,阴环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苏省第一家参与国有资产投资合作的民营企业,而古灵化工拥有50年的专业化氮肥制造历史,预计将为制氢做出贡献。

此外,上海何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熊涛何雄的全资子公司也参与了投资,预计将专注于燃料电池的相关技术领域。?

02

13长三角氢能产业园?

宜兴所在的长三角是中国氢能产业园最密集的地区。据初步统计,宜兴氢能产业园是长三角地区第13个氢能产业园。

长三角地区首个氢能产业园落户江苏镇江。2012江苏省丹徒氢能产业园成立,是中国最早的氢能产业园。产业园覆盖氢能全产业链,配套产业孵化基地和R&D机构,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氢能产业园。

除了丹徒氢能产业园,长三角地区最著名的氢能产业园是如皋的“氢能小镇”。与很多氢能产业园还处于建设或规划阶段不同,如皋氢能小镇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氢能产业体系,目前已经入驻了20多家氢能企业。预计“十三五”末产值将超过500亿元。

这个体量对于一个县级市来说,无疑是相当可观的。更重要的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日本九州建设了成熟的“氢能小镇”。如皋氢能小镇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氢能格局中的地位。

其余十个氢能产业园分布在上海嘉定区、江苏常熟、浙江嘉兴、湖州等重要的氢能发展区域,以包围的姿态聚集在长三角周围。?

03

长三角氢能的优势和投资机会

无论从产业基础还是市场潜力来看,长三角地区都是中国氢能发展的绝佳区域。

首先,长三角地区传统炼化产业的优势使其成为丰富而经济的工业副产品来源,制氢资源禀赋良好,靠近氢能应用市场,可以抢占氢能产业上游。

初步测算,长三角地区现有工业副产氢气产能每年可供应400万辆燃料电池乘用车或1.28万辆燃料电池客车。在氢能产业发展的中短期内,经济实用的工业副产氢气资源是该地区氢能发展的首要保障。

其次,长三角地区氢相关科研实力在全国也屈指可数。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对燃料电池的前沿技术开发由来已久。以SAIC和重塑科技为代表的公司在氢相关设备和技术的开发方面也具有相当的实力。可以说,氢能领域强大的科研实力是长三角氢能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

此外,长三角(江浙沪)两省一市的政策推动,地区间的合作,固有消费市场的潜力,都是该地区氢能发展的优势。

虽然资源优良,但该地区的氢能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很多市场空白有待打破。

首先,从中长期来看,由于炼油能力的限制,工业副产氢气产量无法满足氢能应用的长期需求。电解水清洁高效制氢等新型制氢工艺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因此,企业提前跟上电解水和储氢设备制造业的变化趋势将是有益的。

另外,行业的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同步,甚至提前布局。对于氢能产业来说,加氢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该地区加氢站建设运营相关企业应聚焦这一细分市场,加强技术研发,降低建设成本,稳步提升盈利能力。

当然,就像现在火热的氢能应用领域一样,燃料电池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是这个地区氢能产业的重点。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氢能产业的领先示范区,受到了中国各地区的关注。与长三角有诸多相似之处的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也将因地制宜形成氢能产业集群。届时,国内氢能产业发展的大格局将正式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