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型货运无人机首飞效果如何?

从2008年至今,中国物流业以每年40%的速度发展。2016,12年,第300亿个快递在中国送达,这意味着全球700亿个快递中有近一半来自中国。对空运货物的需求逐年增加。目前,持证飞行员的数量已经不能满足航空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航空人力成本的上升也制约着行业的发展。此时,一款载重超过1吨的智能货运无人机的研制被提上日程。

10年6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朗星无人机公司为总体单位,联合航空工业618、中电54所、航天773所、西工大研制的大型货运无人机AT200在陕西蒲城内府机场成功首飞,标志着世界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的诞生。飞机滑行、起飞、爬升到预定高度后,进入巡航段,盘旋两周,然后进入着陆航线,平稳着陆。整个飞行过程持续26分钟,飞机状态稳定,跟踪准确,符合设计要求。

AT200无人机配备了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和指挥系统,完全摆脱了对飞行员的依赖。可以在指挥中心实现飞机的“一键自主起降”,同时控制多架无人机。在此期间只需要监控无人机的状态,必要时可以通过无人机飞行控制器的简单操作改变飞行状态,大大降低了货运成本和无人机操作难度。

这款无人机以新西兰P750XL小型运输机为原型设计,配备普惠PT6A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最大马力750轴。飞机全长11.84m,翼展12.80m,高度4.04m,最大起飞重量3.4t,仓库容积10 m3,有效载荷1.5t..巡航速度313km/h,续航时间8小时,航程2183km,服役升限可达6098m。最短起飞距离只有32米,最短降落距离50米。货物满载时可在200米内完成起飞,着陆距离仅为166米。

图为中国山东通用航空P750轻型飞机。P750的上层为客舱,载客量10,下层为独立货舱,载重454 kg。中国已经具备P-750飞机的生产能力。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与新西兰太平洋航空航天有限公司签署合资合作生产P750单发多用途涡桨飞机意向书,正式向中国引进P750飞机生产线。P750飞机国内首条生产线位于江苏常州。

除了成功首飞的AT200无人机,中国还有几款货运无人机在同时研发。这些项目都选择国产运-5B运输机。在高速喷气式飞机时代,这种低速双翼轻型运输机与众不同,但它在世界乃至中国的航空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是安东诺夫II运输机,也就是我们国内常见的运-5运输机。这种被大多数国家淘汰的老飞机,将在货运无人机领域焕发青春。

第一,运-5B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基于冗余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架构,以及高稳定性的双翼气动布局,基于运-5B的大型货运无人机可靠性可实现百万飞行小时无事故。第二,运-5B的型号来源比较稳定。运-5是中国从苏联仿制的安-2运输机,曾大量装备解放军空军进行短途运输和跳伞训练。80年代引进了一种改进型运-5B,采用了先进的波兰发动机,配备了翼尖帆,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运-5B还在小批量生产,石家庄飞机厂每年会生产十几架运-5B飞机,用于国内采购需求。

比如今年7月公布的FM-15无人货机。这款大型无人机由范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由中国首架自制运输机运-5B改装而成。最大载重1.5吨,全航程1,000公里,最小起飞距离50至70米,可在国内任何通航机场起降。今年8月,范美航空与江西某地方政府达成合作,获得第一年5000万元、三年2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目前设计方案已经完成,样机已经进入生产阶段,明年夏天可以首飞。

但该公司网站上贴出的FM15的图片使用的是俄罗斯安-2MS的图片,这是安-2的重大改型,2011首飞,使用的是美国霍尼韦尔TPE-331-12涡桨发动机。到目前为止,只有60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被批量生产。

2065438+2007年9月29日,AVIC天信通航公司运-5运输机无人化改造项目在新疆石河子山丹湖机场开工。计划升级两架运-5运输机,明年9月进行试飞。改造后的无人机主要用于物流运输领域,可以充分利用空域和航线。在无人驾驶有人驾驶飞机之后,它将在夜间飞行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前说运-5运输机因为木质帆布材质,可以做隐身机。其实只是一个夸张的玩笑。运-5不是隐身。只是机翼主梁下半部分的非金属帆布材料,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皮肤全是金属的。甚至在主梁的帆布结构内部,都是大量的金属焊接结构,属于强雷达反射源。因此,运-5在空中飞行时,雷达反射信号很可能会比J -10等第三代战斗机更强。运-5的优势是低空飞行性能好。在过去的战争年代,它可以依靠超低空飞行来躲避敌方地面雷达的探测。

把原本由飞行员驾驶的运输机改造成无人机,用在交通运输领域,听起来离我们有点遥远,但真的不是梦。中国在58年前就进行了这种尝试。

1959 65438+10月31,新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在空军、航空部门、北京市领导视察飞机上确实无人驾驶。锁定后,它自动飞上首都机场的蓝天,遥控各种姿态在空中一定范围的航线上飞行,最终安全自动着陆,实现了我国无人飞行器的首次成功飞行。北京五号以苏联进口的安-2运输机为基础。图为北京五号地面遥控设备,无人机飞行员利用模拟控制方向盘控制飞机姿态。虽然北京五号采用了机电飞行模拟遥控系统,整个无人机更像一个大型航模,但这是中国人在无人机领域的一次有价值的尝试。

目前,运-5B改装的货运无人机非常现代化,配备了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和指挥系统,可以在指挥中心远程控制飞机自主起降,并可以同时控制多架无人机,完全摆脱了对飞行员的依赖,大大降低了货运成本和无人机操作难度。

货运无人机有着惊人的起降能力。比如运5B,可以在土路、田地上起降,最短起飞距离只有50米,低空飞行高度可以达到5米。超短起降距离的优势,可以让飞机在跑道上,甚至斜坡、草地上轻松起降,解决高海拔、山地、海岛等难以到达地区的起降问题。鉴于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该机在军事运输方面有很大潜力,特别是对被困在特殊地形的人员进行临时补给,以及对高原地区和远离大陆的岛屿的前哨进行物资支援。

从最早宣布亚马逊推出无人机最后一公里货运计划到JD.COM,顺丰陆续加入,无人机物流竞争日趋激烈。未来将构建“大型无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三级无人航空运输网络,实现物流运输的智能航空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