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的创业励志故事
李,1967年8月出生于中国广东河源市,汉族,客家人,1988年6月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2002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宏观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以下是我为您精心编辑的李创业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李的创业励志故事
在20年的时间里,带领他的团队创建了一个清洁能源帝国。福布斯排名第一!当一个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商业计划被经济规划的权威部门国家发改委否决时,他会怎么做?接下来敲开简历网站带你走进这个黑马图!
10年前,36岁的李选择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对抗:状告国家发改委。这场漫长的博弈给他带来了金沙江上比葛洲坝还大的水电站和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据《福布斯》报道,这位来自广东河源的企业家以664.9亿元位列2013中国富豪榜第四位。苹果只是在高科技上领先,达到万亿市值。理论上,两者都做的汉能完全可以超越苹果。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中国比我有钱的人多,但未必敢做。盯着钱的人是赚不了大钱的。我觉得赚大钱的诀窍就是不要盯着钱看。只有把钱当副产品,才能赚大钱,顺便也能赚钱。
借了5万元出海
自信在这位亿万富翁的商业世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很多同行眼里,我就是毁灭者。?46岁的李说,她四年前开始涉足光伏领域。如果不是进入光伏行业,汉能可能还在公众视野之外。隐形公司?。汉能(当时名为华锐集团)成立于1994,以能源为主业,从水电走向风电和光伏。截至今年8月,汉能声称旗下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600万千瓦,风电总装机容量为131万千瓦,已投产的八大光伏基地总产能为300万千瓦。除了能源,汉能的业务还涉及贸易、高端公务航空、旅行社、教育、房地产等领域。李表示,汉能控股的总资产已经超过1000亿人民币,他个人的股份已经超过97%。预计2013年汉能总收入将超过100亿人民币,其中水电是目前最重要的收入和现金流来源,这也帮助他首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1991年,李向他的一个大学老师借了5万元下海创业,从铁路运输、采矿、炒房到卖玩具、矿泉水。到1994年底,他已经积累了7000万元的资本。?有了这么多钱,我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犹豫间,李在一个学金融的高中同学建议下,决定买下水电站作为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他买的第一个水电站在他的家乡河源?东江上一个初期装机容量1.5万千瓦的小水电站,耗资1.5亿多元,从此进入能源行业。?从1994开始,我们只专注于一件事?清洁能源。?李对说道。在随后的几年里,李做了很多从几万千瓦到几十万千瓦的水电站,但真正让他有所突破的是2002年的一次云南之行。虽然民营资本进入百万级水电项目在当时国内是史无前例的,但他签下了8个水电站中的6个,总装机容量超过2300万千瓦,超过了三峡水电站。然而,等待李的却是一场风暴。?国家发改委不同意。他们不相信私企有能力做这样的项目,认为应该给国企做。?李不相信这一点,他相信自己。凭借与云南省政府签订的合同,出现了他将NDRC告上法庭的一幕。最后他拿到了六个水电站中最好的资源?金乔安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
从围观到进入光伏圈
七年前?误打误撞?成为新能源商会第一任会长的李,身边围绕着史、等一批光伏企业家,而李却是一个光伏圈外人。汉能控股当时只有水电和风电。?那时候我对太阳能一无所知,也不看好太阳能。?与10多美分的水电成本相比,3元的光伏发电成本在李看来,也不知道算什么。搞什么鬼?。
光伏发电成本从3元降到1元需要30年,降到50美分左右需要50年,相当于水电和火电。这也是当时的行业之一?总的判断?。但实际上,光伏发电成本从三元降到1元,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这段时间直接刺激了李的神经,而且持续了三年?看?汉能于2009年进入光伏市场。
次年开始,与?黑马?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进军光伏领域的李投资建设了8个光伏产业基地,震惊业界。随之而来的是圈内圈外的质疑声:后来者李抛弃了传统的晶体硅电池而选择了它?非主流?薄膜电池是用技术概念来覆盖资本飞跃的吗?对于光伏的事情,李一向温和而坚决。大家都觉得汉能疯了,我觉得我的判断很理性。?甚至,外界的质疑都让李有所顾忌?享受?:?我总是说。我们经常高估1-2年的变化,低估10年的变化?它也适用于光伏行业。?
玩法不同。
令许多人惊讶的是,晶体硅太阳能在欢呼声中迅速走下神坛。晶硅价格持续承压,导致国内大部分光伏企业陷入停产甚至破产的泥潭。在光伏行业?冬天?李已经迎来了春天。因为薄膜电池不是相继在美欧市场玩?双反?卡中,行业优势突出。2012年6月5日,汉能控股与德国太阳能电池公司Q-CELLS签署协议,收购后者子公司Solibro的股权,并计划在收购后将Solibro在德国的工厂产能提升至100MW。有分析认为,这笔可能高达5亿美元的交易不仅能为汉能控股带来技术上的收益,也是汉能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一步。?汉能玩的和现在所有光伏企业都不一样。他们出口,我反过来,以中国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李明确表示,收购索力宝的战略意义在于利用其高端装备能力,在技术层面装备国内产能。我在德国没有卖很多太阳能电池板。?整个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与此同时,汉能控股正在逆势扩张。李的游戏是什么?这就跟买股票一样,低买高卖就是一个简单的道理。?非常自信的李认为,投资光伏产业成功靠的不是经验,而是判断。我们刚刚涉足市场。?
李氏理论1+1=11
李的追求?成绩突出?有人认领吗?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到2020年创建销售收入1万亿元的公司。?汉能实现1万亿销售额的难度相当于华为实现1000亿销售额的难度。说,李?因为光伏薄膜行业兼具高科技和能源行业的特点,我们同时做高科技和能源,相当于?1+1=11?。?对于汉能控股的主要盈利点,李的设计是:高端装备制造、光伏发电和系统解决方案。除了生产设备,汉能还计划介入薄膜电池最重要的原材料制造领域,以锁定上游成本。控制上游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制造,出售设备和原材料,培育更多企业进入薄膜电池领域。李打算放水养鱼。从上游设备到下游发电,李完成了汉能在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布局。2012 6月13日,瑞典宜家集团宣布与汉能控股建立战略合作,三年内在中国所有宜家商场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如果这样的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可以在中国复制,会是什么市场?10万亿!?对于李这个数字,已经推导过无数次了。但另一方面,汉能会成功吗?光伏行业几乎没有人愿意做出正面直接的评价。
遗传商业因素
李的商业天赋可能来自遗传。李的父亲很早就开始做生意,现在已经80多岁了。每天早上,他都让司机带他参观所有的企业,包括酒店、饮料店、服装店和药店。
第一桶金才12元。
虽然李是工科出身,但他似乎生来就没有打算安心当一名工程师。他曾笑着说,他的第一桶金只有12元:大二那年,他组织30多个同学在学校食堂门口卖了三天的片子,赚了12元。这12元是大家一顿饭吃的,让我觉得赚钱不容易。?不安分的李一心想着做生意和赚钱。本科毕业后留校读研究生。?那时候我还没时间读研究生。我当时忙着在中关村卖电子元器件,什么都做,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