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7黄旭老师13+1系统分享。

为期两天的13+1系统学习结束。这个13+1模块分为四层。

第一层包括使命、愿景、价值观,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是企业的屋顶,决定了企业的高度。

第二层是业务层面,包括战略,三年规划,一年1-3件事。

第三层是组织保障层面,包括架构、KPI、计划、激励。

第四层是执行力,包括沟通、考核、人才盘点和领导力。

01任务

使命是什么,也就是我为什么存在,我们公司要做什么。比如阿里巴巴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阿里的使命。

02视觉

愿景是10年后要做的事,但要做的事不能只是随便说说,不能含糊,必须有数字。在阿里巴巴成立10周年之际,马云谈及未来十年的目标,称要实现三个1——为全球10万家小企业创造一个生存、成长、发展的平台;为1亿人创造就业机会;为全世界6543.8+0亿人解决消费问题。这就是愿景。

03价值观

价值观是做人做事的原则,就像交通法规一样。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内容也会不断丰富和发展。以阿里为例。阿里巴巴由马云于1999年创立,后由蔡崇信于2001年加盟,成为公司第19号员工,帮助阿里构建了法律和财务体系。但阿里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建立,却要感谢另一个重要的人,那就是拥有17年GE高管经验的管理专家管民生,他为阿里确定了“独孤九剑”的价值观。后来,在2004年,一位名叫邓康明的年轻HR将独孤九剑简化为六脉神剑。2008年初黄旭先生加入后,提出要增加三个价值观:眼界、胸怀、超越伯乐。他和前面六位一起,最终形成了阿里价值观的九阳真镜。

我们不只是把价值观贴在墙上,也不想照搬,因为价值观需要从自己企业的血肉中生长出来。价值应该应用于评估。

04策略

战略就是怎么做,怎么实现使命和愿景。

如何制定策略?首先是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选择和排序,只有确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能集中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做战略就是要对行业的终点有一个判断,不能太短视,要盯紧未来五到十年。

韦尔奇接任通用CEO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将30万员工裁掉654.38+万。怎么会?他把通用用的公司都整合了,然后把行业排名靠后的公司都卖给了别人,只留下最顶尖的业务。这就是专注,选择。

其次,战略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核心,因为只有你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才会愿意为你创造的价值买单。

我们看企业的战略和商业模式,主要关注企业的“上、下、左、右”。其实要看企业的上游,下游,左边主要看你的模式取代了谁,右边看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中间是内部的组织建设——团队和创始人背景。

战略也是需要不断接触、打磨、锤炼的,战略也是团队组建和执行的开始。

05三年计划

企业有了战略,就要确立实现战略的路径。一般来说,企业应该对未来三年如何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当然如果是初创,不可能远到三年,所以也应该是今年明年。

就像一条新建的铁路要分阶段通车一样,我们作为企业,也要把大目标分解成实实在在的年度目标和季度目标,滚滚向前。

06 1-3一年的事情

战略想清楚,做好三年规划,就落到一年做1-3件事。

一年有1-3件事,表面上看起来很少,但我们要想到,虽然每个人在一个企业的多个层级只做1-3件事,但一个公司一年绝对不会少做。记住一句话,少即是多,多即是少。

在公司内部,从上到下要清楚一年要做哪三件事,否则不朝一个方向努力就会出很多问题。所有人都要有一个大方向,作为领导,要让员工知道公司的大方向。

07建筑

建筑就是分工合作。就像一家人,谁负责买菜,谁负责洗衣服,必须有明确的安排。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也是如此。CFO做不到首席运营官,CEO做不到首席运营官。谁应该做什么应该非常清楚。

先有策略,再有架构。战略调整时,结构也要相应调整。就像在阿里巴巴,一年搬三次办公室很正常。即使是2012,大轮岗也有26个干部。即使有抱怨,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是因为公司的战略调整。战略调整,结构必须马上调整。

08KPI

虽然黄旭老师说不喜欢KPI,但是我们还是要说一下。但是KPI的意义是把公司的三样东西变成自己的三样东西。

KPI不应该随便决定,不是数字叠加,而应该有含金量,体现我们的战略意图。马云是制定有含金量的KPI的专家,他总是赢。回顾历史,可以看到阿里巴巴每年制定的战略目标都很有意思。比如马云曾经把某一年的目标定为“盈利1元”(其实就是量入为出)。虽然这个目标听起来很简单,但它让员工知道下班后要关灯——因为越节约成本,就越有可能实现目标。

2008年,马云给淘宝定的目标是“不盈利”,他说要想在淘宝盈利,全公司没有股票,没有奖金。

2012年,马云提出了让公司实现人均1亿GMV的目标。当时阿里有7000名员工,所以马云给公司提出的KPI实际上是要做到至少7000亿GMV。这样的目标让阿里非常重视控制新员工的数量——毕竟每增加一个员工就意味着KPI的增加。最终阿里的GMV超过1万亿。

马云一直都知道社会稳定靠的是中产阶级,淘宝天猫的中坚力量也是占比最大的中介商家。所以在2013年,马云也提出了今年淘宝的目标是10000000 * 10000000,也就是扶持10000000家店铺,让每家店铺做1000000笔以上的交易。1万* 1万是多少?1万亿,如果再加上那些排名靠前的商家的交易额,阿里的总交易额将再次扩大。

KPI要层层分解,在分解的过程中,要保证同向性和合理性。

关于KPI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任务分步分配的原则。简单来说,你是CEO,你可以和公司任何一个员工了解情况,但是在分配任务的时候,你要分配给你的直属下属。只有这样,底层的员工才不会迷茫。

09计划

计划是资源分配计划。前面说了,架构就是做分工,然后确定KPI,然后制定计划,讨论完成计划需要多少时间、人力、金钱。

我们的每一个KPI,每一项任务,最终都要用时间、金钱、人来描述,否则以后连例会都开不了。;

策划其实还是一个选择和顺序的问题,是策略的体现。

10奖励(钱包)

作为一个CEO,请想一想。你心目中最重要的10员工与其重要性一致吗?理想状态下,他们当然是一致的,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有资源的CEO,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优化激励,让激励更合理。

好的激励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用2-7-1的原则来区分你的员工。对于2中的明星员工,你要给予最好的奖励和机会,对于1中表现最差的员工,你要要求他们改进。不要为1的部分感到尴尬,因为其实越早告诉你的员工他不适合这份工作,他就能越早做出更多的选择。你不走,你苦他也苦。相反,如果你走了,他在别处可能变成7甚至2。;

尽可能鼓励每年把账算清楚。毕竟最好是把账算清楚。;

阿里的激励也是这样分配的。即使是包括卫哲、陆兆禧、彭蕾在内的七位核心将领,也需要按照2-7-1的原则进行排名。

11通讯

对于企业来说,沟通最重要的是开会。会议决定一个公司的执行力,会议和计划与一年如何做到三件事息息相关。找出哪一个是公司最重要的会议,哪一个支持一年完成三件事。

每次会议都应该从上一次会议的讨论结束开始。会议要鼓励吵架,最忌讳不痛不痒;参与者应做好准备并承受压力;会议要有重点,80%的时间要用来讲最重要的三件事。

在会议之外,还要注意员工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比如和被考察的干部一起出去吃饭。你应该了解你的员工。就像马云说的,如果你不知道你的下属和你老婆离婚了,你就是失职。

12评估/结算

考核就是让评价成为一种习惯,就像打完麻将算清楚账一样。

在考核这方面,我想强调的是自评和面试。嘉誉要求每个人做一个自我评价,每个合伙人都能看到这些员工的自我评价。同时我们也会有2-3个合伙人去面试员工。面试有一小部分是互相告知考核结果,同时给予相应的奖励,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会花在谈论员工的个人成长上,比如讨论这个员工之前的缺点和优点,你想做什么?我们想让他做什么?

评估应该是有区别的。基本原则是员工级别越低,考核频率越高。等级高的考核周期更长。

13人才盘点

就像大家每年整理衣柜和书柜一样,团队也需要整理人。

阿里一年有三件大事:9月-65438+10月确定来年战略。这时候总监会向副总裁汇报,副总裁会向CEO汇报,最后CEO们会向马云汇报。马云会出席各种战略研讨会。如果这是他想要的,通过;如果马云说对不起,这不是我想要的,那么战略就要推倒重来。

11-65438+2月定额预算,这一块是蔡崇信管着的,马云一般不问,就让他签。

每年2月开始人才盘点。每个公司的总监先管人,向CEO汇报,5月份再向马云汇报。

人才盘点怎么做?一个企业的老板应该关注多少人?韦尔奇可以关注20万人中的5000人,但是对于一般的企业,我建议你从关注5人开始,直到你有了一副扑克牌,也就是52人。

怎么抓52个人?注意三种人。第一种人是你的直接下属,是你必须抓住的5-10人,你要了解每个人的优缺点;第二种人是下属,不需要全部抓,只抓最好的20%和最差的10%,总共10-20人左右。以上两种人主要来自管理岗位。还有第三种人,他们是专业人士。在一个公司里,专业人士是必不可少的。

+1领导力

最后,我们想谈谈领导力。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但是我们觉得CEO也很重要。毕竟和打高尔夫一样,最终把球推进洞还是要看领导的。

领导力=尊重×信任。尊重来自于你的知识和经验,信任取决于你对他人的需求和对他人感受的关心。

没有CEO的推动,什么都做不了,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投资还是在投资人。

最终总结

以上13+1都很重要,但不要全抓,一次抓一两个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