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亏损21亿,高管打架,荀攸科技“三男一剧”

荀攸又在“战斗”了。

荀攸加速器,荀攸科技的核心产品,可以说是早年必备的网络加速工具。作为网游加速这个细分领域的掌门人,于2015成功上市,成为“网游加速第一股”。然而,近年来荀攸技术的发展并不乐观。资料显示,荀攸科技在2018、2019、2021年度出现较大亏损,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为19110万元。

但是,即使在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情况下,也不妨碍核心高管们连年奋战。三家公司的创始人徐苑、陈俊和张兼维一直争论不休。2021年3月,经董事会表决,时任董事长的张兼维被免去职务,发起人是主角徐苑和陈俊。

都说“三个女人的命”,但荀攸科技三个老头的宫斗同样精彩。

以前的“铁三角”只剩下一个人

根据荀攸科技6月2日发布的公告,董事会以5票赞成、2票反对、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该议案,正式免去徐苑的总裁职务。

投反对票的是荀攸科技的最大股东、时任总裁的徐苑。他认为自己“作为荀攸科技的CEO和创始人,在公司的各个方面都尽职尽责、忠诚勤勉”,不应该被踢走。另一名董事张云帆也表示反对,理由是“现有信息无法支持”。

剩下的大多数董事都站在总统的对立面,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票来自董事长陈俊。

陈俊是2008年与徐苑、张兼维一起创立荀攸科技的元老级人物,目前是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6.44%,仅次于徐苑的10.75%。在之前签署的一份协议中,陈俊、徐苑和桂阳大数据集团在投票中本应采取“一致行动关系”,但他却投了赞成票,甚至提名了徐苑的接班人。

关于任命新总统的提案以徐苑和张云帆的无效反对告终,结果基本已成定局。

值得一提的是,徐苑此前股份被冻结的原因与另一位创始人张兼维有关。正是他之前从张兼维借了一大笔钱,这笔钱已经过期,导致股票被冻结。消息出来后的第二天,荀攸科技受到影响,开盘下跌5%,仅上午前半段就下跌了11%。

再加上一直笼罩在荀攸科技头上的股权质押危机,在频繁的负面新闻下,董事会决定换人似乎也不是不可理解。

现在徐苑被豁免了,陈俊是过去建立荀攸科技的三个创始人中唯一的一个。而张兼维,早在去年就用同样的投票决议把陈俊和徐苑“联盟”踢出了董事长甚至董事的位子。

要想真正梳理这段旷日持久的“内斗史”,还得追溯到五年前。

老人中的“龚都歌剧”

2017可以说是荀攸科技发展的转折点。

就在两年前,荀攸科技瞄准网速慢的痛点,依托网游加速器单一业务deus ex成功在创业板上市。一上市就以19涨停震惊市场,一度成为当时的“妖股”,也是如此。

只是好景不长,国内网络的加速让加速器的作用逐渐鸡肋;再加上手机游戏的蓬勃发展,PC端游戏也受到了影响。荀攸业务的单一缺陷暴露无遗,收入受到严重压缩。数据显示,荀攸2016年营业利润为1亿元,同比减少81.04%;利润总额31亿元,同比下降53.14%。

2017,荀攸科技27亿收购成都狮吼科技有限公司,拓展移动互联网广告业务。当时荀攸科技自身总资产只有7.49亿元,标准的“蛇吞象”收购计划也为后来的一系列风波埋下了伏笔。

首先,狮子的咆哮未能给荀攸带来有益的影响。从第一年就达不到业绩承诺,补偿也烂了。根据荀攸2021公告,2021对成都狮吼科技有限公司并购形成的商誉和无形资产初步预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9700万元。

同时,这次失败的合并也引发了创始人“铁三角”的第一次矛盾。

收购成都狮吼的主要参与者是时任总裁徐苑。当时,他向当时的董事长张兼维借了一笔钱,以收购狮吼的部分股权。具体金额没有明确的信息,但可以确定的是,到2021年3月,他还有16989300元没有还清。

因徐苑未能及时还款,张兼维于2065438+2009年8月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正是从那时起,徐苑持有的公司股份被全部采取财产保全冻结。

或许是债务纠纷添了一把火,反击来得很快。8月底,徐苑和陈俊以“对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战略和主营业务缺乏了解,长期缺席公司战略制定和日常经营管理”为由,向董事会提议免去张兼维董事长职务,并提议由徐苑兼任。

张兼维不甘示弱,提交了解散徐苑总统的提案。

动议的撤回带来了粉饰的和平。在此期间,张兼维和徐苑签订了和解协议,约定在2021年6月30日前还清债务。

另一件大事发生在2020年。营收不利的荀攸科技终于找到了救命稻草——桂阳大数据集团及其背后的SASAC入驻。当年9月,荀攸与桂阳大数据签署了《救市与投资协议的补充协议》和《投票权委托协议》。此次签约意味着徐苑和陈俊未来将与大数据集团保持一致行动关系,而张兼维则被排除在该关系之外。

2021 3月12日,徐苑和陈俊再次打头阵,理由和上次一样,也是“对荀攸和桂阳的大数据产业缺乏战略整合和规划”有人提议解除张兼维的职务。

张兼维和以前一样。你提交了一份动议,要求解除徐苑的总统职务。他真正的撕破脸行为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徐苑未清偿剩余债务1698380元,同时在动议中指出徐苑贪污挪用公司资金、与交易对手交易等几大罪状。

这场斗争的最终结果,是时任主席的张兼维比上一次输得更多。

董事会以8票同意,65,438+0票反对,通过了《关于免去张兼维先生公司董事职务的议案》。虽然徐苑在4月份还清了所有债务,但张兼维已经被踢出了公司决策层,甚至董事的位子。

有意思的是,徐苑在当时的公司股东大会上说,“我正处于黄金时代,将用接下来的10年把荀攸科技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他应该没想到,第二年他会落得同样的境地。

临阵换帅,荀攸前途未卜

陈俊曾经是徐苑的坚定战友,现在是三人中的最后一个。新总裁的人选也已确定,最大子公司速宝科技总经理吴将接任。

据了解,吴领导的速跑科技是最大的子公司,主营业务是移动网络加速器,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网设备。

他们两个要面对的swift旅行技术可能是一个大烂摊子。

近年来,荀攸科技的收入严重下滑。根据年度财务报告,荀攸科技2018年度净利润亏损7.9亿,201186万净利润亏损;2020年短暂扭亏为盈后,净利润3358万元,2021年再次亏损65438+7400万元。

四年累计亏损265438+亿元,与张、袁、陈高层纷争密不可分。同时,我们必须正视的是,荀攸科技从2015开始暴露的业务单一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根据其2015年报,荀攸网游加速器是荀攸科技唯一的营收组成部分;到2021,荀攸加速器实现营收431万元,仍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1.16%。

但时至今日,网游加速器恐怕已经不是一个可以单独支撑上市的好业务了。

随着移动网络的加速和稳定,国内玩家玩大部分游戏不再只是需要加速器,只有部分国外游戏需要加速器提供稳定的服务。这一点从荀攸科技最初的上市募资项目“光速大师”就可以看出。这个网络加速工具2020年的收入只有5.96万,2021甚至是0。

光速大师

尽管如此,无论是公司6月2日的披露公告,还是新任总裁吴的采访,都表示要“整合PC端和移动端的加速能力”。换帅后,荀攸科技的主要方向仍然是网络加速业务。在C端功能略显不足的情况下,业务方向可能会更多转向企业服务、车联网等更新的应用场景。

此外,荀攸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其实是桂阳大数据集团。自2019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后,荀攸科技先后与浙江数码集团、成都高投集团进行股权转让谈判。在一切未能终止后,荀攸等待着桂阳大数据集团的纾困协议。

此后,荀攸科技逐步深化了与贵州省和贵阳市的合作。因此,今年3月刚刚落地的东向西计算项目,很可能成为公司未来潜在的救命稻草。

然而,目前来看,在短期内,荀攸科技可能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加速器市场。在其核心业务已成过去的前提下,曾经的三人创业团队不顾过去的脸面,奋战到最后一人,这样的结局确实令人尴尬。

本文来自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