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作为股东要保证什么?

1.上市公司作为股东要保证什么?(1)目前上市公司可以为大股东提供担保。2006年6月65438+10月1日生效的《证监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必须经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2.上市公司章程应当明确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审批对外担保的权限以及违反审批权限和审议程序的责任追究制度。3.应由股东大会批准的对外担保,必须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才能提交股东大会批准。必须经股东大会批准的对外担保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1)上市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后提供的任何担保;(二)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担保对象提供的担保;(3)金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的单笔担保;(4)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第二,法律对保证期间有什么要求?(1)关于保证期间,首先要注意的是,合同中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的期限执行;没有约定的,适用以下规定:1。我国《民法》第693条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2、3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债权人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未向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经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3.《民法典》第693条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要求保证人自独立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承担保证责任。三。保证根据中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一方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的,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受一方控制,也应视为关联方。但本文所研究的关联方担保,既包括形式上符合上述关联方要求的关联企业之间的担保,也包括形式上可能不符合关联方要求,但实质上仍属于关联方相互担保的情形,如潜在关联上市公司相互担保、间接串联担保等。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成立,所以为了更好的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国家也制定了公司法,规定所有企业都要遵守。如果企业有任何违规经营行为,不仅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还会对企业的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