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汇兑损失60多亿的航空股大涨的原因。

最近航空股大涨。

近5个交易日,航空运输指数(申万)涨幅近20%,位居申万二级行业指数第一。航空公司年报显示,2018年汇兑损失惨重。三家航空央企中,中国国航亏损23.77亿元,东航亏损20.40亿元,南航亏损654.38+0.742亿元。

那么,为什么遭受较大汇兑损失的航空股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呢?

三大航空公司在这个项目上都失败了。

近日,三大航空央企陆续交出了2018年度的经营成绩单。

2018年,三家航空央企营业收入合计近4000亿元,均呈两位数增长态势。其中,南航、国航、东航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54.38+043.623亿元、654.38+036.74亿元、654.38+065.438+049.30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654.38+02.66%、654.38+02.70%、654.70%。

盈利表现不是很乐观。三家航空公司净利润加起来为6543.8+030.28亿元,去年为6543.8+095.06亿元。2018年度,东航净利润同比下降57.35%,南航同比下降49.56%。只有国航保持正增长,但增速仅为1.33%。

2018三大航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情况

利润在哪里?

2018人民币汇率先涨后跌。2018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632元,比上年末下跌4.8%。从4月2018的峰值到6月11的低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贬值6906个基点,即11%。

2018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走势。

在这种背景下,那些对美元需求大或者美元债务较多的企业受到了重创。2065438+2008年,在a股上市公司汇兑损失排行榜中,航空公司无疑名列前茅。

根据上述三大航的年报数据,三家航空公司2018年的汇兑损失均超过654380亿元:中国国航23.77亿元,东航20.40亿元,南航1742亿元,分别占公司2018年净利润的32.39%和75.5%。

显然,相当一部分营业利润已经被汇兑损失吞噬。如果没有这次亏损,三大航2018的盈利数据显然会好看很多。

不只是三大航空公司。目前,a股上市的10家航空运输企业中,已有6家公布了2018年年报,全部出现汇兑损失,合计亏损62.27亿元。6家公司中,除国航和中信海智外,净利润均出现明显负增长。

随着其他公司年报的公布,航空板块2018的汇兑损失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以HNA控股为例,其2018中报披露的汇兑损失达2.33亿元。从三大航的数据来看,2018下半年的汇兑损失远远多于上半年。

三重周期叠加航空股高飞

据统计,近5个交易日,航空运输指数(申万)上涨19.75%,涨幅居103申万二级行业之首。

东航,2018净利润负增长最明显,是板块龙头。五天时间,东航涨幅30.59%。此外,南方航空上涨19.58%,中国国航上涨18.43%,HNA控股上涨15.64%。

年初以来,航空运输指数(申万)累计上涨47.42%,其中东航上涨73.47%。

大幅汇兑损失的航空股是怎么飞的?

供需方面,根据机构研究报告,目前航空运输需求相对稳定,供给对供需格局的边际影响最大。业界预计,波音事件可能导致今明两年该行业供应放缓。在淡季,航空公司仍然可以通过运力配置来降低影响,但在旺季供需弹性会放大,有助于票价上涨。

油价方面,2018年末以来,国际油价出现反弹。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站上70美元关口,但多家机构认为,后市油价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可能不大。郭进证券的报告显示,中性假设下,布伦特原油均价70美元/桶,2019四季度同比涨幅分别为4.1%、-6.6%、-7.7%和1.4%。航空公司燃油成本上涨压力减小,航空股整体转为看涨趋势。

汇率方面,自2019年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经历了一波快速升值。据统计,2019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值1.89%,为2018三季度以来最大幅度。

随着供需边际趋紧,油价汇率从极度不利变为相对友好,民航降低税费,一些行业分析师不禁喊出“航空运输效益堆积如山”、“三周期* * *振动”、“航空股刚刚开始翻倍空间”等口号。

据华创证券吴亦凡、刘洋测算,2018年人民币贬值约5%,油价上涨约28%,均给三大航带来超过6543.8+00亿的利润损失。2019随着石油和外汇环境的改善,应该从边际思维的角度来看待石油和外汇带来的利润增加。

这是以航空股的压力为动力的关键。

有人欢喜有人忧汇率波动。

汇率波动影响的远不止航空运输企业。

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 * * 1013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度汇兑损益数据,其中2018年度有328家公司汇兑损益为正,668家为负。据了解,负汇兑损益代表汇兑收益,正汇兑损失代表汇兑损失。

这328家遭受汇兑损失的公司合计损失6543.8+063.06亿元。

分行业(申万一级行业,下同),交通运输行业成为“重灾区”,27家公司共亏损68.48亿元;房地产企业也是重伤,23家公司共亏损25.98亿元;再者,电子行业,21家公司合计亏损6543804.29亿元;此外,公用事业、机械设备行业的亏损也较为明显。

从公司来看,2018年,汇兑损失超过净利润总额10%的上市公司有28家,超过50%的有6家。

2019以来,随着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运行,这些行业和企业遭受的汇兑损失可能会减少,甚至收入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反之,2018年受益于人民币贬值的企业,可能很难继续受益。

从现有数据来看,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是2018年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最大受益者。分别为201145万元和5.96亿元。此外,中国焦健和中兴通讯的外汇收入均超过5亿元,而中海油服、TCL和CIMC的外汇收入均超过3亿元。

分行业来看,化工、建筑装饰、汽车等行业受益相对明显。

对比净利润,96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占比超过65,438+00%,65,438+04家公司占比超过50%,5家公司占比超过65,438+000%。年报数据显示,2065438+2008年,中海油服实现汇兑收益3.59亿元,而公司全年净利润为7080.23万元。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