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回收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如何?
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主要上市公司有赣锋锂业(002460)、梅格(002340)、光华科技(002741)、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天齐股份(002009)、骆驼股份(60138)。中威股份(300919)、华友钴业(603799)、杉杉股份(600884)、超越科技(301049)、迪生力(603335)等
本文核心数据:企业数量、报废电池规模、市场规模、回收网点情况。
资质合格的企业数量少。
根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暂行办法》和《新能源汽车废弃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和条件》的要求,工信部自2018起公布了三批合格企业名单,三批企业57家,代表我国仅有47家企业获得工信部认定的废弃动力电池回收资格。企业调查数据显示,注册资本2000万元以上,经营范围包括动力电池回收的企业有3091家。由此可见,我国大部分动力锂电池回收企业并不具备相应资质。
注:数据截止日期为2022年1.02。中国相关经验范围企业是指注册资本2000万元以上,经验范围包括动力电池回收的企业。合法资质企业是指经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标准条件》中公示,具备梯级利用回收资质的企业。
全国回收网点布局初具规模。
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暂行办法》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追溯管理暂行规定》,整合并在网站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信息,每季度更新一次。截至2022年10月11日,经工信部认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达到14899家。其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汽车企业的官方回收渠道,一般是品牌4S店和一些经销平台的合作网络。这些品牌包括吉利、比亚迪和BAIC。第二类是汽车企业下属或专业的汽车拆解公司。第三类是具有再生资源经营许可、危险品道路运输许可等各种资质的新能源企业。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江苏和山东是2021年全国动力锂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分布最多的三个地区,网点数量分别为1504、1088和1080,占比分别为10.09%、7.3%和7.20%。从回收企业来看,广汽、吉利、一汽分别是2021.675、1.364和993家全国动力锂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分布最多的三家企业,占比分别为1.24%和9.6438+0.05。
注:上述企业数据合计其所有子品牌及控股子公司数据。
报废电池数量的大幅增加推动了回收需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动力电池装机量的逐步增加,我国将面临大规模动力电池的逐步退役。未来几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将面临需求井喷。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为20万吨,2025年为78万吨。
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中国能源报》数据显示,2014年投产上市的动力电池在2019年开始进入批量报废期,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约为50亿元。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2020年
2008年,国内退役动力电池市场规模达到6543.8+0000亿元。前瞻据市场行业测算,在无价格波动的情况下,2021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超过6543.8+07亿元。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