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企,什么是央企?
国有企业是指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
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国有企业分为中央企业(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
数据扩展:
两者的区别:
1.央企属于国企。
国企是指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简称,央企是指中央直属企业的简称。根据中国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权限,中国的国有企业分为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所以中央企业一定是国有企业,但不一定是国有企业。
2.下属单位不一样。
央企不同于国企的下属单位。央企由国资委直接管理,部分央企负责人由中组部任命。一般国企归地方政府管辖,央企归中央其他部委管理。简单来说,地位不同就像部长和市长的区别。
3、企业规模不同。
央企大多是超大型企业。纵观中国500强企业,85%以上上榜的国企都是央企,规模大,领导权大,员工福利好。
4.以后的发展就不一样了。
未来央企明确主业,基本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大有可为。但国企因为支持力度不同,发展速度可能不如央企。
5.不同的经济价值观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目前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在30%左右。中央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国企
百度百科: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