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杭生的个人成就

政府会把“头疼”的小企业只外包给一家商业企业吗?银行会将小企业贷款外包给商业企业吗?“想象力”是中新李和追求的企业文化。每隔几个月,这家公司就会有新的想法让你觉得有点奇怪。

让我们看看它在5月份做了什么:发行一只名为“三潭殷悦”的债券信托基金。这款产品对于杭州西湖区的一批小企业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困难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基金贷款。要知道,在江浙一带,大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倒闭的企业,都是银行手拉贷款,正是因为“暂时的困难”而倒在资金链上的。银行不想碰它,那么中新李和为什么要去碰它呢?

中新李和是一家担保企业,但它不同于传统的担保企业。陈杭生是中新李和的董事长。40多岁,在证券、担保行业浸淫多年。这个地道的杭州人低调安静,带着江南人的温柔和清秀。他认为自己是“金融工程师”。中新李和是一个为小企业“连接”信贷需求方和供应方的平台。陈认为小企业信贷服务市场是一个蓝海市场。“这个巨大的市场,原来没有人为他们提供服务。”这个市场不缺乏信贷的需求方和供给方。缺少的是一个创造性地将他们与企业连接起来的平台。以“及时给炭”的服务为例。有很多企业需要贷款。虽然银行不愿意给他们贷款,但许多投资者对他们感兴趣。当经济危机刚刚爆发时,潜在投资者找到陈,诉说自己对陷入困境的企业的兴趣。“风险大,收益高,非常适合一些企业投资者参与。”设计一个信托基金,解决信贷投资人和困境企业需求方的对接。除了搭建平台,中新李和还应该为基金增信做担保。以前人们不愿意做小企业的信贷市场。主要原因不是他们赚不到钱,而是他们风险太大。“三谭印月”产品下有三只基金,针对三类企业,除困难企业外,还包括高成长企业和稳定企业。这不仅分散了中新李和的风险,也使产品更好地连接了需求方和供应方。“高成长企业,VC和PE都很感兴趣。经营稳定的企业会被普通投资者收购。”陈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