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第一,计划经济不可行。早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计划经济就开始崩溃,苏联别无选择,只能实行市场化和私有化。
第二,这是苏联人民的选择。在社会主义国家,人们一旦被赋予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就会提出废除社会主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苏联是进行社会主义实验时间最长的国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我看来,用上述观点来解释解体的原因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不符合历史。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1928年。从1928到1975,苏联经济发展很快。无论是用苏联官方的统计数据,还是西方的数据,都可以证明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了除日本以外的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苏联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实现最大的社会公正”,这恐怕资本主义国家做不到。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行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苏联早在1940左右就由落后的农业国建成了工业化国家。据西方统计,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机床进口比例达到85% ~ 90%。二战开始后,全部国产,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化和技术进步。从1950到1975,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4.8%,而同期美国为3.3%。西方的统计也表明,在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西方国家快得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苏联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问题。
从1975到1989,苏联经济发展开始放缓,这是相对于前几十年而言的,并没有崩溃。第一次绝对下跌开始于1990年夏天,原因并不是苏联经济体制内部矛盾造成的。
1990年3月,叶利钦当选为当时苏联最大的俄罗斯共和国议会议员。同年6月,他通过令人惊讶的选举当选为俄罗斯行政长官。这时,叶和他的助手们开始采取一系列政治措施,破坏国家的计划经济,导致国民经济大幅度下降,约2%。1991年,叶领导的俄国更大规模地破坏了中央计划,他截留了大部分俄国税收,没有上交中央财政。当年苏联经济下跌13%。可见,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经济的问题根本不在于内部体制,而是人为破坏的结果。
我们如何看待西方主流观点的第二个方面?据我所知,1990左右,为了研究苏联改革的走向,很多西方国家,包括美国的民意调查机构,在苏联进行了很多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支持资本主义的人数在5% ~ 20%左右,多达80%的人希望坚持社会主义。比如1991年5月,美国某民调机构对苏联1000人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其中一项内容是“你是否同意在苏联实行美国式的自由市场经济?”只有17%的人同意,83%的人不同意。这样,大多数苏联公众并不想废除社会主义,建立资本主义。
我的研究结论基于历史事实
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CPSU内部,我指的是有几十万人在党政机关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精英集团。正是这个精英集团企图实行资本主义,以便他们能够享有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财富。所以我把题目命名为“自上而下的革命”。
我不认为这个精英群体中的每个人都赞成资本主义。比如,雷日科夫就不同于大多数党的干部。我在1992和他有过一次对话,发现他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为社会主义改革最终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感到无比痛苦。但在苏联精英群体中,这样的人无论如何都是太少了。他们大多想走资本主义道路,与城里持相同观点的知识分子结成强强联合。
下面,我提供一个来自美国的调查结果。
1991 6月,美国一家社会问题调查机构在莫斯科进行了一项意识形态调查,调查对象是掌握高层权力的党政官员。调查采取特别小组讨论的形式,通常需要4-5个小时与受访者交谈,以确定他们的想法和观点。
分析结果表明,约9.6%的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他们在改革前明确支持社会主义模式;12.3%的人有民主社会主义的观点,支持改革,希望社会主义民主化;76.7%的人认为应该实行资本主义。作为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社会主义苏联,党的干部中竟然有这么多人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实在令人震惊。
我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现象。从1975到1985,苏联经历了十年的稳定发展期。这时,在CPSU有一股力量正在酝酿,那就是要求改革。戈尔巴乔夫作为改革派的代表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改革初期,戈尔戈试图通过改革克服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存在的一些问题,使苏联走上了经济和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具体来说,就是在政治上实行分权,在经济上引入市场机制,在意识形态领域减少管制。
结果,CPSU的权力和威望被削弱,这导致了党内三股势力之间的斗争。
第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革。
第二,我们应该回到更传统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来。
第三,有些人公开主张用资本主义代替社会主义。叶利钦恰恰是第三种力量的代表。他是政治局委员,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他的言论和政治影响力是巨大的。
20世纪90年代初,叶当选俄国行政长官后,苏联实际上是两个政权并置,一个是CPSU控制的中央政权,一个是叶控制的俄国政权。由于俄国人口和领土面积的绝对优势,叶逐渐占了上风。根据苏联宪法,俄国没有自己的军队,叶也不依靠军队的支持。他的基金会是CPSU提倡资本主义的精英。
根据我的研究,CPSU的领导集团在70年代仍然由理想主义革命者组成,但在80年代已经完全不同了。在苏联党政机关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精英们开始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取而代之的是典型的唯物主义和实用主义。
虽然这些精英还在重复官方的观点,但相信的人已经很少了,他们开始考虑什么改革方案对自己最有利。许多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会削弱他们自己的权力。改革前的社会主义虽然给了他们一些特权,但是限制了他们把权力传给子女,积累更多的财富。
显然,实行资本主义最符合精英集团的利益。这样,不仅是生产资料的管理者,也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既能实现个人财富的更快增长,又能在法律上允许子女继承权力和财富。在我看来,叶利钦之所以能够用和平的方式迫使苏联解体,是因为有* * *里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精英们的支持,这也使得俄罗斯能够顺利过渡到资本主义。
1991年夏天,我在莫斯科与一位名叫尼库拉亚夫的CPSU高级干部交谈。他在世界上许多热点地区工作,可能是克格勃成员。我问他:“你是共产党员吗?”那时,CPSU仍然存在。他说:“我是共产党员,但我不是共产党员。”我听了之后觉得无法理解。现在我清楚地知道,他的回答清楚地揭示了苏联解体的思想基础。
顺便说一句,那些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前CPSU精英没有错。当今俄罗斯最富有的人是党内精英。例如,切尔诺梅尔金在上世纪80年代是苏联天然气公司的总经理。1992后,天然气公司私有化,切尔诺梅尔金成为天然气股份公司最大的股东。他控制着全球超过40%的天然气资源,是全球最富有的个人之一。前苏联共青团中央书记科尔科夫斯基也利用职务之便,成立大银行,将原本属于人民的财富变成个人财产。
关于苏联解体,有很多诱发因素。例如,在1989至1991的煤矿工人罢工期间,叶利钦及其盟友巧妙地充分利用了这把钥匙。然后,党和政府的媒体控制权落入试图实行资本主义的知识分子手中,以及围绕议会选举的民族矛盾和各种斗争。但从根本上说,是精英群体本身的问题。
下面我要说明的是,为什么一个由党的精英集团和城市知识分子组成的联盟,可以不顾广大苏联人民的反对,奉行资本主义道路。
在我看来,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上确实得到了很多好处,但在政治上相对被动,缺乏政治权利。当精英联盟想搞资本主义时,他们无法采取有效的抵制措施来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当然,叶利钦上台初期,还是关心人民对制度的选择。在各种公开演讲中,他试图隐藏自己的真实观点,没有暴露自己建立资本主义的企图。相反,他表示将通过改革引入市场经济,逐步消除政治精英的特权。这与某些人公开表示要在苏联进行资本主义革命相比,无疑是最廉价的欺骗。
社会主义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失败,也不证明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相反,要把一个农业社会改造成工业化社会,最优越的制度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点已经被苏联十月革命后的历史所证实1917。人民选择社会主义,不仅因为它更有利于社会发展,而且因为这种制度有利于最大范围、最高程度地实现社会公正。
苏联解体的教训是,老一辈革命家一旦死在少数精英管理的社会主义国家,很难保证后继者不希望通过实行资本主义为自己获取更多利益。
我相信,社会主义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会逐步解决上述问题,真正实现大多数工农不仅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有工作的权利,以及直接参与和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样的社会主义肯定优于资本主义,也一定会作为一种持久的社会制度存在。
关于美国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有人认为里根时期军费的大幅增加迫使苏联进行军备竞赛,从而拖垮了自己的经济。如果这是里根政府炫耀其削弱共产主义的成就,那是无可非议的。如果我对历史负责,那么我会告诉你,根据美国的数据,80年代苏联军费绝对数量大增,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却和50年代一模一样。
应该说,美国和西方在苏联解体中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种作用主要不是政治和经济上的,而是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意识形态非常有效地渗透到苏联知识分子和党的干部的头脑中。1991美国经济学家研究苏联经济学家的思想倾向,并与英国经济学家进行对比,发现他们更支持市场化。
平心而论,我第一次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并没有特别注意科茨教授的观点。但是,随着政府官员腐败的日益严重,个别贪官的腐败程度已经足够触目惊心;在知识分子中所谓的主流学派都在鼓噪私有化的同时,我开始认真研究科茨教授的观点。当我仔细梳理了科茨教授的所有观点,暂时抛开他的一些论点,突出核心观点的时候,我突然大吃一惊。我不知道科茨教授是在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还是在描述中国的现实。
科茨教授在研究了苏联解体的原因后,得出了以下核心观点:
1.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西方有两种主流观点:
(1)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崩溃,苏联别无选择,只能实行市场化和私有化。
(2)在社会主义国家,人们一旦获得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就会提出废除社会主义,建立资本主义。
第二,科茨教授用大量确凿的事实否定了上述两种观点。
(1)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崩溃并不是由于苏联经济体制内部矛盾造成的,而是叶利钦及其助手在掌握俄罗斯政权后,截留了本应由俄罗斯上缴中央财政的税收,从而破坏了中央计划,导致了苏联经济的崩溃。苏联经济的解体根本不在体制内,而是人为破坏的结果;
(2)包括美国民调机构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在苏联进行过多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支持资本主义的人数在5% ~ 20%左右,高达80%的人希望坚持社会主义。大多数苏联公众不想废除社会主义,建立资本主义。
第三,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CPSU内部,其基本力量是由几十万人在党政机关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精英集团和城市中持相同观点的知识分子组成的强大联盟。
4.戈尔巴乔夫作为改革派的代表,试图通过改革克服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的一些问题,使苏联走上了经济和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具体来说,就是在经济上引入市场机制,在政治上实行分权,在意识形态领域减少管制。结果,CPSU的权力和威望被削弱了,这导致了党内三股势力之间的斗争:
(1)是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2)是回归更传统的社会主义道路;
(3)有些人公开主张用资本主义代替社会主义。叶利钦只是第三势力的代表。此外,叶尔钦的成功并不是依靠军队的支持,而是依靠CPSU提倡资本主义的精英集团和城市知识分子结成的联盟。
5.为什么CPSU内部的精英集团,几十万人在党政机关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却不顾80%的苏联人民的反对,抛弃社会主义,走向资本主义?答案很简单:利益驱动。
在改革之前和改革期间,精英集团利用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贪婪地侵吞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无耻地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中饱私囊。但是他们很担心,因为只要社会主义存在,他们的生活就不会太平。因为即使是科茨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教授也知道,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实现最大的社会正义”。
如果让社会主义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这些精英群体中的许多人可能会像中国的成、、那样被送上历史的审判台,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有办法保持长期稳定吗?环顾世界,他们终于发现,在资产阶级的旗帜和资本主义的法典上,用大字写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正如科茨教授所说:资本主义最符合精英群体的利益。这样,不仅是生产资料的管理者,也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既能实现个人财富的更快增长,又能在法律上允许子女继承权力和财富。那些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前苏联共产主义精英没有错。当今俄罗斯最富有的人是党内精英。
例如,切尔诺梅尔金在上世纪80年代是苏联天然气公司的总经理。1992后,天然气公司私有化,切尔诺梅尔金成为天然气股份公司最大的股东。他控制着全球超过40%的天然气资源,是全球最富有的个人之一。前苏联共青团中央书记科尔科夫斯基也利用职务之便,成立大银行,将原本属于人民的财富变成个人财产。
6.为什么由党的精英集团和城市知识分子组成的联盟可以不顾广大苏联人民的反对,推行资本主义道路?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上确实受益匪浅,但他们在政治上是被动的,缺乏政治权利。当精英联盟想搞资本主义时,他们无法采取有效的抵制措施来捍卫社会主义制度。
7.社会主义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失败,也不意味着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相反,要把一个农业社会改造成工业化社会,最优越的制度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点已经被苏联十月革命后的历史所证实1917。人民选择社会主义,不仅因为它更有利于社会发展,而且因为这种制度有利于最大范围、最高程度地实现社会公正。苏联解体的教训是,老一辈革命家一旦死在少数精英管理的社会主义国家,很难保证后继者不希望通过实行资本主义为自己获取更多利益。
八、社会主义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将逐步解决上述问题,真正实现大多数工农不仅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有劳动的权利,以及直接参与和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样的社会主义肯定优于资本主义,也一定会作为一种持久的社会制度存在。
九、苏联解体,美国和西方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这个作用主要不是政治和经济上的,而是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意识形态非常有效地渗透到苏联知识分子和党的干部的头脑中。1991美国经济学家研究苏联经济学家的思想倾向,并与英国经济学家进行对比,发现他们更支持市场化。
此时,作者内心的恐惧无以言表。虽然我不熟悉政治,但我对中国的现状有一些线索。
为什么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因为,今天中国那些直接或间接利用权力夺取国家和人民财产的富人,就是未来中国土地的霸主——新兴资产阶级!不要!确切地说,他们应该被称为“知识分子阶层”。因为他们不再是过去单纯操纵资本的资本家,而是借助信息社会产生的高科技,用有形的资本和无形的智力,走上中国经济、文化、政治舞台的“知识家庭”——新的统治阶级。
可怜的郎咸平仍然不知道他碰了谁的奶酪,这给他带来了麻烦。更可悲的是,郎咸平甚至不知道他在挑战谁?他不知道,在他挑战的海尔、TCL等商业大鳄背后,其实还有幽灵般的权力集团。许多网民对郎咸平未能成为2004年央视经济人物感到愤慨。我想,知足吧,朗先生。你很幸运,我没有在最近的烈士名单上看到你。
为什么腐败之风愈演愈烈?贪官的级别越来越高?腐败越来越有组织性?如今的官员任期有限,在位时风光无限;一旦退出官场,这个世界是冰冷而令人恐惧的。不利用权力未雨绸缪,狡兔三窟,失去权力后没人管。真的很可悲。对于官员来说,在和平时期,虽然不需要生命作为成本,但传统伦理所允许的日常交往的人情基础,尤其是掌控自己升迁命运的上级,只能靠实物或金钱上的“孝顺”来维持。否则,如果你不懂三摩地,你就会自取其辱,自寻烦恼。
官员不仅没有时间处理政务,还需要钱来讨好上级。但是,寥寥几个工资支撑不了人类运作的成本,只好把目光投向“无知的人民”,把黑手伸向人民的血汗。
最重要的是,那些利用手中权力夺取国家和人民财产的人,担心自己的命运会在社会主义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下毁灭。所以,他们拼命寻找体制的护身符。正如科茨教授所说,资本主义最符合精英阶层的利益,因为在资产阶级的旗帜和资本主义的法典上,用大字写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样,原本令人恐惧的犯罪行为,因为换了招牌,不仅一切都会停止,而且成为新制度的开创者,不仅是生产资料的管理者,也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既可以实现个人财富更快的增长,又可以合法地让子女继承权力和财富。
精英集团的人都很清楚,最有效的统治人心的方法就是操纵舆论,而知识分子最熟悉制造舆论。于是,一些所谓的主流学者,在获得了一点甜头和蝇头小利之后,就开始出卖良心,帮别人摇旗呐喊,不遗余力地叫嚣“杀富不救贫”。“中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国民政府侵犯私有财产权,侵吞私有财产。”
其实这些主流学者可能做梦都想不到。他们苦心希望中国走私有化道路,资本主义永远不会实现。
因为,与前苏联不同,中国社会结构的特殊性在于,社会更替是一种“火凤凰自焚重生”的模式。传说中的火凤凰自焚后,在自焚的地方重生成新的火凤凰。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演变分析:封建王朝末期,各种矛盾交织,或王朝内部出现新的势力分裂执掌皇权,如唐朝的武则天;或者朱元璋、李自成农民起义等外部势力推翻前朝,建立新王朝。或者外族入侵,少数民族掌管国家大事,比如元朝和清朝。但是,无论如何,王朝灭亡了,就像火凤凰自焚一样。王朝灭亡后,产生了与前朝结构相似的新王朝。像火凤凰一样,在自焚的地方诞生了新的凤凰。
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代表。起义之初,他们的优秀品质值得称道,赢得了民心,为他们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然而,当他们掌握了全部或部分权力后,中国社会中不受任何制约的绝对权力给他们带来了以前几乎做梦也想不到的好处,让人眼花缭乱,欣喜若狂。尤其是面对人们赞赏的目光,敬畏、臣服、崇拜、驯服的表情和行为,让他们如同饮甘露、攀入仙境,吸毒后高潮的幻境和狂喜无法与之相比。为什么要改变甚至愚蠢地推翻这样一个可以满足你所有需求的奇妙系统?数学史上有一个世界级难题:费马大定理。有人悬赏破解它的人。后来有人问大数学家希尔伯特为什么不解决这个问题。希尔伯特幽默地回答:“为什么要杀一只下金蛋的鹅?”
总之,即使中国将来有一天实现了“私有化”和“资本主义”,她也绝不是西方式的资本主义,而仍然是资本主义卵翼下的封建主义。中国会重蹈苏联解体的覆辙吗?就形式而言,中国未来的发展与苏联类似,但结果却大不相同,因为现在发生的是又一次权力的重新分配和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