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类金融机构分类
分类:城市信用社:城市手工业者,以居民为主的小企业。农村信用合作社:从事农业、渔业和林业的农民的组合。资金用途:向会员提供短期贷款。提供消费信贷。提供票据贴现。其中一部分用于证券投资。其他业务:
接受证券转让,支付利息和股息分配,代理公司业务和保护性存款业务。商业银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形成的金融组织。
性质: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利润最大化,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它具有一般金融机构的特征:经营货币资金,充当金融中介。与一般金融机构不同:是综合性、全方位的金融机构;它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依据和方式。功能:
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具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和经济调节等功能,并通过这些功能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在经济活动中作为连接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的中介的作用。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它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多层次的调节作用:将闲钱转化为资本;充分利用闲置资本;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金。支付中介: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借助支票,通过其活期存款账户内的资金转移,为客户进行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存款划转等业务活动。商业银行扮演支付中介的角色主要有两个功能:节约流通成本;降低银行融资成本,扩大银行资金来源。信用创造: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和发放贷款,增加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功能主要在于创造存款货币等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既能节约现金使用,降低社会流通成本,又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求。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优势,如联系广泛、信息灵通,以及在发挥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大量信息,借助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财务咨询、融资代理、信托租赁、代收代付等各种金融服务。通过金融服务功能,商业银行不仅提高了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利用价值,而且加强了银行与社会的联系,扩大了银行的市场份额;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手续费收入,提高了银行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