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是国防和民用技术融合的典范吗?

据日本媒体9月18日报道,中国版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在推进私人使用,是中国“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政策的代表。目的是促进中国企业和军队之间的尖端技术和人才交流,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

据14 9月报道,9月7日,四川省绵阳市举办了“中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200多家军民融合企业积极参与。科技部副部长汤米强调,这次博览会在促进国防和民用技术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道称,国防和民用技术融合作为中国国家战略提出的重要政策,分为“军转民”和“民用参军”两个项目,允许企业涉足军事领域。本届科博会的重头戏是军转民的代表北斗。北斗是1994年军队作为防空系统开发的。2000年,它发射了一颗实验卫星,并开始用于军事目的。之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等军工企业继续推动发展,从2011年底开始对外开放。目前,私人使用主要用于公交车和消防车的管理,以及船舶的导航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