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跨境交流的意义

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165438+10月28日透露,自贸区正在试点“跨境通”平台,现在主要是先开始进口,进行国内消费者购买国外商品的试点。中信建投经济咨询零售行业研究员阮百新指出,近年来,互联网的信息流通加速了商品的国际流动。部分海外商品相比国内同类商品的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吸引了大量国人的目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了海淘购物大军。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3年,海淘整体规模增长了117%,远高于国内64%的网购规模增速。目前,海淘通过小批量货物入关,将货物变成个人物品的方式,将国外廉价产品运入中国,通过赚取一定的服务费或物流费用来获利。这种方式利用了国家税收缺口,处于监管灰色地带,政策风险大。因此,虽然海淘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但国内各大电商的表现却相对低调。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缺乏正规的跨境网购渠道,消费者在海淘中面临支付风险、售后服务、临时货物保税、货物退换货等一系列难题,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风险无法避免。同时,大量货物通过快件进出口,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监管难度也较大。随着自贸区的建立,自贸区跨境通信的试运行,为海淘行业的规范化指明了方向,对买卖双方都是满满的利好。从进口来看,通过建立大型海淘电商平台,可以改变以往海淘修修补补的格局,规范海淘行为;对于海外出口而言,跨境沟通平台降低了物流和通关的高成本,进一步增加了商品的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开发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中信建投经济咨询指出,配合国内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的政策导向,上海自贸区将加快发展跨境网络零售进口业务,海淘和海外品牌将成为国内新热点。未来,FTZ将成为海外商品的运营中心。无论是中国的网上零售商还是海外零售商,都应该充分利用FTZ的优势,抓住中国拉动内需的机遇,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中信建投经济咨询研究总监周锐指出,在海外代购行业,物流速度、商品数量、价格优势都是影响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跨境电商平台作为官方物流,将帮助海淘行业从灰色领域走向正规透明。随着自贸区的进一步发展,未来跨境电商行业将进一步规范,行业繁荣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