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财务公司

随着对联想的质疑越来越多,联想270家媒体开始行动。前两天,网上有很多抹黑司马南,赞扬联想的声音。与以前的方法不同,这不再是对司马南毫无根据的谩骂或对联想的直言不讳的赞扬,而是含沙射影的更技术性的攻击。我看到几篇非常专业的文章,比如有一篇是针对司马南的,题目是:特稿,开导司马南背后的流量机器并悟出其中奥秘,非常专业系统的对司马南进行围攻,最后卖个焦虑,说司马南下一个目标是谁。

另一个自称是美国研究协会品牌创始人的年轻人一直坚持为联想洗白,对司马南的质疑一一反驳。总之有了这270家媒体的参与,网上的局面很胶着,但是联想的问题可不止这些。最近联想自身和周围都不太平,不断曝出雷。这个司马南的问题只是其中之一。现在联想已经岌岌可危了。

就联想而言,最新的雷是Lacarra被罚359万,联想控股的金融支付公司Lacarra于65438年2月3日被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罚款,原因是违反外包管理规定,未落实交易信息真实、完整、可追溯的要求。这个事情对于信贷公司来说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在这个摊子上。不说别的,银行开始防范这些信贷公司。要知道,联想这两年一半以上的利润都是来自这些金融公司。如果这些金融公司被整顿,联想本已不佳的利润将再次受到打击。不仅是Lacarra,包括翼龙贷、正奇金融在内的联想控股六张小贷牌照都遭到了质疑,包括其资金来源、贷款能否合法收回等。

二是高价收购外资银行、外资通信公司等等,被翻出来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比如溢价收购卢森堡银行,联想控股去了以洗钱闻名于世的卢森堡,以加钱的非正常方式投资。目的是甚麽?这也是为什么摩托罗拉在下跌时仍在高价买入。是否有向海外转移资产的嫌疑?深挖这些往事,是不是暴露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再加上国企体制改革,高管一半是外国人的问题?重新审视这些东西,决定了联想是从一开始就有重大问题,还是只是时代的错误,是国光一路硬,还是欺骗世界。如果这些雷真的爆了,联想高层不仅仅是道德谴责。至于联想的高薪,资不抵债等等,都不是问题。

不仅联想内部危机重重,周边也是如此。现在,也是雷声不断。先是泛海控股,最近又是雷声大雨点小。12年2月2日,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无法偿还一笔5.738亿元的债务,这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但随着网友的深挖,就没那么简单了。仅2020年就高达70多亿,这还只是银行。因为多次融资未能按时还款,泛海控股将其6543.8+0亿股再次抵押,泛海控股股价也惨不忍睹。从开盘价70元到现在的654.38+0.83元每股,直接砍掉了脚趾头,甚至只剩下了一个指甲盖,以至于很多网友说这个。其实关系大。司马南质疑联想出售国有资产6543.8+0.3亿元是联想与泛海控股之间的交易。泛海控股的柳传志和卢志强都属于泰山俱乐部。2009年,联想进行重组,为泛海控股量身定制的收购方案仍然受到质疑。泛海控股收购联想29%的股份后,将其中的9.5%转让给柳传志,直接成就了柳传志。可以说泛海控股为柳传志管理联想立下了汗马功劳。泛海控股的雷雨发生在这个时候是否预示着什么?一年内反复向银行借款70多亿,到期无法偿还,他们想干什么?这个卢志强会逃跑吗?联想可能会牵连泛海控股风波,但首当其冲的肯定是柳传志。当年会不会有更大的内幕?这是柳传志在留守吗?让人遐想。

如果泛海控股的事情没有那么好,滴滴退市的消息无疑会让柳传志更加难受。就在这两天,在美国秘密上市不到半年的滴滴集团宣布在美国退市。

司马南这次突然攻击联想,据说是因为他写了几篇关于滴滴的文章。柳传志非常内疚,他请司马南吃了一顿饭,并试图收买他,以便司马南不再说滴滴和联想有关系。结果,司马南被激怒了,这导致了对联想和柳传志的大谴责。我们知道滴滴集团的掌舵人刘清是柳传志的女儿,但他们的关系不仅如此。柳传志控股的联想,也是滴滴赴美上市的最大股东。现在滴滴APP被强制下架,各部门联合入驻,开始调查。这一次,滴滴恐怕难以逃脱。不说别的,就说他们是否涉及赴美上市导致的信息泄露,就够那些喝一壶的了。至于滴滴能否成功退出美国市场,目前还是未知数。美国肯定不会甘当韭菜。这是不是柳传志父女受牵连,之前在美国上市?

事实上,我们看到这一切似乎都是由司马南引起的,但当我们看时间线时,我们知道司马南的提问只是一个引子。事实上,柳传志经营的联想及其周围的辅助公司早就陷入危机,但司马南却加速了这些危机的到来。联想没有错,怪就怪在掌舵者。相信随着更多的雷被曝光,柳传志还钱的日子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