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财务报表的编制顺序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形成的财务报表。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相应的成本、费用和最终利润。我国采用多步利润表,即分步计算,包括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按流动性的强弱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或长期资产),负债按偿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和现金等价物(一般指能在未来三个月内变现、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反映一定时期内现金(包括上述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下同)的流入和流出以及净流量的变化。
因为利润是先在利润表中计算的,所以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可以填写。然后呢。现金流量表?分配股息、利润或支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扩展数据:
一是进一步完善以三大财务报表为中心的报告体系。
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为核心的单层报告模式。这种模式以财务报告为内容,以资产报告为中心,以财务报表为主要形式,表达企业的资产使用、收益和资本运营情况。
财务信息应得到确认、表达和披露。未来的财务报告应以用户为中心,向用户提供一系列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竞争力和风险相关的财务信息。建议将这三个报表中披露的会计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
对于核心会计信息,更应关注其计量的可靠性;对于非核心会计信息,可采用公允价值等可靠性低于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特别要注意能够显示财务弹性、投资回报和流动性的财务报表中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
二、丰富和规范财务报表外信息披露的内容。
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和人们对相关信息要求的提高,表外信息在整个财务报告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于使用者正确理解报告数据、判断报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会计发达国家,表外信息的长度已经大大超过财务报表本身的长度,表外信息构成了财务报告体系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我国,对表外信息的内涵很少专门研究,基层单位和会计人员对其意义和披露方法也不熟悉。
我国已加入WTO,这就要求会计改革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重视表外信息的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计划地规范不同企业的表外信息披露方式,逐步增加非财务信息和其他财务报告在报表附注中的披露,满足报告使用者对决策有用信息的需求。
第四,改变财务报告的报告模式
随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中国的财务报告体系被迫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计算机随机寄存器功能的支持下,可以每日揭示财务信息,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以随机生成。
通过事项法和实时报告系统的建立,可以彻底解决财务信息背后的问题,及时向投资者提供有用的多方位财务信息。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纸质财务报告的印刷和传输将被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所取代。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企业的数据库,借助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及时获取和处理相关信息。
在信息的表达上,会更多的使用图形和视听的方式,让信息的表达更加生动直观,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和理解。财务报告应考虑投资公众广泛的信息需求,更全面地揭示企业面临的机会、风险、前景、背景等信息。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复杂。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必须在内容和体系上进行改进,以满足上述要求。
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缺陷及发展趋势,我国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1)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利润分配表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其他附表;
(2)会计报表附注说明会计报表的基础、依据、原则和方法以及主要项目;
(3)财务报表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利润实现和分配、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这一制度基本满足了社会对企业真实、公允披露会计信息的需求。然而,在知识经济、行业竞争、风险加剧、高科技发展以及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和要求不断演变的条件下,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日益显露出滞后性,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百度百科-财务报告系统
百度百科-主要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