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回顾:全球汽车市场因经济不景气而不景气,“新四化”远水难解近渴。
美国市场:深陷罢工泥潭,销量基本持平。
作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美国汽车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因为之前美国市场比较开放,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也比较强,所以这个市场一直是各大品牌的必争之地。从销量数字来看,20111的10月份交付11.4万辆,而1的首月交付1551.4万辆,下降0。
从车企的角度来看北美三大车企:通用汽车和北美汽车工会达成协议,罢工危机暂时缓解。然而,根据通用汽车的官方声明,为期40天的罢工使通用汽车损失了近30亿美元的净收入。这包括罢工直接导致的30万辆的产量损失,以及通用汽车不得不做出的加薪、一次性支付、奖金等条款。此外,通用汽车还需向其美国工厂追加投资77亿美元,向相关合资企业追加投资6543.8+03亿美元。尤其是在通用汽车正在全球收缩、集中精力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时候。
福特和大众也开始深化合作,从皮卡和商用车到MEB平台上的纯电动汽车。双方在整车领域的技术合作各有所需。不过,最有意思的绝对是围绕ArgoAI无人驾驶项目的深度整合。除了现金,大众还将其无人驾驶团队并入ArgoAI团队,成为全球首家同时在北美和欧洲进行无人驾驶测试的公司。但与Waymo和Cruise在无人驾驶乘用车领域的大力推广不同,依托福特在商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ArgoAI的系统将在使用场景更有限但利润更高的商用车领域实现商业化。
虽然美国市场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市场,日韩欧企业在北美市场都有一席之地,但特朗普总统的上任让吉利和广汽暂停了在美国建厂的步伐。自主品牌要想进入美国市场,还是需要等到相关政策更加明朗,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上给出更明确的方向之后,才能做出最终的决定。
欧洲市场:大众依旧强势,PSA和FCA合并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截至2009年20111年底,欧洲市场实现销量近141.8万辆,同比下降1.5%;2019 165438 10月销量接近1.2万台,同比增长3.8%。去年,WLTP法规的影响已经逐渐淡化;随着鲍里斯·约翰逊赢得大选,硬英国退出欧盟的风险和相关的不确定性逐渐被市场消化。随着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以及特朗普将重点放在2020年连任上,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战之争暂时平息了。因此,综合来看,未来欧盟汽车销量仍有望保持小幅增长。
从具体国家来看,根据联合会的数据,除了之前受英国退出欧盟危机困扰的英国,其余四大市场均有所增长。但从2065438年6月到2009年6月,只有经济形势相对较好的德国保持正增长,经济形势最差的西班牙同比降幅最大。
从车企来看,德系豪华品牌前三、大众正在加速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软件服务商转型;而PSA则不得不花大力气开始与FCA的整合。在唐唯实的领导下,PSA奇迹般地带领欧宝扭亏为盈。目前,两大汽车集团都视唐唯实为救世主,共同带领PSA和FCA走出泥潭。最值得注意的是PSA和FCA已经同意合并,一个未来的世界第四大汽车公司跃然纸上。而唐唯实也被各方看重的是发挥他高超的领导才能,带领这个全新的公司充分整合,发挥最大协同效应,赶超落后的“新四化”技术。然而,汽车企业之间的合并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克服资源配置的问题,而且更难的是整合不同的企业文化。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目前的欧盟市场进入难度低于美国市场。而之前造车的新势力爱知汽车的U5,只取得了在E-NCAP上与三星碰撞的结果,也是令人尴尬的。好在同时测试的SAIC MG的EZS和eHS都取得了五星的成绩,对于国内车企来说算是很有面子了。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是对国产自主品牌品牌号召力和技术实力的最好背书,但并不难。Link和WEY也已经吹响了进军欧洲市场的号角,未来自主品牌在欧洲市场的斗争相当有趣。
日韩市场:车市下滑短期难有起色,日韩车企海外稳。
受消费税上调导致的需求透支影响,20111.05%日本汽车销量下降,不足24万辆。前11.3%总销售额下降。日本也处于前期经济增长周期的末期,补贴养老金与消费税提高的差距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因此日本汽车消费短时间内回暖无望。
然而,在2019东京国际车展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仅日系车企转向电动车领域,还出现了很多造型奇特的概念车,比如低速电动车、老年代步车等。对于同样即将面临老龄化挑战的中国来说,开发老年人能驾驭的高品质滑板车的市场潜力也是巨大的。
对于韩国车企来说,由于国内市场容量非常有限,未来还是希望向海外市场出口。一旦国际市场表现不佳,将对韩国品牌造成致命影响。2019,11的10月,韩国共售出13.6万辆,同比下降2.5%。虽然前11个月的数据尚未公布,预计将保持基本稳定,但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仍会让韩系车企保持警惕。但韩系车企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吉利、长城等国产自主品牌向海外市场的积极扩张。然而,以现代汽车为例,在韩国政府的支持下,它将在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技术和其他替代能源汽车项目上投资高达350亿美元,希望通过技术领先来重新巩固其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地位。
印度市场:衰落明显,难以成为跨国巨头眼中可靠的下一个“中国市场”。
印度汽车市场的持续下滑并没有得到缓解。2019 11月,新车销量仅为325680辆,同比下降3.9%。从销售数字来看,过去几个月两位数的下滑已经得到遏制,但何时能重回增长轨道还很难说。总体来看,国内各大汽车厂商销量大幅下滑,其中曾经占据半壁江山、占据绝对霸主地位的马鲁蒂铃木也难逃下滑的厄运;塔塔、现代和丰田也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印度2019年GDP增速创下五年新低,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银行信贷收缩,都对当地汽车销售产生了很大影响。连续11个月的同比下滑,让印度市场的汽车级企业玛鲁蒂铃木开始裁员。虽然印度市场潜力巨大,但无论是从千人车数量,还是基于目前低端车型销量的未来升级潜力来看,印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巨头眼中的一座灯塔。但实际情况表明,印度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基础设施更新步伐的缓慢以及普通民众收入水平的放缓,都让印度车市的未来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从国内自主品牌来看,2019年奇瑞正式宣布和塔塔合作进入印度市场;宝骏530以及随后的名爵?EZS帮助SAIC在后通用时代再次打入印度市场。但从目前的印度市场分析,多家日韩品牌和本土塔塔已经建立了R&D、制造、售后、销售相对完整的网络体系,国内自主品牌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形成规模优势。
巴西市场: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前景看好。
在所有主要市场中,巴西市场表现突出。201165438+10月售出196770台,2019年1至165438+10月* *交付。巴西汽车市场的增长主要归功于“Rota?2030”产业新政。将汽车视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巴西政府采取措施,降低巴西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业产品税,还对进行新技术研发的企业给予税收抵免。其实这个政策和国内的汽车产业政策差不多。给企业松绑可以大大降低其成本,而税收补贴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力。但作为南美最大的市场,巴西有相当一部分产能用于出口,政局动荡的南美市场将极大影响巴西汽车出口形势。
全球经济增长充满不确定性,中国品牌海外扩张需谨慎推进。
澳洲汽车市场表现不佳,2065年10月销量84,708辆,438+065,438+09,同比下降9.8%;从1到11,总销量达到978628辆,同比下降8.2%。从车型来看,乘用车下降21.3%至23022辆,SUV下降1.1%至39541辆,表明SUV越来越受到澳大利亚本地人的青睐。从品牌来看,丰田、三菱和马自达位列前三,其次是现代和起亚。排名前五的日韩车企,市场份额都在50%以上。剩下的欧美品牌还是澳洲本土的霍顿,在日韩之争中一败涂地,风光不再。
2019,165438+10月,俄罗斯新车销量下降6.4%,至15.7万辆。2019至11,俄罗斯新车销量同比下降2.8%,至1.58万辆。说起俄罗斯市场,在当地建厂的长城汽车,随着拉图工厂推出的F7,哈弗品牌在俄罗斯的销量持续攀升。未来长城将依托拉图工厂运营俄罗斯,辐射整个东欧中亚市场,这一点非常明确。
2019中国汽车企业正在加速全球战略布局。许多自主品牌车企竞相推出定位更高的高端品牌或全球化产品,旨在冲击海外市场。然而,今天的全球经济正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新一轮危机到来之前的黑暗之中,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不确定性在增加。此外,美国发起的贸易保护主义也给本已脆弱的全球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笔者建议,目前自主品牌应该注重积蓄力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核心技术的研发上,但目前并不是在全球范围内拓展战略版图的非常好的时机。此外,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吉利抓住了收购沃尔沃的最佳时机。随着新一轮危机的到来,自主品牌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寻找猎物。很多外强中干的全球性车企,或者在某些地方更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品牌,可能会在未来全球经济再次复苏的时候,帮助我们的自主品牌迎来新的高速增长。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